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故事

展开

首页  >  学习分享  >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类别:学习分享 时间:2023-05-30 13:34:03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1、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解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看图讲故事,教材是选取的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爸爸却没有回来的事。漫画共6格,最后一格留白,由学生根据前5幅内容进行创作。学生对漫画很感兴趣,教学前不少同学已经将最后一格画了,所以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安排了《父与子》中的另一组父子二人捕鱼的漫画。

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按顺序讲清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捕到鱼后父子俩做了什么,推荐最有趣、最合理的故事结局;二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故事,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能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重、难点】

1.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听了刚才这位老师的介绍,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你还听出了什么?真是个善于聆听的孩子!今天就由张老师和你们一同学习,好不好?

2.在正式上课前呀,张老师想做个调查。咱们二(1)班的同学喜欢听故事吗?(喜欢)喜欢听故事的同学请举手。哇!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了。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听故事唉。

3.有哪些同学喜欢讲故事呢?

(预设1:喜欢讲故事的同学要少得多哦,看来你们觉得讲故事还有点难度,是吗?没关系!咱们今天就来学一学怎样讲好故事。)

(预设2:喜欢讲故事的同学也很多哦,那待会儿上课时,大家可要好好表现,看一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最有趣!好不好!)

二、按照顺序,观察图片(4分钟)

1.今天张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好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爸爸和儿

子图片)

2.不错。他们就是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角。那我们一同来看看今天这对父子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3.(出示5幅图。)看这样一组漫画,有什么小窍门吗?(生:按顺序看。)按照什么顺序?(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每幅图左上角的序号。)

4.对。今天老师要教你的第一个小窍门就是:要按照图片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仔细看。

(课件出示:按照顺序看图画,一幅一幅仔细看。)

三、引导试讲,习得方法(10分钟)

1.出示第1幅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爸爸和儿子、鱼、河流、大海、大树)

(真不错!你注意到了图中的人物、还关注到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荒岛呢?爸爸和儿子为什么要来到荒岛呀!

有不同的看法吗?有认为这不是荒岛的吗?(河边)

爸爸和儿子来到河边干什么呢!

2.要想把图看得更仔细,说得更清楚,还要掌握看图讲故事的第2个小窍

门:观察动作和表情,想象语言和心理。

3.请你们看一看,爸爸和儿子在做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父子俩会有佬对话呢?甚至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说。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想法。)

(也可在学生讲的基础上总结:真厉害!你还注意到了父亲和儿子的动作、表情,还给他们合理地加上了对话。这就是看图讲故事的第二个小窍门:要注意观察人物动作和表情,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心里会想?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内容就更丰富、有趣啦。)

4.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两个小窍门,将第一幅完整地试着讲一讲。

5.讲完了吗?谁愿意分享给全班同学听?

当这位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

对!不仅要认真听,听完还要帮他评一评,讲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6.还有同学的故事和他不一样吗?

四、同桌练讲,互评展示(12分钟)

1.看来你们都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两个小窍门(出示前5幅图)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从第二幅图开始,一人选一幅图,试着将这组漫画编成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当一个人讲的时候,小组的其他成员要怎么样?

(引导说出:认真听,讲得好的地方夸夸他,讲得不够完整的地方帮他补充。并评选出你们这一小组的故事大王和最佳听众)

2.听清老师的要求了吗?老师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3.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后作,按照大屏幕上的要求,练一练吧。

4.老师请2个小组上台展示。讲完后请同学评一评,给讲得好的同学发放故

事大王卡,给评得好的同学发放最佳听众卡。

(第4幅图引导学生想象父子俩潜到水里用自制渔网捕鱼的情景。首先他们不能让鱼儿发现危险的临近,他们要怎样做?鱼儿撞进网里后要怎样做?)

(第5幅图,引导学生体会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会是怎样的心情?)

4.这5幅图我们单独讲过了,哪位同学敢挑战一下,将这5幅图完整地讲一讲呢?

5.讲完请同学评一评。

五、发挥想象,续编故事(10分钟)

1.如果是你捕到了这么多鱼,你会怎么处理这些鱼?如果是你的爸爸呢?

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吃、养、卖、送人。)

在哪里吃?怎么烧这些鱼?谁来烧?

(你家是你爸爸做饭吧)这么多鱼一次吃得掉吗?

除了红烧、清蒸、烧烤等不同种类的吃法,还可以把鱼怎么样?

(引导学生说出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钱、送给亲朋好友。)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就请你们开动小脑筋,给这组漫画故事加一个有趣而又合理的结尾吧。

3.指名说说自己设计的结尾。

4.编完故事,你们还可以给故事取个有趣的名字哦。

(一次捕鱼经历、妙法捕鱼、捕鱼妙法、捕鱼记、自制渔网、不一样的渔网)

5.那么《父与子》这本漫画集的作者,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他设计的结尾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第六幅图。)

6.有没有同学设计的结尾和这个是一样的。请你来说一说。

五、推荐阅读,总结方法(6)

1.今天你们的表现太精彩了!不仅说得好,听得认真,评得也很正确。所以老师要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漫画大师卜劳恩的其他几组漫画,还想看吗?

2.逐一出示四组漫画,学生欣赏。

3.有趣吗?还想看吗?那想不想继续编故事呢?老师请你们课下选择这四组漫画中的一组,也可以在漫画集《父与子》中选一组你喜欢,和大人讲一讲。

4.还记得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看图讲故事的两个小窍门吗?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小结回顾讲故事的方法。

5.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方法后,再勤加练习,就一定能成为故事大王的。

【板书设计】

看图讲故事

按照顺序

看动作、表情

想语言、心情

2、项链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项链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的()。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又()。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引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这一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可以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3、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为此,在执教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这节课时,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口语交际重在交际互动,所以我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多种交际情境,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虽然也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医院、电影院等情境,但缺乏一定的表演练习,如果把这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表演出来,可能效果更明显,学生更深刻。另外,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的给予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用语言,或者奖励贴纸等多种鼓励手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4、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影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影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引出影子。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和它说说话,就是不开口。

2.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板书:影子)

3.指名读课题,注意读准影字是后鼻音,子 字念轻声。

4.(出示书上插图)看图:这就是影子。看看图,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猜谜语引出课题,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紧扣课题。课题中的 影 字是本课的生字,在读准后鼻音的同时,还要通过图画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影子, 实现识字教学音形义相结合的特点。

二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影子在哪里呢? 听老师读课文,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师范读)

2.影子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出示词卡跟着我陪着我好朋友)指名读这三个词语,注意读准这三个词语中的轻声。

3.你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说吗?PPT映示:影子(  )、(  )就像是我的(   )。

4.影子和我们形影不离,就让我们走近它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

在初读环节,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是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最高效的方法。无论是 听, 还是读, 都应该带着目的去进行。影子在哪里,并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整首儿歌脉络和重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对儿歌有一个整体感知。同时,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三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说一说你看见影子了吗? 它在哪里?

2.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前后)指名读。(生起立,做动作读词)向前一步读读前字,后退一步读读后字。

3.看图,填一填:影子在小女孩的(  )面,影子在小男孩的(  )面。

4.想一想:影子为什么会在女孩前面,在男孩后面呢?(背对着太阳站,影子就在身体的前方;迎着太阳站,影子就在身体的后面)

5.(做实验:感受我们动,影子也会动)这就叫跟着。(出示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指名读,齐读。

6.我们到哪里,影子就跟着我们到哪里,多有趣啊! 我们一起再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借助情境,辨别方位,会用词语前后左右来表达方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方位词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困难,借助图画,利用直观的方式能有效降低理解的难度。边做动作,边理解词语,这一设计正体现了语文学习联系生活的特点,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四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你还在哪里能找到影子呢?(映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读。

2.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出示生字:左和右) 指名读,注意左字是平舌音。

3.教学左和右的字形。这两个字上半部分的一丿就表示手。左 字下面是个工。右字的下面是个口,表示口手并用帮助别人。

4.举起左手认认 左字,举起右手读读 右 字。(举手,做动作读词)

5.左和右分别表示两个相反的方向,但是,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变成词语左右时,就表示身边。影子常常陪着我,伴我左右。它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出示词语:好朋友)指名读。识记生字友,看一看这个字,你会记吗? (友字就像上下两只紧握的手)和你们的好朋友握握手吧。再读词语好朋友。

6.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识记生字,再也不是各部件间简单的加加减减。要想让学生牢牢记住生字,领会汉字文化,就要从字理层面去探究构字原理(如左右友的字理讲解),理解了自然不易忘记或者混淆。口读、眼观、耳听、心想等多感官识字,调动身体大部分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就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因此,在理解了构字原理的基础上, 让学生动一动,举举左手和右手,既有趣又加强记忆。 左 右 分开讲代表方位, 合起来表示身边,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 小结全文

1.(指板书,认读生字,复述课文)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2.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

借助板书尝试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尝试背诵,这是一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学生可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读出自己的感受,品味语言的精妙。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六 辨别方向,用方位词说话

1.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学,说说: 我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变换句式再说一说:(    ) 在我的前(后、左、右)边。

设计意图

理解是前提,积累是基础,然而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表达与运用。只能理解而不能运用的词语是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词语才是积极的语言。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对整节课知识要点的复习巩固。

七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影子、前后、左右、黑狗、它、我、在、好朋友。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教学新的偏旁:宝盖头、女字旁和月字旁。在生字中找到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它 好 朋,看清形,读准音。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我 字。① 教学新笔画斜勾,跟老师读,小手书空。② 出示生字我,指名认读,我就是指自己。出示我字的笔顺表,学生自学笔顺。③ 教师范写,提示:起笔短撇低一点,右边的斜勾长一点。学生书写。

(2)指导书写好 字。①(出示图片) 好 字就像一个妈妈怀抱着孩子的样子,左边一个女字旁,右边一个子。② 复习偏旁女字旁,观察:女字旁和女 字有什么不一样? ③ 教师范写好字,长横缩短变成提,左横偏高右横低。④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书写 在 和后 字。①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② 出示笔顺表,自学书空。③ 教师范写:在 字的一撇从横上斜下来,一竖写在撇下面。后字平撇短,竖撇长,一横长长在中间,口字扁扁在下面。④ 学生书写生字在 和后,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中,认识新偏旁、写好新笔画不容忽视,而在教学中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还要引导学生总结偏旁代表的意思和新笔画的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借助《笔顺表》和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的构形特点,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养成大胆、大方、大声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学会倾听、表达,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带学生做我说你做的游戏。

师(笑问):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

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表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未尽,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

2.教师板书:我说你做。

二、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教师点名说游戏要求。

明确要求:

1.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按要求做。

2.发令人要大声说,让别人能听得见。

3.其他人要认真倾听发令人的话,动作要快。

4.小组推选一个人为指令人,其他人按其要求做,看谁的反应快。

三、合作交流玩游戏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

2.集体评议,选出表现最佳的同学进行奖励。

3.教师小结。同学们,会玩也是一种本领哟。今天的游戏你会玩了吗?如果你还想玩,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再一起玩玩吧。(下位自由交流)

四、儿歌升华做游戏

1.做游戏,真有趣。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游戏使小伙伴更加亲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块做游戏,说游戏,非常的快乐。就让我送一首儿歌给大家作为礼物吧。要不要?请大家注意听,这样才能收下我的礼物哟。

2.师诵儿歌:

做游戏,真有趣,大家一起多开心。

小伙伴,快快来,我们一起玩游戏。

你笑,他叫!好朋友们哈哈笑!

哈哈──!

3.指名读。齐读。

这是同学们上学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课,我说你做的指令游戏,不仅能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教师应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并大胆发出指令,锻炼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其他学生听指令并做动作,能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7、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图片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师运用肯定、赞赏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加工,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再次体现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学反思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8、四季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四季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乚和 四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 创设情景法

教学过程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

1.渲染激情。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秋天的景色)看,那满山遍野都充满着红色和金色。这里简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桦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挺拔。金灿灿的叶子随风摆动,在细细看那一片片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叶子红了,果实也熟了。瞧,那鲜红的山楂是多么可爱。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爱。还有这不知名的果实也挂满了枝头。这不,就连那小小的蘑菇也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阵风吹来,一片片金色的叶子慢慢地飘落下来。

2.导入课题。

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板书:秋)你是从哪看出的?秋天,除了我们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还有哪些季节?(春、夏、冬)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揭题,板书:四季)齐读课题。

3. 听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看大屏幕,听课文朗读录音。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1)认读课件中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记字方法。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扩词练习。用圆、叶、秋扩词。注重词汇的积累。

(4)练习说话。用是练习说一句话。注重说话训练。

4.自由读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学们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声音最响亮,字音读得最准确,课文读得最熟练。

朗读要求:

 (1)咬字准确,声音响亮。

 (2)读通句子,语速稍快。

 (3)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6.学生赛读,师生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后师生评价。

(2)组与组齐读,评出优胜组。

7.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同学们,你们想把课文读得更美、更好听吗?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然后再比谁读得最美。

  (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美美地读一读。

  (2)出示课件,启发、指导把课文读美。

  (3)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

  (4)熟读成诵。

  (5)离开课本,看四季的画面,读一读,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8.欣赏、背诵。

  (1)学生边欣赏画面,边做动作,边背诵全文。

  (2)师生合作,共同背诵。

(3)师: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谁送的吗?生:大自然

9.学生质疑,读中感悟。

  让学生说一说。

  (1)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2)谷穗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弯弯的呢?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来解决。

  【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思维拓展,强化训练

1.看大屏幕,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桃花(红红),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知了(吱吱),他对(大树)说:我是夏天。

   果实(累累),他对(小朋友)说: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他对(大地)说:我就是冬天。

  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色,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景象。谁愿意把课前收集的描写四季景色的资料带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介绍收集的图片,练习说话。

3.分组活动,采用不同的形式来颂四季。采用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尽情发挥。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通过背一背、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在课程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写字指导

  同学们不但说得好,画得好、而且写得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朋友乚 ,你看它们像什么?

1.认识笔画乚、 指导书空练习。

2.指导书写七、儿、无、九。

  (1)引导学生发现七、儿、无、九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醒学生在书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每字练写2遍。

五、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情境导入,赏四季

1.小朋友们,喜欢郊游吗? 让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去大自然妈妈的怀抱里尽情游玩,好吗?(师逐一出示四季风景图片)大自然妈妈家里有四个兄妹,你认识吗?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这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3.引导概括,板书课题:四季。

4.这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薛卫民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诗,开始我们的四季之旅吧!

评析

上课伊始,教师创设情境,新课在学生饶有兴趣的郊游中缓缓拉开序幕。在联系生活经验,交流各自喜爱的季节之后,教师引导同学们适当概括,出示课题后又自然开启四季之旅,使教学在浓浓的情趣中悄然展开。

二多渠并进,读四季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看书聆听。

2.学生充分自读,要求做到: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二读,读通句子,读得流畅。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情况。小朋友们,小火车开进花园啦! 请大家擦亮眼睛看看大树上的生字宝宝,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吧!

(1)出示生字进行认读,引导对比字音,归类识记,巩固朗读:

(2)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比一比换偏旁猜谜语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读一读,说一说。

草芽 尖尖 草芽尖尖

荷叶 圆圆 荷叶圆圆

谷穗 弯弯 谷穗弯弯

菜花   

苹果 

4.多种形式练读诗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交流,教师小结:这首小诗句式整齐,语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很有节奏感。

评析

这是一首情感性较浓的儿童诗。教学伊始,老师在美妙的音乐和画面中绘声绘色地朗读,能迅速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其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其次,教师立足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起点,关注伙伴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之初,教师给予两读三听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再者,结合学生刚学完拼读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将生字按照双拼音节、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归类强化识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巩固拼音知识的同时,明晰学生对全诗押韵、富有节奏的特点的认识。

三丰富想象,赏四季

1.品读第一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看图,思考:怎样把句子读好?

