七故事

展开

首页  >  成语故事  >  
覆水难收的故事

覆水难收的故事

类别:成语故事 时间:2022-10-15 14:38:04

成语故事覆水难收的故事

“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民间故事覆水难收

常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在茫茫人海中,怎就此二人成了夫妻呢?除了月老牵线,媒婆搭桥,归结还是二人有缘分。怎么见得?有诗为证:“修得百世成夫妻,夫妻缘分心中知。为何茫茫人海中,君会独取一瓢喝。”

谈到这个话题,是为了引出“覆水难收”这段典故。有诗叹曰:“夫妻恩爱到如今,只思富贵不念真。早知覆水难收取,何必难收害己深。”这首诗说的是一段《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的故事。

话说汉武帝天汉年间,苍翠茂盛的烂柯山下住着一位读书人。他姓朱,名买臣,表字翁子,会稽郡人氏。朱买臣为人老实厚道,不善专营,四十多岁了仍是穷人一个。他夫妻二人住在陋巷蓬门,无以为生,只得砍柴度日。朱买臣喜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即使是肩上挑着柴担,手里还拿着本书朗诵,且歌且行。大家只要听到读书声,便知是朱买臣挑柴担来了。人们同情他是个读书人,又屡屡没有成事,就都来买他的柴。朱买臣从不讨价还价,任凭买主开价,所以他的柴比别人卖得快。也有轻薄少年见他又挑柴又读书,常常三五成群嘲笑戏侮他,朱买臣也不介意。

崔氏对朱买臣背着柴在街上大声朗诵诗书这事很生气。她觉着,读书是闲人、有钱人的事,忙人、穷人读书那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一天,朱买臣卖柴回来,正赶上崔氏出门到井边打水。只见一群孩子追随在朱买臣柴担的后面,学他诵诗挑担的样子,还拍手哄笑,此情此景让崔氏深以为耻。她水也不打了,气冲冲地回了家。朱买臣到家之后,崔氏奚落道:“你要读书,就不要去卖柴;要卖柴,就不要读书。这么大岁数了,不傻不痴的,竟做出这种事来,被一群孩子笑话,我都替你害羞!”朱买臣不急不躁地说:“我卖柴是为了营生,读书是为了今后获取功名,这两样互不妨碍,让他们笑就是了。”

多年以来,崔氏跟着丈夫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她早就受不了了,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脾气越来越坏,说话也越尖酸刻薄。只听崔氏说道:“你如果能取得功名,也不用去卖柴了。自古到今,谁见过卖柴的人做了官?竟说这种没鼻子的话!”朱买臣道:“富贵贫贱各有其时。有人算我八字,说我到五十岁以后一定能做官。到那时,我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崔氏讪笑道:“那算命先生见你痴癫的模样,是在故意耍笑你,你还当真了。恐怕你到五十岁的时候连柴担都挑不动了,那时只有饿死的份儿了。你还想做官?美得你!到时阎罗王殿上少个判官,等你去做呢!”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他劝妻子说:“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水钓鱼,遇了周文王后,拜他为尚父。现在朝廷的丞相公孙弘,五十九岁时还在东海放牧,整整六十岁才得到皇上重用,拜将封侯。我五十岁以后发迹,比他们两个还早呢,你要耐心等到那一天。”

崔氏嘲笑道:“你少谈古论今!那钓鱼放牧的,胸中都有才学。哪像你就知道死读书,就是读到一百岁,还是这个样子,能有什么出息?”崔氏越发生气,但常言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己是个寻常女子,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大富大贵,既然跟了他,即便是寒冷和困窘,也就认了。可眼下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

一日,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刚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休书。“真晦气做了你的老婆!你这个书呆子,连街上的小孩子都在取笑你,我都觉着害羞。你不听我的话,还读那没有用的书本,我没法跟你过了。”

朱买臣道:“我今年四十三岁了,再过七年,就是五十。你和我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就不能再忍几年?你辛苦很久了,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恩德。可你现在这么薄情,舍我而去,以后可不要懊悔!”

崔氏道:“世上还少挑柴担的汉子吗?有什么懊悔的?如果我再守你七年,像你这样的人,最终我也是饿死在沟里罢了,怎么能够得到富贵呢!”朱买臣见崔氏决意要去,实在没办法留住她,不禁长叹道:“罢了,罢了!只愿你嫁的丈夫比我朱买臣强就行。”面对崔氏三番五次的无理取闹,他没有出口争辩。他知道自己理亏,这样的苦日子,是他亏欠了她。但她也不能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立时就离开他,离开这没有什么指望的日子,满心欢喜地投奔新生活去。想到这儿,朱买臣颤颤巍巍地写了休书。

崔氏道:“即使你将来做了高官,我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你。”说罢,拜了两拜,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朱买臣感慨不已,题诗四句于壁上云:嫁犬逐犬,嫁鸡逐鸡;妻自弃我,我不弃妻。