(2)交流,教师相机贴图。

(3)引导想象:我们郊游的小火车来到了春天。春风吹拂,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尖尖的脑袋,他会怎么说呢?

(4)学生加上动作,配合音乐画面自由地演读。

(5)拓展想象:小朋友们,春天还有哪些景物,他们会对谁说话呢?

(6)练习创编诗句:

他(她)对 说:

我是春天。

2.品读第二句。

(1)自由朗读,看图促进朗读。

(2)指导多形式练读,着重引导读好荷叶自豪的话语。

(3)练习创编诗句:

他(她)对 说:

我是夏天。

3.品读第三句。

(1)轻声朗读第三句,边读边想:这一句和前面学过的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交流:这一句加上了谷穗的动作鞠着躬。

(3)尝试加上动作,体会朗读。

(4)角色采访:小谷穗,你为什么不停地鞠着躬说话呢? 引导学生想象谷穗成熟的样子,相机品味他们谦虚、有礼的内在品质。

(5)练习创编诗句:

他(她)对 说:

我是秋天。

评析

在情境中对话,是以上环节的亮点所在。在语言情境中,教师紧紧抓住第三句与前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关注谷穗的动作,在角色对话中体会作者抓住谷穗成熟的特点,将诗句写得生动、优美,并通过适度拓展和延伸练习,使句式表达及时得到运用。

4.品读第四句。

(1)指名读,相机指导加上动作朗读。

(2)引导体会:顽皮是什么意思? 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 (调皮)

(3)情境中引导质疑:小朋友,我们的郊游小火车开到了冬天,这里寒风呼啸、雪花飘飘,人们都冻得瑟瑟发抖,为什么雪人还这么神气呢? (引导体会雪人的调皮、可爱,积极向上)

(4)练习创编诗句:

他(她)对 说:

我是冬天。

评析

学贵有疑。在情境体验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提出心中的疑问。在质疑、释疑中进一步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使教学呈现一种 向上、向善、向雅的美感, 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有了初步的感知。

四拓展延伸,创四季

1.小朋友们,我们快乐的郊游活动即将结束了,这一路上,大家看到了一年四季的景物,品读了美丽的小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各自的收获吧!

2.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类与四季相关的词语或图片,选择学到的表达形式尝试创编小诗。(可以说一说,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3.分小组展示创编成果,师相机评价并指导修改。

评析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习得语言的表达方式,并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创作图画等,使言语形式得到有效的拓展训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之美、表达之美。

9、江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江南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 和竖勾、弯勾2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孩子们,快来看(播放视频),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条接着一条。池塘一个连着一个。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全都开了,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也被成为水乡。能用完整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2、江南在哪呢?来看地图。(出示地图)长江以南主要指长江下游南岸的地方,为江南。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这正是美丽的江南风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江南》。江的偏旁是我们本课认识的一个新偏旁:三点水,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指名说)师写,那你们说说三点水的字与什么有关呢?(与水有关)

3、来看我们本节课学习目标,(师读)让我们朝着目标出发吧!

二、初读感悟

1、(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荷花)这是一朵怎样的荷花?(出示:美丽的荷花),(出示:荷叶、莲蓬、莲子)

2.学习采莲,认识草字头。

(1)你能说说采莲的意思吗?(采摘莲子)

(2)真棒,江南水乡又到了可以采莲子的季节了。看莲字的偏旁也是本课要认识的一个新偏旁,草字头,看(出示:草字头的字)想想草字头的字与什么有关?(与植物有关)

过渡: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多美呀!

3.认读生字。

(1)词语宝宝已经等不急了,想考考你们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读得最准。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字宝宝也来啦,谁来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三、学习诗歌,整体感知

过渡:这时候江南的人们都在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

1.(播放录音)注意听

2、自己试着读一读。

3.诗歌一共有几行?(七行)

4.指名读。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前两行,一人读后五行,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四、再读诗歌,情感深化

1.学习前两行。

(1)(课件出示江南荷塘图)引入: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临了,面对着眼前的一湖莲叶,你想说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说一说)这一湖莲叶绿绿的、大大的。我看到了圆圆的荷叶。 板书:贴荷叶图

(荷叶又大又圆的美不美,读出这种美来。)

(2)这一湖的莲叶又大又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真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啊!(师范读----指名再读----齐读)

(3)荷叶如盘、荷花绽放,江南此时正是适宜采莲的好时节呀!这样的大丰收,人们在采莲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快乐、开心、高兴)

(4)(出示采莲人开心图)是啊,人们都乐得合不上嘴了,你能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两行诗吗?

2.学习后五行。

(1) (出示荷塘图)瞧,荷塘里多热闹啊,你们看小鱼也来了,它们在荷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它们玩得多开心啊! 谁来读读这几行诗?

在这里面有几个表示方位的词,看看谁的眼睛最尖了。

(出示:东、西、南、北) 板书:东、西、南、北

(出示:反义词)其中东和西是一对反义词,南和北是一对反义词。

(2)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游到了那儿。(来,女孩子亮出你们的金嗓子一起读,我们男孩子也不甘示弱和她们比一比)

(3)(出示说一说)鱼儿在莲叶间玩( )的游戏,

(4)你们现在就是一条条快乐的小鱼啦,快到荷叶下尽情地玩耍吧。

跟随老师一起边读边用手做小鱼游的动作来感受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的位置。

3、(出示:争做小诗人)让我们学学古人,也来当个小人诗吧!自己先试着说一说。(指名说)

4、(出示思考:)你觉得江南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江南是一个很美的地方。 板书:美

师: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5.整体朗读古诗。

让我们带着对江南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出示;朗读全诗)

(2)来个男女赛读,红色的字女生来读,蓝色的字男生来读。

(3)(出示填空)学到这,老师想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五、背诵古诗。

(1)(出示背诗),自己试着背一背。

(2)指名背诵。

(出示;我会背)增加难度了,谁来背?

(3)集体背诵。

过渡:又到了我们的快乐学写字环节,来看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出示:生字)

六、指导书写

1.学习可东。

(1)学习笔画竖钩。

之前我们学习了弯钩的写法,你能说说竖钩和弯钩的区别吗?

生:竖钩不能弯,要写得直直的。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 板书:可 东

2.学习西。

(1)学习笔画竖弯。

我们以前还学习了竖弯钩的写法,你能说说竖弯钩和竖弯的区别吗?(竖弯没有钩)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 板书:西

3.拿起笔在书上练写,教师巡视。

七、课后延伸

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篇。《忆江南》就是其中的一首。(出示:忆江南)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景色太美了,怎能叫人不怀念?

结束语:

江南的美不只有迷人的荷塘,还有著名的江南园林、江南四大名楼、江南水乡、江南小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利用假期去江南游览一番。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

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

(2)读熟课文。(学生)

(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收集的资料,增加了学生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识字的积极性。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书写指导。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班内汇报学习成果,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一开课就进入游戏闯关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字词的热情,不仅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而且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运用。教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和心理上激发学生的读文热情,并为诗文的理解奠定必要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

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

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课件出示莲叶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

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

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

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

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

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

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

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积累的诗背给家长听,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试着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锻炼了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

10、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简析

《商量》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要与人商量。本次口语交际,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人求助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侧重提升说和沟通能力,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要求借助课本泡泡图中三种不同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商量的语气,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时不勉强他人。

小贴士告诉我们:商量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商量的方法指导,也是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交际的敏感期,经过一年的口语交际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学生还小,活泼好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精力还是需要激发兴趣。其次商量是人际交往中的经常性行为,需要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有趣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从而更好的落实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商量的必要性,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要与别人商量解决问题。

2.通过观看讨论商量情境视频,明白与人商量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注意说话的语气,说清事项,说明理由。

3.通过生活情境表演、相互评价等口语交际活动,初步体验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在商量不成功时学会坦然接受并理解。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商量的语气乐于与人交流,在与别人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在与别人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商量

(1)教师上课伊始通过和学生商量课堂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商量。

(2)小结商量含义,板书课题

师:像我这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们,想获得你们的同意,这样的沟通就叫做商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商量这个话题。(板书:商量)商字标拼音,正确认读。

2.结合情境,明确商量的必要性

(1)师生交流,联系生活实际回顾需要商量的事情。

问: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需要商量的事情呢?

(2)教师出示课件,呈现需要商量的情况,总结商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结:看来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自己拿不定主意、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学会与人商量着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商量课堂要求,并结合生活情境,教师请学生说说平时需要商量的经历,由此很自然地小结了商量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

01

二、视频导学,明确要求

引入情境:你看明明他就遇到一件事情想找同学商量一下,商量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看材料明白话题内容

问:谁知道明明要商量什么事?(指名同学回答。)

生:明明想跟同学商量调换值日。

2.观看视频,感受商量不成功的原因

视频对话内容:今天是明明的生日,他想放学早点儿回家,于是就去找同学小丽商量调换值日的时间,他是这样对小丽说的:喂,跟我换下值日。奇怪,小丽怎么不理我?

(1)观看视频一,学会礼貌与人打招呼

问:明明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呢?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板贴:说)

预设:他没有礼貌。引导学生怎么说才有礼貌?(相机板书:礼貌语 你好,请问,谢谢)

(2)依据视频一中小丽听的表现,总结交际中听的正确方式。

追问:听除了要做到有礼貌,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做到什么呢?(板书:边听边想:什么意思,怎么回答)

(3)观看视频二,学会用因为......所以我想......的句式将事情说清楚。

导语:听了大家的建议,明明和小丽都做出了哪些改变呢?

(出示视频内容:明明:小丽,你好,我可不可以跟你调换一下值日?小丽:不可以,我为什么要跟你调换?)

(4)角色扮演,尝试练说

问:想想看明明该怎么样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说?

预设:明明,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可以吗?

小结: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明明是分两部分把想法说清楚的,用因为说明原因,用所以,我想说明请求,这样就把想法说清楚了。(板书:因为所以我想)

引导学生补充商量的语气还有哪些

问:除了行不行,我们还可以说什么话,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和他商量呢?(板书:好吗?行吗......)

【设计意图:教师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调换值日的情境录成视频,让学生通过聆听思考的方式去感知商量的前提是尊重他人,态度温和,如果不讲礼貌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其次再次通过视频总结出将想法表达清楚的方法。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总结商量的诀窍。】

02

三、实践演练,提升完善

1.演练商量调换值日

过渡语:同学们,这回你们给明明提的建议到底可行吗?可别又不成功。那请哪位勇敢的同学帮明明先试试找咱们班的同学去商量商量调换值日这件事。(抽生在班级演练)

2.模拟情境,灵活处理

创设情境:可是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正当明明满心欢喜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告诉小丽:妈妈打电话说今天下午让小丽早点回家去看望外婆。于是小丽只得告诉明明:明明,不好意思,我今天不能和你调换值日了,我要早点回家看望外婆。

追问: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小结:商量就是这样,别人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那别人同意了,我们就有礼貌的谢谢他。如果没有同意呢,也不能有抱怨责怪的心态,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必须满足你的要求。商量不成功,我们可以再找别人商量,办法总比问题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交际活动,目的是希望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感受明白商量必须把事情说清楚,要好好征询别人的意见,即使不成功,也不勉强,要再想办法。】

03

四、生活情境,练习商量

1.根据板书回顾商量中说和听的要求

出示情境二:

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是爸爸正在看喜欢的足球比赛,你打算怎么跟爸爸商量?

1.同桌之间一个当爸爸,一个当孩子,试着商量演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3分钟)

2.指名学生展示

3.师生合作展示,教师设置不同障碍,考察学生应对。

老师视情况充当三种角色:

很宠爱孩子的爸爸,马上让给孩子看

球赛还有10分钟,能不能让老爸先看完,再让给你

看电视对视力不好,小孩子应该多看书

4.学生尝试着商量,其他同学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小结:同学们,刚刚当你与别人商量成功时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舒服)那一旦商量不成功时你会埋怨对方吗?为什么?(别人也有难处)。你们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看来我们在拒绝别人时,也要把原因说清楚,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设计意图:设计三种角色原因是生活中同样的情境,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人,那么孩子们会如何去应对呢?口语交际不就是要求孩子们能实战吗?那么我们就不能让交际来得那么成功,而要让交际情境更现实一点,更生活一点让孩子们真正地、自如地在生活中经历口语交际,灵活运用商量的诀窍。】

04

总结:你们真会学习,收获真不少!同学们,商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在与人商量事情时,要注意说和听,说的时候要注意用礼貌语,要说清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千万别忘了用上商量的语气。而当别人在和我们商量的时候,我们也要有礼貌,还要一边听一边想。你们记住了吗?最后希望大家下来之后就用上我们的商量小妙招去商量你想商量的事情,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商量

11、坐井观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坐井观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题目:《坐井观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三个字(沿、际、信);能正确写出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放开眼光,乐于去探索世界的道理。

二、活动重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明白放开眼光、乐于探索世界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结合图画理解题目坐井观天,引入小鸟和青蛙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初读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解决沿、际、信的读法和写法,明白字的意思。

2.细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思考:大家一起想想在小鸟眼中和青蛙眼中,天是什么样子的?(小鸟:无边无际;青蛙:井口大)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在它们眼中天不一样大呢?(结合课本插图,找出原因在位置不同)

(三)拓展

角色扮演游戏:6个学生围城一个圈扮演井,一名学生扮演青蛙坐在井里,一名学生扮演小鸟在井外。游戏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词天很蓝,问井底小朋友知道老师在做什么吗,再问小鸟扮演者。通过不同回答,让学生体验坐井观天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放开眼光看得更远的道理。

(四)总结与作业

总结:今天学生什么字词,明白了什么道理。作业: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站在井沿天空无边无际

青蛙坐在井底天空井口那么大

位置不同,眼光不同跳出来,放开眼光,看的更远。

六、教学反思

12、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互动的过程。《有趣的动物》这节口语交际课,说的要求是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说有趣;听的要求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二年级学生对有趣的动物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有较强的交流愿望。但是有以下几个难点:

1.低年级学生语言简短,词汇匮乏,表达不规范。学生觉得动物有趣,但不知道怎么把动物的特点说有趣。2.现在城市的孩子接触动物的并不多。即使养过动物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动物缺乏细致地观察。如果没有唤起生活的经验,他们也会觉得无话可说。

我觉得本课教学,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针对以上难点,我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和语言表达。

我示范介绍泰迪狗的样子,让学生猜是什么狗,并说清理由。这个过程实际上教给学生如何把动物说有趣的方法:可以说说动物有趣的地方像什么,动物好像在说些什么;可以说说这个动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情,说说动物的有趣之处。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情的,当儿童生活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表达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了,那种充满稚气、显露天真、无拘无束的表达,就有了一次次精彩的课堂生成。

低年级口语交际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最后一个环节创设了

一个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交际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游客和讲解员的角色,在反复训练中强化说提问和补充这三种能力。这些说话的习惯可以迁移运用于学生的日常交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

13、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说教材

这是本册安排的第一次口语交际, 题材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

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讲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

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语、情境图、小贴士。

导语的第一段列举鹦鹉、萤火虫等动物的有趣特点,情境图展示一组很有特点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趣闻的好奇和思考。

导语第二段和小贴士从两个方面作出提示和要求,一是把话讲清楚一一先

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吐字要清楚,这是讲清楚的基本要求;

二是听明白,既要求认真听,还要能做到礼貌,有问题不随意插话,等对方表达完再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

二、说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的特点,能说出有趣之处。

2. 初步培养提问的习惯和能力:问要有礼貌,问得明白;补充要等别人说

完,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3.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样子、习性等方面,把动物有趣的地方说清楚。

2.学习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的特点把有趣之处说清楚。

四、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乐于识字,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还能根据课文内容主动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但如何根据课文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课文韵味,还有待更多的阅读实践来训练。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声音,猜动物。

小朋友们,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听,谁在叫? (课件播放公鸡打鸣的声音)公鸡喔喔喔地打鸣,好像在说?

夏天的中午,天真热呀。这个时候,谁在树上叫得最开心呢? ( 课件播放蝉的叫声)蝉不停地在树上高唱,好像在说?

到了晚上,几只老鼠正准备到粮仓里偷吃粮食,突然听到一一(课件播放猫的叫声)猫一叫,老鼠就会吓得四散逃跑,再也不敢来偷粮食了。

2.揭题:小朋友们,动物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有趣的动物,好吗?

(板书课题:有趣的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听声音,猜动物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生活的经验,联想到动物的叫声,好像在说些什么,初步体会动物的有趣之处。

介绍样子,学习表达

1.今天,我把我的动物朋友也带来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听,谁来了? (课件播放小狗的叫声)

2. (出示泰迪狗、牧羊犬、沙皮狗的图片)这有三只狗,我家的小狗到底是

哪一只呢?我来说说它的样子,你们来猜,好不好?(板书: 说样子)。

3.师示范介绍泰迪狗的样子。

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介绍我家的小狗吧。它长得可有趣了。它的毛卷卷的,像烫的卷发。它的耳朵毛茸茸的,搭在脑袋两边,像两个毛球。

眼睛又黑又亮,像黑玻璃球。每次我吃东西的时候,它就眼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在吃什么好吃的呀,给我也尝尝吧。

4.你猜出是哪只狗了吗? (泰迪狗) 为什么?

(1)学生说猜的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只狗的样子的不同,抓住泰迪狗的特点:

①泰迪狗的毛是卷卷的。

②泰迪狗的耳朵毛茸茸的,是搭在脑袋两边的。

③泰迪狗的眼睛又黑又亮。

(2)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老师是怎样把泰迪狗的特点

说清楚,说有趣的:

①可以说说动物的什么地方像什么:泰迪狗的毛 (卷卷的),像(烫的卷

发)。它的耳朵 (毛茸茸的),像(两个毛球)。眼睛 (又黑又亮),像(黑玻

璃球)。

②可以想象:动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它那个样子好像在说些什么一一每次我吃东西的时候,它就眼巴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在吃什么好吃的呀,给我也尝尝吧。

5.小结:小朋友听得很认真,抓住了泰迪狗毛、耳朵、眼睛特点,猜出了我

家的狗就是泰迪狗。我们在介绍动物样子的时候,不用每个地方都介绍,只要抓住它有特点的地方介绍。可以说说动物的什么地方像什么;可以想象:动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它那个样子好像在说些什么;还可以说说动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样介绍,就把动物的样子介绍得多有趣呀。

6.学生连起来说说泰迪狗的样子。(课件出示支架):

图片

7.学生练习说动物的样子。

(1)看,谁来了?(课件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你喜欢什么动物?向我们介绍介绍它有趣的样子吧。可以说屏幕上的动物,也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注意抓住它最有趣的地方介绍清楚。

(2)别人在说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地听,如果你也很喜欢这个动物,有补充

的内容,该怎么做呢?可以补充(板书:听补充)。等别人说完了,征求对方的同意,再有礼貌地补充。谁想给他补充补充?

【设计意图】如何把动物的特点说清楚,说有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示范介绍泰迪狗的样子,让学生猜是什么狗,并说清理由。

这个过程实际上教给学生如何把动物说有趣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支架,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说说动物有趣的地方像什么,动物那样子好像在说些什么。

三、介绍趣事,互动问答

1. 动物不仅样子千奇百怪,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它们怎么吃,怎么睡,

怎么玩,这里也有很多趣事呢。(板书:趣事)。

2.介绍动物的趣事,学习提问。

(1)(课件出示动物图片)瞧,有的动物吃东西时很有趣,有的动物玩耍的时候很有趣,有的动物睡觉的时候很特别。谁能来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趣的事情呢?

(2)请学生上台介绍。听了他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谁有问题想问他的吗?

(3)你能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能再连起来介绍吗?这次介绍,大家满意吗?瞧,这就是进步!

3.师小结:提问:①要有礼貌,要有称呼;②针对别人说得不明白的地方提问,帮助他说清楚,说有趣。

4.再请一个同学介绍一种动物,大家练习提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让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问者,在于有礼貌,要问得明白。说者,在于应答,把动物介绍得更清楚,更有趣。

四、设置情境,巩固表达

1.创设交际情境: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能说会道,老师想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敢不敢挑战? ( 出示动物园图片)动物园里,游客可真多啊。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了。小朋友们,我们去当讲解员,帮工作人员给游客介绍动物有趣的地方,好吗?

2.明确交际要求:当讲解员要把动物有趣的地方介绍清楚,可以介绍动物的样子,也可以介绍它的趣事。

如果你能先介绍样子,再介绍趣事,那可就是金牌讲解员了。金牌讲解员将得到神秘的礼物哟;哪位游客认真地听,还能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就被评为文明游客,也将得到神秘的礼物哟。

3.同桌交流,角色扮演:要做好讲解员可不容易,同桌的小朋友拿出自己喜

欢的动物图片, 一个当讲解员,一个当游客互相练一练。

4.上台互动,交际表达:

①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第一个上场的是谁呢? ( 出示动物图片)哪位

讲解员想为游客介绍这种动物呢?

②哪位游客来夸夸这位讲解员哪里介绍得有趣?谁有问题想问讲解员的吗?谁愿意来补充?

5.组织评议,奖品激励:评选金牌讲解员和文明游客。

【设计意图】创设当动物园讲解员给游客介绍动物这个交际情境,是对,上两个环节的巩固练习。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游客和讲解员的角色,在反复训练中强化说 提问和补充这三种能力。

五、总结升华

(播放《动物世界》的片尾曲)

同学们,动物世界,丰富多彩,无奇不有。大家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动物吗?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也可以在书中去了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这本书是一位叫蒂皮的法国小姑娘写的。她在10岁前,随爸爸妈妈在非洲生活的一段时间里,与大象狮子、长颈鹿、鸵鸟等动物交朋友。

在这本书里,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让我们和动物和睦相处吧。

七、说板书设计(略)

14、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接下来听故事、讲故事环节,通过教师示范、指名答题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听故事的同时,通过看图片记住故事内容。在明晰了讲故事要声音大、讲清楚的要求后,采用分小组的形式讲故事。在展示环节,龙之秀老师让同学们从声音大、讲清楚两个方面给展示的同学进行星级评价。这一环节把整个课堂推向更深层次。老师环环相扣的引导,使学生们很快发现了连环画的故事特点。

15、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刘发建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堂实录

师: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习作例文,哪两篇?一起读题目

师:(出示小狗图,看到我想起了什么)静静地看,静静地想,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我家隔壁的阿姨养了好几只狗

师:话要说完整。我看到了什么,我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张图片,我想起了我奶奶家的狗

师:给她掌声。你的发言要和她有不同的地方。

生:看到图上有三只吐着舌头的小狗,我想起了爷爷家的小狗,它

师:给他掌声。他介绍的更具体。

师:(出示另一张猫的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观察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宠爱大机密的电影,长得有点像

师:哪里像?

生说样子

师:你观察到了这只猫的打扮,开始细致观察了。看到猫想到猫,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我看到猫,想到北极熊,因为他们都是白白胖胖的。

师:(出示小鸡和小兔子图)这一次的观察,看看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你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第一幅图是三只小鸡,我想起了我和妈妈爸爸的合照

师:合照上有什么

生补充

师:看到三只小鸡,想起了一家的合照,再请一个

生:看到两只兔子,我想起了妈妈爸爸的结婚照

师:也就是说,这两只兔子看起了很恩爱是吗?

师:(出示杨梅图)这是什么?杨梅都知道,你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别人说不出来的地方,那才厉害

生:我想到了白糖,因为杨梅很甜

师:这是什么样的杨梅?形状啊、颜色啊

生:我想起了鲜红的汁水,甜甜的果肉

生:我想起来曾经被酸到的经历

师:能不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杨梅

生:看到了鲜红的杨梅,我想起了我以前一口气全部吃光,后来撑死了

师:(出示葡萄图、橘子图)这次的观察看能不能更细致,表达得更完整?

师:你要有自信,我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就把手举高

生说话

师:看到葡萄,有没有想到曾经摘过葡萄的经历?请你说

生:看到一颗颗紫红的葡萄,我想起来我以前去摘葡萄有两种葡萄,一种是绿色的,一种是紫色的。紫色的里面有籽,绿色的没有籽。

师:你想到你摘葡萄的时候,挂在树上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我有一次在外婆家在路边看到有葡萄藤

师:(PPT出示文字)如果我们要用自己的笔,写好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或则介绍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我们该怎样写好呢?

请大家看到习作例文

(PPT出示)习作例文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请默读《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篇。请简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选出一篇你喜欢的文章。看完以后,我们交流。

生交流

师追问哪个地方写的好,适时点评

师:现在,请把自己最喜欢的哪一篇大声朗读出来,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生读例文,勾画句子)

师:看看麦子老师出示的这些词语,句子,在你的心中有没有,请大家读一读。

PPT出示:

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得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师:读完你发现,蓝色和红色的句子有什么规律?(现象+猜想)

师:再看这一句,读: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好,再看一句,起:

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师:你发现,蓝色的和红色的加在一起。蓝色的就是作者观察所见的

PPT出示:

观察(所见所听)+感受(想法)=具体生动

师:这样写,才能把我们喜欢的动物或则水果写得生动具体。

师:(PPT出示)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模仿写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或则最爱吃的水果。

只模仿一段文字,不需要写全文。

师:看谁的观察最仔细,又有自己的感受。写在作文纸上。

生开始写。师板书:观察+感受=生动具体

同桌给同桌读,交流习作

师:请推荐一个同桌来分享,认真听,看他的作文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的比喻很好。把秋天比作姑娘。把柚子比作小娃娃。还用了拟人句,写了柚子在荡秋天。

师:再来一个同学,推荐一个同桌

生(点评):躲猫猫似的是什么意思?

生答:想我去找他,所以躲猫猫

生(点评):我觉得他写得很具体,比如雪白的身子、灰溜溜的大眼睛。但是我觉得但是可以去掉。

师:可以吗?你把去掉以后再读一读。

(讲台上的学生读)

师:这样的确更精炼一些。非常好。它很乖就是我的感受。前面是写的样子。看到它的样子,还有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写的很棒的,来分享。

(生到讲台朗读)

师:感谢这些同学带给我们新鲜、生动的感觉。为什么这些同学写的这么生动有趣吗?我简单总结一下,我们阅读了这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都是名家经典,我们学认真观察,学他们的表达。阅读+观察+感受=生动具体的文章。

刘发建:用名家名篇擦亮孩子的眼睛

观点一: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具有留心观察生活的本能

观点二:文学阅读,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的最佳方法

不是孩子没有观察,是没有唤醒他们的观察。用文学作品来唤醒观察。文学作品读的越多,对生活的敏感力就更强。文学作品,能让孩子能有一条敏感的心,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观点三:每个孩子兴趣爱好不同,他对生活的观察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观点四:模仿名家经典,是孩子对生活观察内容做出取舍的关键。下一节课,学习名家名篇的章法结构。

16、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名字里的故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单元要素是预测与推想,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把了解到的信息说明白、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有礼貌地回应。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及交际素养,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要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并不难,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课前也没有做预习,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要讲的内容讲清楚。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通过范例学习、观看视频,小组交流等活动,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

3.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或他人名字里的故事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回应, 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培养友善待人的行为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姓引名,揭示课题

1.回顾旧知,引出姓氏。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关于姓氏的诗歌,你们还记得吗?(生齐声背诵《姓氏歌》)

过渡:通过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姓氏的丰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

2.引入名字,提示课题。

师谈话:除了姓之外,我们每个人还都有一个名。姓代表家族延续,那跟在姓后面的名就代表你独特的个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名字里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带领学生回忆《姓氏歌》,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再由姓引入名,揭示课题。】

二、大胆猜测,学习介绍

1.猜猜米小圈 霍去病名字里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讲自己名字的故事,学习介绍。

过渡:他们的名字有意思吧,老师猜你们的名字也一定有着特别的故事。

(1)请学生做自我介绍。要求:说清自己名字是什么,哪几个字,谁取的?(板书:姓名)

(2)聊聊自己名字的含义。

过渡:名字不是简单的代号,还有着特别的含义呢。

示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耀杰,耀是闪耀的耀,杰是杰出的杰,取这个名字是因为爸爸希望我是一位才能出众的英杰。(板书:含义)

(3)观看有关名字来历的小视频,了解不同名字的不同来历。

相机采用采访式互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里的含义或来历。

明确名字的来历,可能是纪念家人、源于出生时间或家族辈分等。(板书:来历)

3.总结交流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

师生交流,总结有条理的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的方法。(提示: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板书:①说说姓什么,叫什么,可以说说小名;②说清楚是哪个字;③名字是谁取得;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米小圈和名字具有典型意义的霍去病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他们名字的来历或含义,激发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指导学生把和名字有关的信息讲清楚。】

三、交流互动,运用方法

过渡:掌握了交流方法,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名字里的故事吧。

1.明确要求,可以讲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也可以分享家人、名人名字里的故事。同桌间按照总结的思路进行交流名字里的故事。

2.相机推荐几名学生展示交流成果,适时评价。

(1)说的同学:是否做到了先说自己的姓和名分别是什么,再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2)听的同学:是否做到了边听边思考,有礼貌地回应。

引导明确礼貌回应:给予说话人微笑点头、眼神赞许;提问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板书:礼貌回应)

【设计意图:在学生习得交流方法后,提供交际思路,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实际运用方法。展示交流成果环节,顺势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进一步提问,落实礼貌回应的教学目标。】

四、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1.师谈话:通过今天的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老师相机引导强调口语交际的关键:有条理地说、有礼貌的回应)

2.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3.搜集以下名人名字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钟南山 屠呦呦 李白

【设计意图:在学生分享收获时,相机总结本节课的交际要点。并鼓励学生回家给家里人讲讲同学名字里的故事。作业布置方面,选取不同领域有代表性且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名人,激发学生搜集名人名字故事的兴趣,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又是一个拓展延伸。】

17、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名字。

2.对名字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清楚其中蕴含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讲清名字里蕴含的意义。

2.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要勇于评价,学会评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父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大家说一说!

二、小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一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人名字的。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方,适时发问。别人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四、全班交流。

1.每一组挑选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里蕴含的故事,说清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或希望。注意:口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2.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3.讲讲今后的打算。

4.师生共同点评

5.评比:谁讲得最好。

五、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说一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来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意义,以及父母为我们起名字时寄托在里面的希望和对我们的爱。并且能够了解一些名人的名字的含义,以此增加语文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示例:

老舍: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一 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巴金:当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原名李芾甘,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父亲做过四川广元县的县官,祖父是这个大家庭的专制家长。封建家庭的丑恶、腐败,社会现状的黑暗、腐朽,给幼小的巴金以深刻的印象。

巴金是笔名,过去传说是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个名字中各取首尾二字而来的。其实巴金这个笔名是这样来的:巴金在法国时,曾因身体不好,到马伦河畔的小城沙多吉里休养,顺便在沙城中学念法文。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巴恩波的中国人。这人翌年投水自杀,使巴金很痛苦,笔名中的巴就是由此而联想的,至于金字则是一位安徽朋友替他想的。他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前半部,想用一个比较容易记的字作案名,这位,朋友说出了金字,于是巴金的笔名就流传于世了。

18、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知道写一件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2. 懂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3. 学习习作例文,从例文中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懂得按照写作的要求安排文章的详略,把重点的内容写清楚。

习作例文

原来要把事情写清楚也很简单啊!让我们通过两篇例文,具体学习怎样把事情写得清楚、具体吧!