自从两人离异后,朱买臣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仍以打柴为生,空闲时仍坚持读书。

几年后,朱买臣跟随上计吏当差,押送重车到了长安。值汉武帝下诏求贤,在老乡严助的举荐下,朱买臣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他数年来的苦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皇上面前讲解《春秋》、《楚辞》,皇上很高兴,任命朱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同为侍中。后来,东越反了,朱买臣上书一封,写了征战之策。龙颜大悦,他被拜为会稽太守,专管讨伐东越之事。史书记载,君臣二人商量完征战大事后,在为朱买臣颁发会稽郡太守的印绶时,汉武帝有过这样一番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

朱买臣新官上任,会稽郡上下震动,郡下所辖各县的长官准备亲自率领属下夹道欢迎。由于阴天下雨,人来车往,路面崎岖不平,为了迎接新任太守的到来,会稽郡的大小官员们纷纷发动老百姓修路。在征发的人之中,正好有朱买臣的前妻崔氏。

却说朱太守的队伍浩浩荡荡奔会稽郡而来。在进入会稽郡地界后,朱买臣百感交集,远远地在那些忙着洒水修路的人群当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崔氏还有她现在的丈夫。

只见崔氏蓬头跣足,随伴送饭。见太守前呼后拥而来,从一边偷偷看,这一看不要紧,不禁大惊失色,想不到太守正是自己的前夫朱买臣。这时,朱买臣叫随从停下车,同前妻夫妇打了个照面,跟他们寒暄了几句之后,吩咐跟在后面的车辆把这夫妻二人拉上,一起来到太守的府邸。

到府邸中,崔氏羞惭得无地自容,见了朱买臣急忙叩头谢罪。不多时,她丈夫也唤到,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朱买臣大笑,对崔氏道:“就这个人,看上去并不比我朱买臣强啊。”崔氏心慌意乱,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再三叩谢,自悔有眼无珠,苦苦哀求愿降为婢妾,终身服侍太守。

朱买臣若有所思,他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于阶下,向崔氏说道:“若泼水可复收,则吾与汝亦可复合。念少年结发之情,判后园隙地与汝夫妇耕种自食。”意思是,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分已尽,顿时羞愧难当。崔氏随丈夫走出府第,路人指着她说道:“此即新太守夫人也。”崔氏哑口无言,又气又羞,没多久就死了。死后葬在嘉兴,人们称之为“羞墓”。

就这个典故,明人方孝孺有诗云:“茅草池边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丁宁嘱咐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

哲理故事覆水难收

覆水难收

同所有受长辈宠爱的孩子一样,一个男孩子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觉得每天生活得不开心,所以时不时向家里人发脾气,偶尔有一点儿不满足就大肆摔毁家中的物品。好在家里有父母照顾,上学的学校离家又不远,而且学校里的事情处理上也要容易得多,因此,这孩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十几年来走得还算顺利。眼看着孩子就要到了独自走入社会的年龄了,父亲决定让他在走入社会之前改掉坏脾气,并且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这一天,这个男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吵嘴,回到家里仍然怒气未消,在饭桌上甚至辱骂来家里做客的小表弟“一个十足的蠢猪”,小表弟哭闹着离开了他家,甚至发誓“我再也不会理你,再也不会来你家玩”。

等小表弟走后,男孩的父亲觉得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教育他与人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父亲走进男孩房间的时候,他正在用力踢那只平时他最喜欢的小宠物狗。那只被踢中的小狗呜呜地叫着,并且可怜巴巴地用无辜的眼神盯着自己的主人。男孩可能是感到有些后悔,于是抱起小狗给它揉了揉刚才踢中的地方。父亲没有指责他刚才对小表弟的辱骂和对小狗的踢打,而是将一袋钉子递给了男孩,并且告诉他,以后他每次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木桩上钉一根钉子。

男孩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1颗钉子。

第二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5颗钉子。

……

慢慢地,男孩钉在木桩上的钉子数量每天都在逐渐减少。最初,这个男孩觉得在自己忍不住发脾气时克制自己来到后院真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到了后来,他突然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当男孩把自己的这一发现告诉父亲时,父亲高兴地点了点头,告诉他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不用再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为止。

过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这个男孩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对儿子的这些变化心知肚明。终于有一天,父亲在花园里等到了儿子带来的好消息———他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了,他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父亲为儿子感到高兴,不过他知道儿子需要做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又告诉儿子,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

后院木桩上的钉子一天天地减少。终于有一天,父亲看到曾经密密麻麻满是钉子的木桩上已经没有一颗钉子了。看到儿子欣喜的面容,父亲指着木桩问儿子:“你看木桩上还有什么?”儿子回答:“什么也没有了,我早就把钉子全部拔光了。”父亲又说:“你再仔细看看。”儿子仔细看了看木桩,然后对父亲说:“我知道了,是拔去钉子以后留下的洞,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父亲接着说:“这些洞不是在你拔去钉子时留下的,而是在你钉下钉子的时候造成的。由于钉子的作用,这些木桩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在人们的心里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都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伤害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说出就永远无法收回。“与子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选自《荀子·荣辱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言语来维系的。一次不加控制的恶言恶语给他人内心造成的伤痛,很可能会延续一生。所以,人们时时都应当控制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情绪激动之时。

民间故事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

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成语故事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