(一)学习例文一。

1. 阅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小组交流:

( 1 )结合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预设:

文章先简单介绍了奶奶的杏树,然后详细描写了小伙伴们嘴馋,偷偷摘杏从树上摔下来的事情。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来作者描写了奶奶打杏和给我们分杏的事情。这是故事的经过和结局。作者围绕 馋杏打杏分杏来组织文章,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写作的。这样写作,让文章显得非常有条理。

( 2 )哪个环节作者写得最详细?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奶奶的动作、语言进行品味,体会奶奶的纯朴善良。

2.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文中重点的内容要进行细致的描写。

(4)注意体现人物的品质和故事的主题。

(二)学习例文二。

1 . 阅读习作例文《小木船》,想一想文章重点写了什么?画出你觉得写得详细的地方。试着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

小组交流:

(1)读一读课文的旁批,说一说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预设:

文章重点写了我和好朋友形影不离,再到友谊破裂,矛盾持续了一段时间,最后重归于好的事情。作者重点描写了我们友谊破裂,和到最后我们重归于好的事情。而对于我们是好朋友,形影不离的情形以及我们的矛盾持续的很长时间内的事情却写得很少。告诉我们不是重点内容的,可以写得很简略,甚至可以不写。

(2)为什么要用小木船做题目?

预设:

课文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 小木船是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在一开始点出小木船,然后详细地描写了我们玩木船、送木船的故事,最后简单描写了我珍藏木船的意义。玩木船和送木船是文章的重点,作者进行了详写。

(3)课文是如何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的呢?

我们的友谊是如何破裂的,又是如何和好的?找出文中描写细致的句子,小组交流你的体会。

预设:

引导学生从 我的动作、语言、心理和陈明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作者把事情写详细的方法,感受运用描写的好处。

2 . 学贵得法。

你读了习作例文《小木船》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预设:

(1)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作。

(2)可以围绕一件事物来展开故事情节。

(3)要根据情节的需要安排故事的详略。

总结提升

写文章不能乱写一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的内容要详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非重点的内容可以略写或者不写,不要浪费笔墨。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是有条理、有重点的好文章。

19、女娲补天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能抓住重点词语有条理地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比,体会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叠词的妙处;能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抓住女娲补天时的动词,学习如何按顺序表达。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自主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评价,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品味语言

(一)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 勾画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天塌地陷)

(2)你从哪些词语感到了可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书写隆、塌、燃、熊)。

(4)对比读,让学生抓住不同处谈感受,从而体会叠词的效果。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叠词。

(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过渡:人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人类之母女娲,又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1.默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

2.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文章脉络。(灭火救人 寻找彩石 炼石补天)

3. 四人小组合作:(1)再读课文;(2)把描写女娲补天过程的句子用~~~~勾画出来,并在句子旁简要批注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出示句子。

预设1: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指名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体会女娲寻石的困难。(相机指导书写缺;相机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3)展开想象:女娲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寻石?遇到过哪些困难?结果怎么样?

(4)指导朗读。

预设2: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佷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指名朗读,交流感受。

(2)指导书写冶、炼、盆。

(3)圈出描写女娲动作的词,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动作是按照先后顺序写的,抓住这些动词就能将这段故事讲得通顺、有序。

(4)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具有神性的特点。

2. 能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明体裁

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讲故事时,只有突出其特点才会更加吸引人。《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知神性

1.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神?也就是人不可能想到的、做到的?默读课文找一找,用( )标出让你感受到神奇的句子。

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整理。

3.全班交流。

预设一: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女娲之伟大,是造人之神,有不世之功。

预设二:不知过了多少年时间之久远,女娲是长生的。

预设三: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女娲是谈笑有神仙,往来无凡人。

预设四: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立下补天之志。

预设五: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补天这么艰难的事情,女娲居然完成了。

三、讲故事

1.根据板书提示,自由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讲互评。

3.班内展示讲故事。

20、精卫填海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精卫填海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和神话有关。谁来说说你对神话的了解?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这篇课文和另外三篇不同,是一则文言文。

二、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练习写字。

(出示自学提示)

1.师:请大家读自读提示,按要求学习。

提示: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2.师:课文读的这么熟练,把单字挑出来你还能读准么?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生字曰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日和曰的区别,曰字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的短横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

3.引导学生读出课文恰当的停顿。

(1)师:文言文要读好停顿,才能读出韵味来。仔细听桑老师读,你再试着模仿读一读。

(2)师:在你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重点强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停顿。

(3)再来练习读文,指名读,男女赛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课文读得有滋有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2.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故事。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结合刚才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么?

5.朗读并背诵课文。

(1)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2)自由背诵课文.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1.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神话具有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篇文言文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很神奇?

2.师讲述: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却不料发生意外,溺水而亡。但她不屈服与命运,化为了一只精卫鸟。我们再来看插图。

3.指导看插图:观察精卫的外形、动作、神态,说说此刻精卫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波浪滔天、十分凶险等)

4.面对波浪滔天,凶险的环境,精卫是怎么做的?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对这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式:

面对狂风巨浪,精卫 。

面对他人的不解和质疑,精卫 。

面对 ,精卫 。

学生根据句式汇报想象。

师:文中的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一谈。

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引导:衔西山之木石只坚持了一天吗?(抓住常衔,想象精卫填海的时间漫长、意志坚定、毅力顽强.....)。板书:不屈不挠

五、拓展阅读(《学习巩固》13课《夸父逐日》)

1.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特征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打开《学习巩固》42页,结合注释理解这篇文言文。思考:1.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2.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2.推荐阅读《山海经》。

21、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三: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是让我们了解班上同学的视力情况,分析影响视力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视力的方法。本次口语交际其目的是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情分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孩子们所接触的高科技东西也越来越多,用眼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时间。

怎样让学生拥有一双明亮、美丽的眼睛,我们教师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不但要教孩子们关于爱护眼睛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一种自我保养的责任感,让他们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预防眼病和近视。

教学建议: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模拟角色去进行,角色体验中感悟多渠道接受信息。课堂中人人参与在想、答、演、说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和角色模拟体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说说怎样保护眼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学生想说、乐说、会说、敢说的氛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保护眼睛的资料,调查本班学生视力的情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的口语交际。(板书课题)

二、情境体验,引出主题

视频引出主题:灰太狼的眼睛怎么了?他都犯了什么错误呢?

(一)想一想 。

1.提问题:

(1)保护眼睛重要吗?

(2)怎样保护眼睛呢?

通过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2.总结: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所 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吧!

(二)说一说 。

通过图片指出几种不良的用眼习惯,从而让同学认识该怎样保护眼睛。

(1)图中画的是谁?

(2)他在做什么?

(3)这样做的后果怎样?

(三)议一议 。

(1)用眼卫生的目的是什么?

(2)保护视力要做到什么?

(3)不应该怎么样?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三不要:

①不要躺着看书;

②不要走路乘车时看书;

③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或强光下看书。

三注意:

①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市尺。

②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③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

三、练一练

1.用眼卫生的目的是 (  )。

2.看书看电视(  ) 分钟休息片刻 。

四、交际范例

赵东莱:针对视力下降这一现象,我们应采取一些保护视力措施:

1.避免在强烈的光线或昏暗地光线下看书或者写字;

2.不要长时间地观看电视节目、玩电子游戏;

3.不要在床上躺着看书,也不要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能歪着身在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少年儿童在读书期间,正是眼球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就会使眼睛受到伤害,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要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两不看 。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身体要坐直,距离桌子一拳,眼要距离书本一尺);看书写字时间不要太长;要认真做好眼睛保健操;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或玩游戏机)的时间不能过长;距离电视不要太近。此外,还要注意眼的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六、布置作业

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提醒、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写姿。

板书设计: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三不要 三注意

22、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如果整堂课只是在说,那么它的效果也就随下课铃声一起结束了;如果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那就违背了口语交际活动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我尝试将知识的传授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重在启发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与反思,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摸索接受一定的方法技巧。本堂课上,我不仅营造了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感兴趣、又能让学生大胆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的语言环境,而且让学生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了良好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习惯。

【教学反思】

1.在口语交际进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围绕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少数学生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态度还不够自然大方,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部分学生多加关注。

23、暮江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暮江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会读生字暮、瑟,会写生字暮、吟。

朗读诗歌,能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背诵课文。能联系生活观察,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感悟白居易诗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难点:能联系生活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并从诗句描写的景象想开去,联系相关资料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以暮破题,引入内容

1.写诗题。

(1)学习暮字。

根据字形猜字义。

师:说起暮,我就想起跟它相对的一个字旦。请看这两个字的甲骨文是如何写的:(出示课件:甲骨文旦、莫)它们是汉字王国里的老寿星,已经有三千多岁了。请观察和比较,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都带有日字。)根据字形,你能否猜猜它们的意思?(预设:旦的意思是。。。暮的意思是。。。)

师:说得好。早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就是旦,指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间;而傍晚太阳逐渐落山了,消失在树木和草丛里,这个时间就是莫(mu)。(出示课件:楷体旦暮)。

指导写好暮字。

师:暮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它在结构上比较特殊,从上到下有四部分组成,写这样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每部分写的扁平一些;注意各部分穿插;草字头要适当写宽,大的撇捺要写舒展;两个日字写得有变化,上头日扁一些,下头日窄一些。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本子上写一遍。

投影展示,指导矫正。(笔画、结构是否规范,美观)

学习吟字。

师:这个字什么意思?尝试组几个词语。(预设:吟诵、吟唱、低吟、呻吟等)这些词里,吟是有节奏的读、痛苦的声音等意思。那么,本课中是什么意思?你是这么知道的?(预设:看注释)

2.解诗题。

师:暮江吟是什么意思?尝试说一说。(预设:太阳就要落下的时候,诗人白居易站在江边有感而发,吟诵出这首诗,所以题为暮江吟。)

3.读诗题。

师:既然有感而发,该如何读好诗题?

生试读,师范读,生再读。

初读诗文,读通诗句。

1.练读:请自由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出示课件)

2.展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点评: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是否读出了节奏之美。)

3.范读:(配音)你是否敢向老师挑战?你敢,我给你也配上音乐,为你的朗读润色。

4.竞读。(点评:音色、节奏,是否与音乐和谐一致等)

5.导读:诗光读还不够,还得讲究一个品字,只有仔细品味诗句的意思,才能深探其里,捕捉到诗的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那么怎样更好地去品读诗歌呢?老师有法宝,请看。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统编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述,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本诗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该诗构思绝妙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色图;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月色图。诗人在暮色江边的所见所感吟诵成诗,给我们展现了令人陶醉的画卷。

课标依据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古诗,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内容,讨论解决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3.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学课外古诗,积累古诗,感受古典文化,弘扬古典文化。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这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陶醉在暮色中的美景,流连往返的情感,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在配乐诵读、图画直观展示中,刺激感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句所描绘的景色转化成画面,以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美

1.同学们在课内、外背诵了许多古诗,其中有许多是写景的诗,能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

2.通过诵读古诗,我们也认识了许多的诗人。其中有一位诗人,他的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猜猜看,他是谁?(白居易)

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暮江吟》,品味诗人是怎样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出示古诗)

(设计意图:从学生背诵已知写景古诗,到简介作者猜诗人,进而引入本课课题。由已知到未知,自然承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未知的兴趣。)

二、反复诵读,初悟意境美

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公元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白居易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出了这首诗。

1.师配乐范读,生想象画面。

2.生汇报想象的美景画面。

3.学生自由读,体会诗中的意境美。师相机指导。

4.汇报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配乐反复诵读古诗,初步感悟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美

同学们读得真好!学习一首诗只读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学会借助注释,了解诗文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讨论中领悟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1.出示合作学习目标,生分组自由讨论。

(1)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弄懂的问题。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

2.小组展示诗意,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在汇报时,教师相机利用PPT图片,引导学生整理诗境中的时间、地点、事物,理解铺瑟瑟可怜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意境美。)

四、体会心情,感悟意境美

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江水似乎分成了两半,这一半是青绿青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站在江边,久久不忍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白居易,你是怎样的心情呢?

2.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此刻诗人的心情?(可怜)

3.在陶醉中再读古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太美了!在陶醉于这夕阳新月的美景之中时,我们不禁要感谢诗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笔墨,给我们带来这身心绝美的享受。其实,白居易的写景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他写的《忆江南》。

(设计意图:通过叙述画面,体会诗人的心情,在陶醉的意境中反复诵读古诗,品读、感悟诗文的意境美。)

五、拓展延伸,再现情景美

1.出示古诗《忆江南》。

2.生齐读。

3.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诗意。比较两首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写的。一首写日落,一首写日出。)

4.师简介此诗的创作背景。

5.配乐诵读。(师范读,生齐读)

课堂总结:罗丹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心存美好,擦亮眼睛,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美景。在美景中,心情愉悦,吟诵古诗,出口成章,是多么风雅惬意的事情呀!同学们,给你们个建议: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查找相关书籍,或询问他人,或上网查询收集写景的古诗,然后再相互交流,反复诵读,品味意境。就让我们用这样的热情去诵读古诗,学习古诗,弘扬中华古典文化吧!

24、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例文:鲸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学习习作例文《鲸》,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鲸鱼的,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3、确定本单元习作素材,列出要说明的方面。

4、确定习作对象,以及要写的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完成第三次查找资料。

教学的重难点:

1、确定本单元习作素材,列出要说明的方面。

2、确定习作对象,以及要写的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完成第三次查找资料。

本课教学设计

一、结合交流平台,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单元说明文所得,总结如下。

1、说明文的作用:

说明文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学完《太阳》我们知道了太阳的很多知识,例如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的温度很高,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特别密切。学完《松鼠》知道松鼠的外形、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知识。

2、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说得更清楚,说明文会采用很多种说明方法:例如列数字,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具体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受到太阳温度真的高;还有作对比,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把太阳的体积和地球的体积做对比,能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的体积确实很大;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们也经常使用,例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把松鼠比作飞鸟一样,能看出松鼠很敏捷。

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要说明事物的不同特点,就要先确定介绍说明对象的不同方面,再通过分段阐述,介绍不同方面的特点。

4、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为了让读者更喜欢,我们可以采用活泼一点的风格;为了说明的准确,我们也可以采用平实的风格;当然,还可以再一篇文章中将两种风格结合起来。

二、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明确说明文可以说明的方面。

1、参考旁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习作例文《鲸》:读完这篇说明文鲸,你了解了鲸鱼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分享:了解了鲸鱼体重、鲸鱼的进化、鲸鱼的种类、鲸鱼的食物种类、鲸鱼的捕食方式、鲸鱼的呼吸、鲸的睡眠、鲸的繁殖。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鲸鱼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读者?

4、学生分享:(1)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近四十吨重约十八米长等(2)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等等(3)打比方:第五段写鲸鱼的呼吸,鲸鱼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水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三、确定习作对象和要介绍的几个方面,指导第三次查资料,完成习作初稿

1、确定习作对象:要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是课文中说到的天体方面的知识,例如介绍太阳;可以是一种动物,例如松鼠、鲸鱼。结合课文中第74页的表格,你认为还可以写哪些?

学生分享:植物,例如自己养的菊花;自己的东西,例如小熊;家里的东西,例如冰箱、微波炉;美食类,例如中国古代美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例如蜡笔小新、奥特曼等。

2、学生从教材给出的范围和学生分享的素材中,确定习作的对象,初步确定使用的说明方法。列出要说明的习作对象的几个方面。例如,确定写菊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菊的生长习性、菊的颜色、菊的外形、菊的用途等。在每个方面后面初步确定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25、松鼠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松鼠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2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人:弓背,短腿,细长尾;利齿,尖嘴。洞里睡。猜猜是哪种动物?师板书并指导书写鼠字。

2.板书:松鼠。同为啮齿类动物的松鼠与老鼠不同,它十分可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松鼠图片,生欣赏。)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松鼠?(美丽、机灵、乖巧。)你对松鼠有哪些了解?它吃什么?住在哪里?

3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又会怎样向我们介绍松鼠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松鼠》这一课。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在形象地进行鼠字的教学。出示松鼠的图片,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松鼠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词语积累来形容松鼠,这也是一种语言的运用。)

二、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信息?(生自读,师巡视。)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出示词语,认读。

面容清秀身体矫健 尾巴翘起 四肢轻快

榛子 缝隙 塞满 扒开

分权苔藓 宽敞 勉强

驯良乖巧 胎生 梳理

(2)学生明白这行词语写的分别是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和其他习性。

3再读课文,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和其他习性等方面梳理获得的相关信息,简要地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里将要认读的词语分为四组,分别对应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和其他习性,这样就将词语的学习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融为了一体。同时,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松鼠后,引导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既能让学生对松鼠有更多的了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

三、品味语言特色,学习表达方法

1同学们,查阅工具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习《松鼠》这一课,我也特别查阅了工具书《辞海》中是这样介绍松鼠的--

(1)出示句子,学生读。

松鼠又称灰鼠,体形细长,耳端有黑色簇毛,尾长而蓬松。

(2)有没有觉得这段话和课文中的一段话所写的内容非常相似?找一找,读一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①同学们,学习语文,我们要善于将文字转化成画面,读这段文字,特别是第一句话时,你的脑海中一定也会出现画面,我请几位同学读这句话,大家来想象画面。

②有画面了吧?我的脑海中也有画面了,看看咱们的一样不一样?(出示TF BOYS照片)我想到的画面是他们,他们面容不清秀吗?眼睛不闪光吗?身体不矫健吗?

③在作者笔下,松鼠就像人一样,像他的朋友一样。再读这句话体会。

(设计意图:将《辞海》中介绍松鼠的句子与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比较,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本文说明生动的特点,同时,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要及时查阅相关工具书的学习方法。)

2.继续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读到哪句话时,也感受到松鼠就像人一样?

(1)出示句子,学生读。

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2)清朗的夏夜,你们会不会跳着叫着?会不会互相追逐?会不会奔跑?会不会玩耍?会不会吃东西?作者笔下的松鼠就像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太可爱了!

(3)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4)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了解到松鼠的样子了吗?了解它们的一些生活习性了吗?作者不仅介绍得很清楚,还表达得很生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思考,将松鼠与自己夏夜里的活动进行对比,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到松鼠的聪明,另一方面也让课文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3.在作者笔下,松鼠不仅像孩子一样可爱,一样活泼,还像孩子一样聪明,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来。

(1)学生读找到的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2)找出动作:拾、塞、扒、找。

(3)想象松鼠找到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的情景,师引导思考:快塞满了怎么办?好像已经没有空隙了,怎么办?体会松鼠的聪明。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很感兴趣,参与更加积极。同时,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松鼠的聪明,懂得正是因为作者把松鼠当作人来写,课文的语言表达才如此生动。)

4.聚焦搭窝的段落,学习作者有序的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聚焦松鼠搭窝的过程,说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松鼠搭窝的步骤还真不少,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你发现了哪些表达的秘密?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先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4)再读这段话,引导学生关注松鼠搭窝时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5.与《太阳》一课比较,感受风格的不同。

(1)出示三段描写生动的句子,学生读,背诵。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2)出示《太阳》一文中的三句话,对比。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小结:《太阳》一课,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得很清楚,《松鼠》这一篇课文不同,不仅介绍清楚了,语言还很美,描写很形象。

6.改写文字,让表达更形象。

(1)出示资料。

松鼠:体毛灰色,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

(2)学生尝试改写,进行生动的说明。

(3)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将《太阳》中的语句与《松鼠》这一课的语句进行对比,能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两篇课文语言表达风格的不同,因为方式直观,因此学生会感受更加深切。这时候再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改写,就能及时巩固所学习到的表达方法,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四、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所学到的生字。

2.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方法介绍一种动物。

26、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讲民间故事》为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本课主要围绕讲民间故事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学会讲并讲好民间故事。除了最为基础的能将故事完整地讲述下来之外,还要尝试着培养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故事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的对话,增补人物的外貌描写等,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加上一定的表情和动作,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演练的方式,提高孩子讲故事的水平和能力,增强其表达能力,提高其交际水平,以期实现口语交际课的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

1.讲故事时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细节。

2.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了解民间故事,揭示交际主题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就学习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这样的国内外民间故事。课前,老师也已经布置了大家另外去准备一则民间故事。说说看,除课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呢?

生1:我知道《白蛇传》,讲的是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生2:《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孟姜女把长城都给哭倒了的故事。

生3:我想说的是《刻舟求剑》这则成语故事。

生4:我找到了《鲁班造伞》这则民间故事。

师:你们看,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成语寓言,有的是奇闻轶事,类型很广,这些都是民间故事,那么到底怎么定义民间故事呢?请看--

【课件出示】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同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师:在这段民间故事的定义里,有哪些关键词?

生1:劳动人民创作的,很接地气。

生2:有虚构内容,像神话传说,一些情节比较夸张。

生3:它是一种口头文学作品,大多以口头形式进行创作和传播。

师:不错,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故事,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大多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师: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一个民间故事会,来讲一讲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地指出本节课的交际目标--讲民间故事,以开民间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通过畅聊民间故事、定义民间故事等方式,为本课的教学定下基调,做好铺垫。

二、介绍活动流程,明确交际目标

师: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此次民间故事会的流程。先分组轮流讲故事,再推选代表在全班讲,看看谁讲的故事最吸引人、最有创意,他就能获得民间故事大王的称号。所以,以上流程大致可以由下面三个小标题来进行概括:

1.分组讲

2.全班讲

3.评大王

同学们想一想,想要获得最终的大王,需要做到些什么?

生1:故事要讲得吸引人、有创意,要很生动,才能获奖。

生2:所以,在分组轮流讲的时候,就要在组里选出一个最会讲故事的同学来代表小组在全班讲。

师:由此可见,我们想要让组里的代表获得民间故事大王的奖项,还得先在小组里进行选拔,先评个民间故事小王给他才行。我们就把这流程再改一改:

1.分组讲评小王

2.全班讲评大王

师:这样,大家明确了吗?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课本质上是一种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课,具有组织性和互动性。因此,介绍活动流程和明确交际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将流程进行介绍,有助于组织学生在稍后的分组讲故事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明确了评判的标准与目的之后,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活动有章可循,让交际有的放矢。

三、观察视频范例,确立评选标准

师:不管是在分组讲时评选民间故事小王,还是在全班讲时评选民间故事大王,都要做到讲故事时生动有趣、吸引人、有创意。那么究竟怎样讲故事才能算是生动有趣呢?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一段讲故事的视频。这位同学要为我们讲述的正是本单元的一篇课文《牛郎织女》的节选片段。请大家仔细观察他的演绎,可以对照着课本来看一看,他讲故事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全班观看视频。

师:怎么样?他的故事讲得不错吧?说一说,哪些地方吸引你?

生1:我发现,他不是在照本宣科地读课文,而是会自己动脑筋思考,给故事加上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设想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师:不错,这就是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地添加人物对话。【板书:加细节:语言】

生2:我发现,不只是加了对话,他还说了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

师:很好,他故事讲得很好,而你听得也很认真。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人物的外貌,细致描绘人物的形象,来增添画面感。【板书:外貌】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话和语言,为讲故事增加了生动的声响,而外貌和场景等描写,又让人看到了丰富的画面,这样讲故事,就叫有声有色。【板书:有声有色】

生3:老师,我还发现,他讲故事的时候很生动,到了一些关键情节时,甚至开始手舞足蹈,模仿着故事中的人物做出一些动作和表情。比如,模仿织女被王母娘娘带走时的情形。

师:不错!你也很会发现。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加入适当的表演,这样可以让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板书:加表演:动作、表情】 这样一来,可以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有情、有趣。【板书:有情有趣】

师:同学们,现在明白讲好故事的标准了吗?

设计意图

在正式开始讲故事的口语交际活动之前,要进一步明确评选故事大王的标准,通过观看视频、思考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出讲好一个故事的标准,老师通过梳理板书的方式,将结论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以加细节加表演为提示,以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为目标,促进学生有效指向交际目的。

四、分组推选小王,全班评选大王

师:既然已经明确目标,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分组讲故事吧。请大家注意一下分小组讲故事的具体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师:大家在小组里轮流讲故事,每人讲故事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长故事可节选片段。另外,请注意,在每人讲故事后,都要请组员从以下角度作出评价,哪讲得生动?哪还需改进?丰富了哪些细节?有什么疑问?最后请讲故事的人解答。大家可以针对他创造性的部分做出评价。

各小组分组讲故事,评选出各组民间故事小王。

师:看来,各组故事都已经讲完啦!大家也都推选出了自己组里最会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小王,现在,要请各组小王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成果,一会儿我们将评选出民间故事大王。

师:每个小组可以先说说为什么推荐这个同学上台。

各小组的民间故事小王轮流上台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复述。

师:好了,故事都讲完了。我们现在要开始评选啦!举手推荐,说说你们认为谁的民间故事讲得最好?

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他刚才讲得很生动,很有吸引力。

生2:我认为应该是小红,我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很有感情,讲得声情并茂。

生3:我觉得还是小明讲得好,他加上了很多表演,表情丰富,动作夸张,逗得我们哈哈直乐。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举手表决吧!

设计意图

正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规范且生动、庄重且活泼的组织形式,为学生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并且在交际中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的进步,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延伸课外,拓宽交际领域

师:同学们,故事是没有国界的,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民间故事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展现的是同一个世界,诠释的是同一种人性的美丽,蕴涵的是同样至真的哲理。【出示书籍、如《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天方夜谭》】

师。当它们碰撞到一处,就构筑成现代社会最完美的私塾。步人其中,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感受美丽、感悟真理,感受同一节奏的心跳,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希望课后,你们可以去阅读更多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然后,试着在家里讲给爸爸妈妈听,在学校讲给老师同学听,在更多的地方讲给你的好朋友和小伙伴们听,让讲故事、听故事成为你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

交际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本环节旨在通过拓展故事的类别,将课内的情境交际拓展到家庭、社区或者更广大的社会外延,引导学生不断拓展交际的广度和深度,在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的交际情境中,不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向会听、会讲、会演、会评的故事大王的大方向踏步前进。

27、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交际方法

1.练习讲故事议方法。

讲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讲得好,因为讲的人丰富了故事的细节,像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说了什么,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等细节都讲清楚了。

讲故事时模仿织女被王母带走时的情形,给人物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所以讲织女被王母带走的讲得好。

2.读书讨论明晰要求。

(1)讲清楚故事的细节,如添加人物对话,描绘人物形象。

(2)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3.选定故事。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印象深的民间故事。

4.交际分享。

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讲清楚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细节是否清楚,是否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从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28、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将相和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 (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预习。 (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了解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教学目标

1.认识相、璧、臣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简介《史记》:我国西汉司马迁写的杰出的历史文学著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改编自这部名著。

2.板书课题:将相和 齐读课题。

3.释题: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将与相和好如初了,这说明其中还有个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文章通过几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述这个过程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试着给这几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2.学生初读后交流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谁来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读文后练说)

三、精读探究,感受人物形象。

1.导语过渡: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战功赫赫的廉颇很不服气,他说了什么?指名读16节。

2.探讨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

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110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

第一处(第6节):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读17节,理解赵王的为难。)

指名再读第6节,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抓住想了一会儿、愿意、一定体会。再次带着感受和理解齐读第六节。

第二处:(第8节中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学法同前。

第三处:(第8节中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理解理直气壮。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体会到什么?

第四处:(第9节中)理解大大方方。和氏璧已不在手上,为什么还能大大方方?说明了什么?

3.小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我们分明从他说的话里感受到他并不是就靠一张嘴。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练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讲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讨了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并不是就靠一张嘴被封为上大夫,而是凭着他的勇敢机智立下大功。现在我们来看看渑池之会上他的表现。

二、继续深究 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1114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引读13节,从蔺相如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引导理解鼓瑟与击缶的区别。从秦王击缶可以看出什么?

2.小结过渡: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又立下大功,因而被封为上卿。他凭借的绝不是就靠一张嘴。但这位敢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勇士、英雄,却在听了别人传来的廉颇的一番话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地躲避廉颇。这是为什么呢?廉颇到底说了一番什么话?

三、话语比照,感悟品质。

1. 引导学生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出示语句比较。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2. 你仔仔细细地读他们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点:一是人称不同。廉颇称呼蔺相如他蔺相如,显然有不敬之意。不仅直呼其名,而且还在名字前边加了一个他字,更突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而蔺相如始终尊称廉颇为廉将军,实为真心诚意敬仰这位老将军。这样的称呼,已经把廉颇的居功自傲与蔺相如的真心诚意表现得十分明白。

二是排名次序不同。廉颇始终将自己排在第一位,从我廉颇他蔺相如这样的顺序中展现;而蔺相如却始终把廉颇排在第一位,从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中可见。这就将廉颇的自傲与蔺相如的谦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是关注的中心不同。廉颇居功自傲,关键在于以个人私利为中心,蔺相如顾全大局,关键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廉颇口口声声我、 我、 我,连说三个,丝毫没有提到赵国;而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

3.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人物语言,感受形象,感悟品质。

4.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做了些什么?

5.引读最后一节文字。

《史记》原文中写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渑池之会上因为他镇守边境,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如果说,蔺相如再三避让廉颇是为了赵国利益;那么廉颇脱下战袍,负荆请罪,又是为了什么?(精忠为国)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为了共同的国家利益,将相终于和好了,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可负荆,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五、课后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六、板书设计

将相和

不和

(廉颇图)(蔺相如图)

完璧归赵

百战百胜 渑池之会 勇敢机智 负荆请罪

知错能改 顾全大局

29、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小组内的同学分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教学重点

交流时,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教学难点

交流中,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经常有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于是很着急,很失落。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板书:请你支持我)【出示课件1:出示课题】

二、模拟交流

1.同学们要办一份报纸,要明确以下问题:

(1)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

(活跃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在课外活动时分配出一定的时间;请老师把关报纸的质量;提供纸张和印刷)

(3)老师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你想怎样回答?

(大家议论一下,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怎样想,怎样说?)

(板书:说想法,讲目的 ?做预案,备应对)

2.模拟交流过程,评价同学表现。

(1)小组讨论,设想一下交流过程。

(2)【出示课件7】

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讲清楚办报的设想,说明目的。

设想到老师可能的担心,想办法打消老师的顾虑。

(3)点拨指导:

师:找到老师,你怎样诚恳说明自己的来意呢?

生:老师,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还有谁说得更礼貌一些呢?

生:老师,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说件事。

师:这样说就更容易让老师接受了。我想老师肯定会请这位同学坐下,听他来讲。接下来,这位同学要向老师说明办报的设想,他该怎么说呢?

生:我们想办一份报纸。

师:老师会怎么说?我想老师一定会问:你们怎么想到这件事?对不对?

生:对,我们就说一说。因为经常在订阅的报纸上看到好多学生们办报的消息,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生:我还觉得要向老师说一说办报的好处。我觉得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师:自己办的报纸同学们一定最喜欢读,那样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生:在报纸上,我们还可以发表一些建议,比如建议大家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

师:设想真不错。老师还可能会担心什么呢?

生:谁来当主编?多长时间出版一期,时间够用吗?

师:想的真够全面,比我想到的还多呢。真不错。这些问题你们都想过该怎么回答吗?

生:我们小组都想过了。

(4)各小组依次模拟表演,其他小组评价。

(5)教师评价。

三、口语练习

1.【出示课件11】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2.分小组领任务,每小组选择一个任务,小组内同学扮演不同角色来交流。

四、课堂总结

1.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学会正确的口语交际。态度诚恳礼貌;讲明设想,说清目的;做好预案,从容回答。

2.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注意: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五、布置作业

涵涵特别喜欢跳舞,也已经跟着舞蹈老师学习了五年,但她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妈妈怕跳舞让她分心,耽误学习,就给她停了舞蹈课,可是涵涵还想继续学,她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你和妈妈的交流过程。

板书设计

说想法

请你支持我 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30、穷人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穷人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1.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出示课件5】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1.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 渔夫

五、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板书:温暖而舒适 勤劳)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出示课件6】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

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

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并做出评价。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部分(311自然段)。

二、抓住重点,感悟桑娜品质

1.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

【出示课件8】

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2.学生汇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这件事很令人感动。

3.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2)师过渡: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略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桑娜的内心矛盾。这就是忐忑不安。那谁能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读出来呢?

【出示课件9】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指名朗读(34人) 注意读好省略号,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桑娜善良)

①同学们,你们从嗯,揍我一顿也好!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宁可也来说一说吗?

②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板书:非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这样做)

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如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她真是太善良了。(板书:善良)

(4)小结:说得真好,善良的本能促使桑娜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宁可挨揍,也要抱回那两个孩子;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5)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读出桑娜的美好品质。谁能通过朗读把桑娜的善良读出来呢?(读好重点词) 指名朗读(23人)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6)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板书:乐于助人)

三、细品对话,体会渔夫心灵

1.提出学习要求: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至课文结尾处。思考: 渔夫具有什么品质?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把有感受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3.教师点拨、指导。

(1)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渔夫很善良)从哪里体会到的?把相关的课文读出来吧!

(2)生读: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问:熬是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

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

你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将来会更苦,他想到了吗?(肯定想到了,但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①这个决定是轻易做出来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10】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但最终做出了决定。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②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4.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的心理变化,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心地善良,同时他也非常勤劳。(板书:心地善良)

四、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2.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3.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正侧面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31、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在大家意见不同时,要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学重点

讨论问题时能够态度平和,有理有据地讲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讨论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什么地方遇到过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意见不同怎么办?(板书:意见不同怎么办)【出示课件1:课题】以问题方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中来,积极参与交际活动中来。

二、出示事例

1.出示具体事例,学生读一读。

【课件2】

问题一:春节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

问题缘起: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和隐患。

【课件3】

问题二:要路还是要树?

问题缘起:南方某些城市为了拓宽城市道路,砍掉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这件事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树是值得的;有人认为,这些树已经长了几十年,栽树不容易,树木有利于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应该砍树。发展交通要另想办法。

2. 想一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自由交流。

三、交际练习

1.分组分角色: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先选择本小组要练习交际的材料,然后按课本上的相关方逐一确定角色。

2.每个角色准备好自己的发言材料,准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针对事例,参与讨论,阐述对问题的看法。

4.提示:【课件4】

v 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弯曲,不断章取义。

v 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v 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

(适时板书:尊重别人 换位思考 态度平和 以理服人 有理有据 简洁明了)

四、交际示例

针对事例一的口语交际,出示:【课件5、6、7】

普通市民:我认为春节应该燃放鞭炮,多年来流传下来的老规矩了,再说,如果没有鞭炮声,过年的味道就没有了。

环保局局长:我认为不应该放,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烟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广大市民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另外,烟花爆竹燃放后还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消防队员:每年都会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所以为了安全考虑,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眼科医生:每到春节期间,我们眼科都会接收一些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有的相当严重,个别会失明。我的看法是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环卫工人:燃放以后,纸皮到处飞,好多的烟花箱子、筒子很难清理,也看见有着火的现象。

鞭炮厂工人:我们对燃放烟花爆竹不支持也不反对。我们考虑的是我们的饭碗问题。如果能给我们安排好其他出路,不至于让我们自谋生活的话,我们也不支持燃放烟花爆竹。

把具体事例摆在眼前,交代问题的缘起,使学生意识到这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

分角色,准备发言材料,积极参与。要切实把自己定位成新的角色,想一想,在这个新角色的人会怎样想怎样说,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出示口语交际的事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按照交际的正确方法去和不同身份的人交流,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课堂总结

1.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千万不要因此而生气,仇恨别人。

2.要静下心来,学会换位思考,态度平和,以理服人。

3.课下围绕小学生该不该上网与同学练习口语交际。

板书设计

意见不同怎么办

尊重别人 换位思考

态度平和 以理服人

有理有据 简洁明了

32、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这次习作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自己创编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同回顾了刚刚学过的三篇课文,也就是说三个虚构的故事,让学生真切感受虚构故事的特点,为自己的创作做准备。然后学生自读三组环境和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去展开联想写作文。在这个环节,我做了较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注意到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等,这样学生的联想才切合实际,编写出的故事才有可能吸引人。这些地方做的比较到位,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对教材提出的写作时让学生尝试写环境,以及写心理活动的建议没有落实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时地予以补充。

教学反思2: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每个同学都能开口讲话,懂得了要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该怎样去说。

在教学中,学生练习交流和教师指导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分组练习时间不够用,很仓促。今后在教学中一定做好预案,充分考虑好时间因素,合理分配。

33、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主题聊聊书法,重点是学生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做到有条理的表达,同时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这次口语交际是本册教材该板块内容的最后一课时,出于它在本册教材的地位和可操作性两方面考虑,我设计了两个课时。

课前我就确定了交际话题,明确交际要求,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并分小组完成任务。我自己也对五六年级四册书本有关书法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汉字知识的内容再次进行梳理整合,以备上课时作为知识巩固和补充,同时我也对本册教材口语交际板块的训练要素罗列在一起,以此作为本次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

在导入时,我国粹一话题引入到书法,并试问学生对书法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都说看不懂,我追问为什么看不懂,学生反馈很多字压根都不认识,于是对我就顺势将自己的整理的汉字字体演变的知识进行补充(其实该部分内容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板块已学过,只是大家印象不深),进而引入到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一些故事吗?),可能课前准备充足学生很快就能在讲台上分享王羲之入目三分的故事,柳公权由炫耀书法碰壁到虚心拜师求艺的故事,还提到欧阳询、赵孟頫、颜真卿等楷书名家,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将书圣王羲之,以及中国四大楷书名家的代表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评价,正好在本单元学习时我让他们积累了一些关于评价艺术类的四字词语,学生很快就能够联系起来,这一点比较令人欣慰

34、故宫博物院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故宫博物院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 运用寻读法、面试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2. 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

3. 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览路线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暑假里,国庆节,很多同学都出门旅游了,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老师在暑假里去了一趟贵州,这是我游览的路线图。我从成都东站坐高铁到达贵阳市,当天游览了市区的甲秀楼和黔灵公园。第二天驱车往东北方向,游览佛教名山梵净山。第三天往东南方向,去感受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然后向南参观了千户苗寨,这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品尝了那里的长桌宴。然后西南到达有地球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大小七孔,最后一站游览黄果树瀑布,回到贵阳市。在这张简易的路线图上有景点、线路和方向,我还标注了起点。我了解到国庆节很多同学没能出远门,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去北京参观故宫,大家齐读课题。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走,我们出发了!

二、学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一

1. 播放故宫视频,欣赏了这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走进去一睹它的美,但参观前我们需要设计好路线图,这样才能玩得更有意义。请大家读第一个任务。

2. 为完成这个任务,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自读提示一,再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生读。

3. 谁来分享这四则材料所讲述的内容,生汇报。那哪几则材料是我们画路线图所需要的呢?生答,师板书(一 景点 三 出入 四 平面图)

4. 为了画出路线图,我们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请大家读自读提示二,给大家一个建议,可将材料一和材料四结合起来阅读,每读完一段,就圈出景点,然后在材料四中找到相应的景点,这样故宫的整个布局就装进你的脑袋里了。学生五分钟后汇报自己提取的信息。

5. 提取这些信息后,大家可以画路线图了,路线图上应该画出什么呢?(板书:景点 线路 方向)出示ppt,现在用两分钟时间画出路线图。谁先来给大家介绍你设计的路线图,最先尝试的同学离成功最近哦!(通过你的介绍,我非常明确我的游览路线了,谢谢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路线?)

6. 我们完成了第一个阅读任务,回顾一下我们的步骤和方法。第一老师先让大家明确了阅读任务,然后迅速浏览全文,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再仔细阅读局部,最后画出了路线图。又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三、练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二(迁移)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完成第二个任务,时间8分钟,开始。每人先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谈)

2.老师小结: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再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完成阅读任务,这是我们要掌握的阅读策略,也是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语文要素。

故宫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它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我们下节课再来感受它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阅读步骤: 阅读方法:

1. 明确阅读任务 寻读法

2. 快速阅读全文 面式阅读法

3. 锁定相关材料 跳读法

4. 仔细阅读局部 提取关键信息

5. 筛选相关信息

6.完成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阅读步骤和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方法肯定是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需要在学习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中再不断地运用。之前在磨了课后才发现其实应该选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然后把这个有目的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再借助后面几篇课文来反复运用,这样就能达到融会贯通,按照教材编排来说,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应该用来练习的。

这篇课文是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这是部编版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第一次是三年级上册,教学生会猜测,第二次是四年级上册会提问,第三次是五年级上册教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这种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是以前北师大版没有的,在教这样的单元时我思考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安排这几个阅读策略单元?2.这几个单元与其他单元是什么关系?3.其他单元不教阅读策略吗?思考了这些后,我明白了这个单元重在通过课文教方法,所以教学方法上不同于其它单元,不能按照常规课文那样解决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那样的流程来上。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课上我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寻读法、面式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遵循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规律。

这个单元的教学强调不让学生提前预习,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习得方法,然后实践迁移。路线图听起来简单,但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发现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学生拿到四则材料非常陌生,对于画路线图无从下手,要么照搬材料四的平面图,这样其实就违背了通过课文来教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这一初衷。下次遇到没有图的材料就会束手无策。所以我采用出示贵州旅游路线图的方式导入,让学生明确简易的路线图是怎样的,再进入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与其它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课文需要反复、多次地阅读。为了体会不同的阅读目的下阅读材料选择的不同、阅读方法选择的不同,课文的学习就不能一次完成。学生每带着一个目的阅读,都需要再回到课文中,选择各自对应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任务。所以这堂课有两个阅读任务,每次方法会不同,而且完成第一个任务出现了两次自读提示,都属于带着不同的要求在读。

35、口语交际:演讲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演讲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一:

1.演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因此要密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会写演讲稿,并学会一些演讲的技巧,做到学以致用。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方设法地从细节入手,给他们指明方向。

2.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种形式。在这情境里,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担负不同的角色。其次,围绕演讲引导学生点评,让他们发现演讲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便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教学反思二:

一次精心准备的演讲比赛是给学生一次历练的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讲台上自信地演讲,是学生知识结构、语言表达、心理调适、肢体语言、仪表礼仪等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展示,绝不仅仅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展现。本次活动收获多多,让师生都沉浸在了愉悦的氛围之中。

36、咏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咏柳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激趣导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眼前的这幅图,你立刻想到了哪首诗?

2.出示歌咏比赛图片,体会咏的意思。

3.如果赞颂的是梅花,题目可以是;赞颂的是华山呢?

(二)借助图片,感知特点

1.同学们,大家见过柳树吧?谁能跟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再来欣赏欣赏柳树,感受一下它的美吧。

2.(学生配乐欣赏PPT图片。)

二、初读古诗,感受诗韵

(一)借助注释,理解字意

1.柳树可真美啊,在诗人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赶快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诗。)

2.教学妆,与装进行比较,理解意思。(你家谁化妆?)

3.指导书写碧。

3.绿丝绦:根据形旁推测一个字的意思,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大家猜得没错,绦就是用丝编成的带子。指导书写绿丝。

4.指出丝绦、剪刀的意思,改写诗句,感受押韵。

三、品读赏析,体悟诗情

(一)换词比较,感受碧字的精准

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图片,观察观察这棵柳树,关注它的颜色、样子,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无论是古人写诗,还是我们写文章,都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贺知章在写柳树时也不例外,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哪几行诗写出了柳树的特点?

2.碧是什么意思呢?借助图片,借助工具书理解。碧就是一种绿色,那这行诗就可以写成:绿玉妆成一树高。意思没有改变,怎么样,可以这样改吧?

(二)借助图画,理解万字的涵义

1.学习古诗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借助图画。有一位同学不仅看图理解,他还根据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画了这样一幅画。

(出示图画,柳树只有八根枝条。)

2.有很多词语、诗句中都带有百、千、万,这样的词语、诗句并不表示具体的数字,只表示数量多,明白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下面这些词语

生齐读:万水千山、万家灯火、千军万马、千言万语、百里挑一、百花争艳。

3.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这些诗句体会体会。

出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

(三)品析比较,体会比喻的妥帖

1.同学们,你们再读一读这首诗的后两行,有没有发现哪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裁和剪。

2.同学们,剪是一个形声字,下面的刀是形旁,表示意思。说到刀呀,生活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比如水果刀,菜刀,小刀,大刀,为什么不能说二月春风似菜刀或者二月春风似小刀呢?

3.书写剪时,要注意上面的前和下面的刀都要扁一点,看老师写。

(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4.同学们,这首诗同学们不仅要会背诵,还要会默写,大家再多读几遍,同时注意看看诗中哪几个字比较难写,可以重点识记。

(学生练习背诵、默写。)

四、拓展诗句,布置作业。

同学们,古诗中有不少咏物诗,除了今天学习的这首《咏柳》,还有很多呢!大家看这幅图,你想到了哪首诗?出示王安石的《梅花》,寇准的《咏华山》,郑板桥的《竹石》,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咏柳

碧玉 绿丝绦

裁出 似剪力

37、习作:推荐一本书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习作:推荐一本书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说教材

推荐一本书是这次作文的主题,需要大家理清自己作文的思路:首先要确立作文的主题,再合理进行选材,确定文章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可以借由读书这个话题,阐述读书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切入到书本上来,从书本的分类,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来推荐书本,归纳书本简要内容。循序渐进,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突出细节,让大家清晰明确的了解推荐的这本书,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次习作的关键是逻辑思维的锻炼以及语言的使用技巧,巧妙的引起大家的学习共鸣,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场面,成就自我记叙佳作。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好书,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2.能把推荐的书的内容和推荐原因等信息表述清楚。

3.进一步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清楚明白地介绍一木书。

2.通过习作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讲述清楚推荐书本的相关信息。

四、学情分析

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五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目标归纳起来为: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苫乐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培养语文兴趣的最重要的时期,对语言能力的驾驭和习作的技能都会有迅速的提高,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我们上课前先来猜一个谜语: 厚薄大小不相同,世界万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开看,增加知识力无穷。你们猜测它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今天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书,并向大家推荐好书。(师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生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明确内容:推荐一本喜欢的书。

2.思考:要向别人推荐哪些内容呢?.

3.生畅所欲言

明确:要推荐书的基本信息、内容、推荐书中吸引人的情节或者推荐个性鲜明的人物等。

4.什么样的书值得被推荐呢?

5.生自由回答。

6.师总结。

(1) 内容健康向上的、生动有趣的。

(2)语言优美的。

(3) 启迪智慧,教人道理的。

(4)富含科学知识的。

(三)交流选材

1.生分组交流,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

(1)要介绍清楚书的信息、内容。

(2)要说清楚你的推荐理由。

2.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的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3.小组内互评,注意对方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和推荐的书的信息。

4.生确定选材,列出习作提纲。

(四)佳作引航

1.师出示范文。

2.生根据范文,明确习作要求。

3.生独立完成初稿。

第二课时

(一)回顾习作要求

1.师出示小学生必读书目,指名生讲述该书主要内容。

2.指名生说说自己读书心得。

3.师检查生习作完成情况。

(二)赏析优秀习作

1.师出示范文,生自读范文。

2.生学习、点评优秀范文可借鉴的地方。

3.师带领生赏析范文,并积累好词好句。

(三)对照自评

1.师出示问题习作。

2.指名生说一说习作问题在哪儿。

3.师总结问题,指名生试着修改。

4.生按照师总结的问题,对照自己的作文试着修改。

(四)互评互改

1.同桌间交换作文,互相改正。

2. 一读,读出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二读,读推荐的书是否信息全面:三读,读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否清楚明了;四读,读文中的叙述是否激起了你的阅读兴趣。

(五)写作文

1.生根据同桌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下课时上交作文。

六、板书设计

清楚明白 认真倾听

推荐者 打动别人 听众 学习优点

文明礼貌 提出建议

声音洪亮 安静倾听

38、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能用积累的词句表达快乐的心情,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内容。

2.激发写作兴趣,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与了研讨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的思路。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总结了哪些习作技巧呢?

2.小结习作技巧。

先写事情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

再写事情的过程:用先接着然后连接词写清顺序。

最后边写过程边表达心情:注意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板书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评改指导)

二、评改指导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明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及修改方向。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2.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按照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板书:写清楚 写具体 写出愉快的心情)

①读:默读自己的习作。

②答: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的五个标准,一个得一颗★,每增加一个,往上加一颗★。

③评:你会给自己几颗★?

《那次玩得真高兴》评价表

标点正确,没有错字

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

经过层次清楚

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达高兴心情

星级

(2)在大家的妙笔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好玩的活动,看到了小朋友们在玩耍的同时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下面这些活动能吸引你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一下本次习作的具体修改方向吧!(板书:明确修改方向)

(3)结合习作片段,小组阅读、评议习作,并讨论修改意见。

①展示学生习作

那次玩得真高兴

国庆期间,妈妈带我到方特游乐园游玩,这可真是一次快乐之旅呀!

进园后,先是看到过山车。去吧!不去!去吧!哎呀烦死了。妈妈一定要我去玩丛林飞龙过山车。我其实也想去,可是,一看那几十米的下坡,又吓得打退堂鼓了。去的话奖励你一杯饮料。妈妈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我只好同意了。坐上过山车的椅子,工作人员拉下扶手,我双手紧紧抓住,它一点一点地爬上顶峰,我感到整个人飘了起来,一个90度倾斜大转弯。没过一会儿,砰地一声,车子居然到站了。

玩完丛林飞龙后,我决定要玩一个休闲的项目飞跃河谷。我租了雨衣,坐上小艇,冒险之旅又将开始。 刚开始,船开得很慢,突然,船头被高高抬起,吓了我一大跳,接着,我们的小船像滑滑梯一样从高高的地方顺流而下,砰的一声,跳入水中。哗啦啦水花四溅,溅了我们一身。接下来,我们又玩了惊魂之旅开心蛙蛙跳疯狂马戏团

那一次游玩中惊险刺激的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锻炼了我的胆量,真是爽歪歪啊!

②引导:你认为这个过程写的怎么样?高兴的心情写出来了吗?

预设1:习作所写的玩的具体过程不详细,成流水账,枯燥乏味。

预设2:写过山车的时候,没有写出作者激的具体表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比较浅淡,不太吸引人。

预设3:作者的心情应该是紧张、激动到兴奋的变化过程,心理活动的描写侧重应该围绕这一点来写。

③引导: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你会给出怎样的修改建议?

预设1:我建议再多运用一两个描写角度,比如从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角度来写。

预设2:建议将丛林飞龙飞跃河谷两个活动玩的过程和作者的心情紧密结合,把这种心情的变化表现出来。

④展示修改后的学生习作。

那次玩得真高兴

国庆期间,妈妈带我到方特游乐园游玩,这可真是一次快乐之旅呀!

进园后,先是看到过山车。去吧!不去!去吧!哎呀烦死了。妈妈一定要我去玩丛林飞龙过山车。我其实也想去,可是,一看那几十米的下坡,又吓得打退堂鼓了。去的话奖励你一杯饮料。妈妈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我只好同意了。坐上过山车的椅子,工作人员拉下扶手,我双手紧紧抓住,原来怦怦直跳的心这才踏实了一些。过山车开始移动,它一点一点地爬上顶峰。前方高能预警,几十米的失重状态即将来临。该来的总会来的,呼呼呼天哪,我连喊都喊不出来了,嘴巴好像被堵住了似的,耳旁传来呼呼风声,在疯狂呼啸着。完了,失重了!我感到整个人飘了起来,紧接着一个90度倾斜大转弯。救命啊!我要被甩出去了!没过一会儿,砰地一声,车子居然到站了。此刻的我,已经被吓傻,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半天才缓过神来。

玩完丛林飞龙后,我决定要玩一个休闲的项目飞跃河谷。可能刚才太刺激了吧,不然怎么会觉得飞跃河谷这个项目休闲呢?光听名字,也够惊险吧。不管怎样,租了雨衣,坐上小艇,冒险之旅又将开始。哎呀,这船也太慢了。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看着慢悠悠的小船,我在心里抱怨道。跟刚才的飞龙比起来,这船简直是蜗牛啊!不过,正好也可以休息下,我在心里自我安慰着。突然,船头被高高抬起,吓了我一大跳,往上一看,妈呀,这个也很刺激啊,是过海船。只见我们的小船像滑滑梯一样从高高的地方顺流而下,砰的一声,跳入水中。哗啦啦水花四溅,溅了我们一身。幸好有雨衣,不过这从天而降的感觉真爽。 接下来,我们又玩了惊魂之旅开心蛙蛙跳疯狂马戏团一个个翻转、升降让人乐此不疲,一阵阵高呼、尖叫简直震耳欲聋,一个个笑脸、酒窝让人心旷神怡。

那一次游玩中惊险刺激的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锻炼了我的胆量,真是爽歪歪啊!

①引导学生关注例文中的重点语句,适时出示旁批,带领学生欣赏例文的写法。

②引导学生借鉴例文的三个优点:写清楚;写具体;表现心情。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修改的原因:修改后的文字丰富了玩的过程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还有将丛林飞龙飞跃河谷两个活动的惊险刺激,作者玩的时候的心情变化具体生动地写下来,这种情景如在眼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习作片段的具体修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修改方向,同时也欣赏了佳作,拓宽了阅读视野。

三、习作分享

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习作交流分享)

1.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小组合作: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点拨:出示习作评价表及评价提示,供学生交流讨论时参考。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小组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四、佳作赏析

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那次玩得真高兴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范例:

那次玩得真高兴

宽阔的草地上人真多呀!他们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做游戏,最多人玩的就是放风筝了,真是热闹极了。看,风筝的花样可真多啊!有高昂着头的蜈蚣,有飘飘悠悠展翅欲飞的猫头鹰,还有颤颤悠悠展示舞姿的蝴蝶真是数不胜数。

我和爸爸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拿出了崭新的风筝。它是三角形的,蓝色的底,上面有六只展翅飞翔的大雁,还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抱着巨大的风筝,一路小跑到金灿灿的草地上。爸爸就擎着风筝的另一头,高举过头顶。我手拿着风筝的线轴,把风筝线拉得长长的。爸爸高声对我说:你迎风跑,跑得越快,风筝就飞得越高。然后,我们大声一齐喊:三!二!一!爸爸放手的同时,我飞快地向前跑,一边跑,一边转动风筝的线轴。随着我越跑越快,风筝线也越拉越长,风筝慢慢地飞上了天。望着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我想:如果我能变成风筝,也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该多好啊!

忽然,风向改变,风筝猛地往下降,像失事的飞机一样摔下来了。这时,爸爸指着草地一旁的风向标说:注意观察风向标。你应该逆着风向标的方向跑,同时收紧风筝线,这样风筝才能继续飞高。就在风筝刚刚飞起来的同时,风突然也大了起来,我抓准了时机,赶紧放线,快速奔跑,风筝又飘飘摇摇地飞向蓝蓝的天空。望着又一次飞高的风筝,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放风筝,我玩得很尽兴。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不仅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随机应变。

总评:小作者重点围绕放风筝时展开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把激动、兴奋的场面描写清楚具体,抒发了自己放风筝时内心的喜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

1.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2.把誊抄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听听同学的感受和建议。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次习作,大家学会了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下来,能写出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我们结合老师的指导,学习了一些评改作品的方法,通过修改自己的习作,让自己的作文更能打动人心了。让我们把这种好习惯保持下去,让我们每一篇作品都精彩动人!

【板书设计】

39、司马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司马光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司、庭。

2.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用词特点,朗读气断声连之感。

3.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单音节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语及句子的理解,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什么不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请看画面快速猜成语,《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闻鸡起舞》《凿壁借光》,这样的故事都是祖先记载下来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和我们的语言不一样,我们的书面语言就叫现代文,古人的书面语言称之为文言文。

比如:1.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4.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或者说:哪位同学愿意把司马光这三个字认真书写在白板上?)

强调:司马光的司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关注半包围结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第一笔横折钩,第二笔的横要稍稍出头一点,口的起笔在框的外面,要写得稍扁一些。师强调司是平舌音。)

5.同学们,司马光姓司马,司马是复姓,名光。齐读两遍课题。

6.关注题目右上角的①,是注释,所以学懂文言文,必须借助注释来理解。

二、整体感知,初识古文。

1.让我们坐上历史的车轮,一起穿越到900多年以前,和古人一起走进文言文,请大家翻开课文,捧起书来,听老师读。

同学们,古文读时需要声断气连,看着屏幕,跟老师读。

1. 教师逐句领读,点名读,光持石击瓮破之较难读,点名读,开火车读。

3.请同学们自由把文言文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停顿读对了。

4.(逐步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节奏感与意蕴感)谁愿意读一读,同学们听听他是否把文言文的字音读准了,把停顿读对了。点名两三个同学读,齐读,不同形式的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文。

1.看图悟意。

(1)同学们,你读懂它的意思了吗?(课件图片)群儿戏于庭。 这句话中讲到了谁?(群儿)

在干什么?(玩耍)强调戏是玩耍。突出戏读一读。

在哪里游戏?(庭院)讲授庭的写法。

如果是戏于林呢?戏于田呢?如果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呢?

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有什么发现?(1.文言文单字成词,现代文双字成词,所以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2.还可以调换词语的顺序理解文言文。)

生读一读。各种形式的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师:孩子们,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2)正当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

(课件图文结合)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不同形式读,读出着急的语气)

(3)释义:登爬,讲授登的写法,和凳区分,教师相机解释瓮(口小肚大的陶制品,缸是瓷制品)。跌摔倒。讲授跌的写法。强调没是多音字。

这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瓮里装了水?从没读出瓮里装满了水。鼓励学生结合图画用现代文表述这句话。

(4)多么危险的情况啊!师相机板书:儿 登 跌 生再读一读。

(5)孩子们是怎么做的?(课件)众皆弃去。(弃:丢下。去:离开。)

(6)众皆弃去。这句话讲的是谁?(除了司马光以外的孩子)师:从哪里看出来?---联系下文。

(7)除了掉进水中的孩子和司马光,其他孩子做了些什么?(联想,联系前文的学习方法。)他们管掉在水中的孩子了吗?在他们非常慌乱的时候,谁站出来了呢?(司马光)司马光做了什么?光 持石击瓮 破之,持石击瓮 拿着石头砸瓮,破之打破瓮,之指代瓮。引导学生说出句子意思。

师:同学们,这就是故事的经过。

(8)司马光在关键时刻采取了机智的做法,和前面的 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哪一句写得最为精彩呢?板书:(光 持石击瓮 破之)(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

(10)你知道司马光是怎么救下伙伴的吗?(光 持石击瓮 破之)学生试着演一演。

(11)他就是这样救下伙伴的:(光 持石击瓮 破之)

(12)结果就是----儿得活。(读出高兴地语气)(被

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同学们,文言文的意思明白了,读其来会更有韵味,放声来读一读吧!(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读出了古文独有的韵味和感情,也可带上动作。)

2.读文想画面。

(1)默读古文,边读边想象故事呈现的画面。

(2)交流我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中国电信吧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做成了精美的电

话卡,又名击瓮救友。让我们用文言文来讲述画面的内容吧。

3.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

师:全文只有短短两句话,30个字,可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却好像发生在我们眼前,大家交流体会一下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有什么不同?

1. 简洁明了,字少意丰(言简义丰)。

2. 文言文一个字一个词(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文以双音节词为主。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题。

1. 此刻,如果你是哪个被救的孩子,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周围的人,你又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呢?

(相机总结出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不做危险的事情,懂得保护自己。)

(板书:机智、沉着、冷静 )

3. 这样的孩子,在关键的时刻,危急的时候,没有放弃同伴,能够想办法救同伴,真的是难能可贵啊,这样一种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大家希望和力量。(本单元的主题)。

4.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五、讲一讲----丰满形象。

师:好多同学都能轻松并且读出或背出了古文独有的韵味和感情,正因为司马光自幼好学、天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后来他才成为------

出示课件:(资料宝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二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开始做官。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六、读一读,延生课外。

(一)刚刚我们认识了机敏过人、遇事沉着的小男孩司马光。下面这则文言文,介绍了另一位聪慧过人的小男孩---文彦博。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文彦博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注释】[少时]小时候。[谋]商量。[之]指球。[遂]终于。

1. 借助注释,试着用学习《司马光》的方法,根据意思

读好停顿,在文中画出停顿符号。

2. 你读懂大意了吗?文彦博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玩时,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用文中的原话说出起因,经过,结果。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注释】

●故[ɡ]:原因

●者[zhě]:的梨

【译文】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1. 这段话认为小朋友们从小就要具有什么样的品性呢?

2.请用现代文生动具体的叙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司马光

群儿 戏 于庭 (起因)

一儿 登 跌

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经过)

儿 得活 (结果)

机智、沉着、冷静

40、守株待兔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守株待兔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守株待兔》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结合注释或插图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2.结合注释或插图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或插图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坐井观天》《画蛇添足》相关图片,学生看图片猜故事。

2.点拨:这些故事都是寓言。

3.揭示单元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看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我们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2)引导学生看人文主题:有人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预设:寓言反映生活,告诉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道理。

4.点拨:寓言一般会用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5.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叫《守株待兔》。(板书:守株待兔)

设计意图:从文体和篇章页出发,导入新课,在单元视角下明确课文的学习任务,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

二、夯实基础

1.情境听读

播放情境课文音频,学生先听读文言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点拨: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

(1)出示课文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随后教师正音,全班齐读。

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错误的读音。

(3)随机点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节奏。

点拨:

①宋读sng;耕读gēng;释读sh;冀读j。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为在而身为宋国笑中是被的意思,因此读第二声。

3.集中识字

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宀加木组成宋,可以通过组词宋国来识记。

预设2:耕的本意是犁田、翻地,可以通过组词耕地来识记。

预设3:释可通过注释来理解。

预设4:北加田加共组成冀,可以通过组词希冀来解释。

4.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汉字: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书写。

点拨:

守、宋、其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其的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

株、待、耕、触、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耕的左边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右边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释的左边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收笔比左半部分略低。

(3)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5.文学常识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也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总集。《韩非子五蠹》是其中的一篇散文。所谓五蠹,是指危害国家的五种蛀虫。

三、问题探究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这则文言文。那文中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结合注释或插图,理解文言文中每句话的大意。

2.探究方法

(1)默读文言文,结合注释或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2)小组交流每句话的大意,把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做好小组汇报准备。

(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理解宋人有耕者。

①让学生先反复朗读,理解耕者在这里可以理解成农夫。

②让学生尝试说出本句话的大意。

预设:宋国有一个农夫。

(2)引导学生理解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提示学生根据注释正确理解本句中株走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生活说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

教师相机提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就是兔子跑着,撞到树桩上,折断了脖子而死。

③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话的大意。

预设:农田中有一个树桩。兔子跑着,撞到树桩上,折断了脖子而死。

(3)引导学生理解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提示学生根据注释正确理解本句中因耒冀的意思。让学生在课文插图中找到耒。

②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预设:再次。

③是谁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预设:农夫。

④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话的大意。

预设:农夫于是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捡到兔子。

(4)引导学生理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句子,注意为的读音。

②让学生试着说说本句话的大意。

预设:农夫没有再捡到兔子,被宋国人笑话。

(5)播放情境视频(跟读版),在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说说整篇文言文的大意。先指名说,再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插图理解关键词句、难懂词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每句话的大意,知道整篇文章写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故事结构。

2.探究方法

(1)默读文言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故事结构。

(2)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有疑问的问题记下来,做好小组汇报准备。

(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默读课文,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

起因: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板书: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设计意图: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结构,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选自《韩非子五蠹》的《守株待兔》,这篇文言文虽然语言精炼,篇幅短小,仅39个字,却把故事讲述得很完整。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2遍。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2.查阅资料,了解《韩非子》中的两个寓言故事。

3.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

2.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教学重点】

领悟《守株待兔》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领悟《守株待兔》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回顾,指名背诵《守株待兔》。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整篇故事的内容和结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领悟《守株待兔》蕴含的深刻道理。(板书:守株待兔)

设计意图:指名背诵,检测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导入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领悟《守株待兔》蕴含的深刻哲理。

2.探究方法

(1)默读《守株待兔》,围绕人物行为,体会人物想法,想想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让学生先自学,再小组讨论。教师明确要求。

①农夫为何因释其耒而守株?他是怎么想的?

②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还能碰到兔子吗?他等来的可能会是什么?

③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2)全班交流。

①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宋人为何因释其耒而守株?他是怎么想的?

预设:他希望还能不劳而获得到兔子。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就白捡到一只死兔子,这样的好事说不定会天天发生。

②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板书: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还能碰到兔子吗?他等来的可能会是什么?

引导学生联想:田地荒芜、颗粒无收、一无所获

③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预设: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不过是偶然事件,不会天天发生,而农夫却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靠好运气过日子。

2.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

提问:宋人的行为太可笑了,这样的故事只是发生在宋国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同样可笑、愚蠢的人或事吗?

预设1:有的人考试,没有好好复习,却意外考了好成绩,之后就不认真复习了。因此,再也没有取得过好成绩。

预设2:有的人偶尔买一次彩票中了奖,之后就经常去买彩票,一心想着靠中奖过上好日子。

(2)现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不努力,而抱着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板书:不努力 侥幸心理、靠好运气)

(3)小结读法:读寓言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感悟故事当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将故事和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能更深刻、真切地体会到故事的寓意,并在这一过程中明确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过渡:《守株待兔》中,耕者不努力,抱着侥幸心理过日子。那《南辕北辙》中,坐车人又错在哪里呢?(板书:南辕北辙)

1.探究任务

发现《南辕北辙》中乘车人错在哪里。

2.探究方法

(1)默读《南辕北辙》,想想乘车人错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故事中的乘车人犯了什么错?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预设:乘车人的目的地在南边,他却往北走,这样的话,他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板书:方向和目标不一致 到不了目的地)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行为要和目标一致。

4.比较阅读。

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哪些异同?

预设:

相同点: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不可及的事情。

不同点: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方向错了,还是徒劳无功。

设计意图:迁移运用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在两个人物同与不同的对比中获得启示。

三、课堂小结

小结:从《守株待兔》中,我们发现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日子的。从《南辕北辙》中,我们发现,努力的方向要和目标一致才能有效。

四、拓展延伸

过渡:我们学习了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接着我们来看一则外国寓言。

1.阅读短文:你是怎么看待野猪的?

有头野猪在路旁的树干上磨他的牙齿。狐狸问他,这里没有猎人,一时也没危险来临,为什么要磨牙齿。他说道: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一旦危险降临,就没磨牙的工夫了,那时我就可以使用磨好的利牙呀。

选自《伊索寓言

2.学生反馈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这头野猪很聪明,会提前准备,以应对危险。

3.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在安全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准备来应对危险。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国外寓言,补充学生的寓言知识库,同时引导学生巩固学习寓言要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方法,激发学生从寓言中思考生活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读《伊索寓言》中的两个故事,自己说说其中的道理。

【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 南辕北辙

不努力 侥幸心理、 靠好运气 方向和目标不一致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到不了目的地

41、三年级下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学说课稿课案

三年级下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教学说课稿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举办趣味故事会,激发学生讲童话故事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3.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课前指导学生选择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熟并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举行一场趣味故事会,谁讲的故事最好,将被评选为故事大王。

二、小组故事选拔赛

1.明确比赛规则;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注意:有趣的内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如: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

2.小组交流,推选代表。

3.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评说。 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评价反馈,表扬总结

1.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2.请优胜小组或个人总结获奖原因。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

请大家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

板书设计: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注意语气

加上手势

教学目标:

1.通过举办趣味故事会,激发学生讲童话故事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3.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课前指导学生选择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熟并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举行一场趣味故事会,谁讲的故事最好,将被评选为故事大王。

二、小组故事选拔赛

1.明确比赛规则;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注意:有趣的内容想想如何突出趣味性,如: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加上适当的手势。

2.小组交流,推选代表。

3.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评说。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评价反馈,表扬总结

1.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2.请优胜小组或个人总结获奖原因。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

请大家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

板书设计: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注意语气

加上手势

42、清明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清明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一、文本解析

《清明》是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清明节景象的诗歌。诗人漫步郊外,遇上细雨纷纷,内心十分凄迷。而后,他问牧童酒家何处有,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遥指杏花村,这一遥指把人直接引向了那个杏花烂漫的村庄。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魂酒牧三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清明》。

3. 了解古诗大意,知晓古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清明》。

难点:了解古诗大意,知晓古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1. 引出节日。

播放《传统节日》童谣视频。提问:童谣里都包含了我国哪些传统节日呢?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就与其中一个节日有关。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 交流资料。

(1)课前老师在翻转课堂里布置了作业,让大家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2)学生交流。

4. 再读题目。

带着你们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播放生动形象的《传统节日》童谣视频,不仅温习旧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自然巧妙地引出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前布置作业,分享资料,有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二)划分节奏,读出诗韵

1. 读通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朗读古诗,师生及时正音。

2. 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

(1)师范读。

(2)小结读法。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及时指导。

(5)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应该彰显朗读的作用。本环节通过自由读、范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读出节奏和语调的变化,为下一环节理解诗意做好铺垫。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 理解诗意

(1)我们学古诗,还要了解古诗的意思。在《清明》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呢?

(2)教师向学生平板推送资料包,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2.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汇报。

小组结合关键词、看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看画面等方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教师相机指导。在理解杏花村时,教师通过古代诗人描写杏花的句子启发学生想象,感受杏花深处的村庄的美丽。又通过诗人找到小酒馆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运用学法自主学习,汇报学习成果的方式展开学习。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四)联系背景,体悟诗情

1. 介绍诗人生平及写诗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他很有才华,从小就关心国家大事,有着振兴唐朝的远大理想。可惜由于各种原因,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他就把心中的悲苦交给小酒馆,喝酒成了他治疗内心伤痛的方法。清明这天,诗人远离家乡,独自走在雨中,心中的愁苦无法消除,忍不住又要找一个酒馆大醉一场了。

2.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教师总结

1. 出示其他描写清明的诗词,学生自读。

2. 引导学生课外积极收集诗词。 课后也请同学们收集更多有关清明的诗词,上传至班级圈,和大家交流、分享。

3. 古诗新唱。(播放音乐,学生跟唱。)

4. 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清明》

雨纷纷

情 欲断魂

景 问酒家

杏花村

43、腊八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腊八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腊八粥》微课教学设计

(共两课时)

设计思路:

《腊八粥》课文比较长,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我主要选取了两个训练点:一是小练笔,仿照1自然段写自己喜欢的食物;二是体会详写的部分,抓住八儿的言行以及对于腊八粥的细腻描写,体会腊八粥的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同时感受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对亲情的眷念。

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理清文章脉络及分清主次,我主要在第一课时利用预学单,让学生自学,然后直播交流。在这里只展示预学单,教学设计略去。(文后附《预学单》)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学会生词,完成预学单。

教师:设计《预学单》;搜集腊八粥的图片、课文朗读的配乐《风中的蒲公英》;做好课件。

第一课时 品腊八粥,用真情摹写

教学目标: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种喜爱的食物。

教学流程设计:

一、品腊八粥的简述,由表达悟美好。

1. 出示腊八粥图片,引出课文简述腊八粥的部分。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幅图片最想做什么?哈哈,我猜就是想喝粥。作家沈从文的文字也能带来这画面给我们的感觉,你信不信?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l),白糖,花生仁(rn)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tu)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2. 抓住重点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1)请你默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简述腊八粥的食材、做法和味道)

2)在了解段落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咱们就可以好好琢磨语言了。请你边读边思考,看看哪些语句描写得最有味道,把最喜欢的部分勾画出来,并在自然段旁边批注出你读懂的内容。

3)师生共同交流。

A.出示: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朗读一下这句话,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老老少少见到腊八粥都会生出甜甜的腻腻的感觉。)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抓住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体会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被腊八粥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吸引着;谁不是,一个反问,就再次强调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已经深入骨子里。

这样风趣俏皮又亲切的语言让人倍感生活的温馨,一下子把我们拉进他们的生活里,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由此展开。

B 出示:

把小米,饭豆,枣,栗(l),白糖,花生仁(rn)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tu)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请你读读这句话,看看作者从什么角度简述了腊八粥的样子。(看、闻、品)作者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又是怎么喝的呢?

抓住糊糊涂涂、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闻着、何况是、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词语,感受人们急切想喝腊八粥的样子。这描写有声有色有味,热气腾腾。你再来读读它,想象腊八粥的样子。

现在你们再用心读读这个自然段吧!也可以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关注老师的公众号,在里面看打开这课的链接再听听录音。先按下暂停健吧。再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学生读课文。

3. 对比腊八粥的描写,悟语言表达与写作目的关联。

出示老舍《北京的春节》中的腊八粥的描写与1自然段对比读: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北京的春节》老舍

请你分别读读这两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两段话的语言表达都亲切、通俗。老舍语言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他非常自然地运用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而沈从文的腊八粥呢?语言更多了些风趣、俏皮,他重点描绘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有更浓郁的生活气息,感觉这粥回味无穷,情意绵长。

看来,写作目的不同,选材的角度和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同,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不同。

二、慢忆生活,摹写中见温情。

1. 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共同总结写法。

A 段落结构要鲜明。(人们喜欢腊八粥;食材、做法、味道)

B 语言表达要朴素。描写时要用最通俗的话,可以用上当地的方言,让你的文字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写出食物的形、色、味等,融进真正的温情。

2. 回忆自己喜欢的食物,认真写上一段话。可以参考以下思维导图,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

3. 修改、交流。

4. 出示范文,读读后,再次修改自己的练笔:

每逢八月十五,圆月升空的时候,我们这个小城家家户户都会把红糖火烧端上桌。刚会跑的娃娃,手挽手的夫妻,掉没了牙的老人,无论哪个,都会恭恭敬敬地围坐在桌前等着全家人一齐吃。圆圆的,盘子大小的红糖火烧,被厨房里做饭的女主人按照家里的人口数,切成大小约摸一样的角儿,预备着赏月时候吃。棕色的红糖、擀压过的花生碎,再掺上黑白芝麻,赶上家里的媳妇儿讲究,还会配上青红丝,放上少许白面,搅活开,就制成了甜丝丝的馅儿,一点儿不齁人。面皮儿擀起来,包上红糖馅儿,饼外再沾上芝麻,放在电饼铛里那么一烙,从客厅一下子就能闻到那顺着锅盖儿钻出来的味儿。你鼻子使劲儿一吸,心满意足得似乎马上就能咬掉一大口似的。

课后检测:把自己写的这段话读给家长听,让他们帮忙提建议,再修改,誊抄在稿纸上。

44、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好的教师应该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导者,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引路者。口语交际课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课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师课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识水平等。本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自己的鼓励技巧,充当引导者、把握者和参与思考者,把课堂分成三个阶段:问题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师生共同思考评价,达到了培养思维的目的。特别是教师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给出最优答案而只给予普遍鼓励的办法,让每位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克服课堂出现只限于优生施展才能空间的弊端,也给学生的后续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评价是比较高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师生共同思考、评价的方式,把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学生思维的成长特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5、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请教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材解析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三上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受到熏陶。而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也安排了请教这样的主题,看似常见常用,实则用意深刻。无论是请教者的有礼貌,找时机,还是被请教者的耐心帮助,细品之下都极为契合单元主题。

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第一,以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境为载体,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同时也示范了该如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教材呈现了请教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在别人方便的时侯请教;在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不管别人能否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第三,教材中还出现了两个小贴士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理念目标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对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充重了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更加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注重交际 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采用多元互动等手段,将情境教学与本课口语交际的训练点相依相映。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写上平时有困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识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这一节课,既高兴又紧张。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放松一些吗?

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真是信心倍增,看来啊,以后我得多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请教。(板书请教)

【设计意图】

从导入环节入手,先用上课十分紧张这一个正在发生的情境,向学生请教,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之中进入到请教的情境之中。再以此为契机引入本课教学。这样的导入将会创建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点燃孩子们的交际热情,调动了他们交际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情境一:问路,请教要有礼貌。

1.视频出示:我们班最近新转来一名插班生,叫小颖,可是她来学校的第一天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在哪儿。

2.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颖,该如何去向别人问路呢?

(指名孩子练习。)

3.如果小颖向你请教,你该如何帮助她呢?

4.小结:请教别人要做到有礼貌。

【设计意图】

问路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的交际情境,通过这种简单的情境,让孩子展开交际,再由请教中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注意事项礼貌入手,来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

情境二:做游戏,请教需说清楚。

1.视频出示:元宵节的活动中,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猜字谜的游戏。

2.小康遇到了一个很难的字谜,他怎么都猜不出,他应该怎么样请教别人呢?

3.同桌练习,教师相机指导:请教的时候要说清楚问题、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无论别人有没有能够解答你的问题,都要道谢。

【设计意图】

元宵节猜字谜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活动,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三年级口语交际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领会别人说话的要点。当孩子们把自己代入情境中后,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现,在请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话说清楚,说清楚请教的问题,别人才知道你需要请教的是什么,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在请教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道谢,这是孩子们已经养成的习惯。但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有时别人尽了力但没办法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应该礼貌道谢的。

情境三:师生合作表演,请教要找时机,会追问。

视频出示:第二节是数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跟同桌争执了半天,也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怎么办呢?

练习请教老师。

师生合作表演:老师在办公室打电话,你会怎么请教?(引导学生发现请教需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别人时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

4.师:如果数学老师不在办公室,你怎么向她请教呢?(引导学生明白,请教不只有当面请教的方式,还可以有打电话、写留言条等。)

5.小结:原来向别人请教还有这么多学问。

【设计意图】

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同学有争执,需要老师判定答案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样熟悉的情境会让孩子更乐于表达。

孩子在尝试请教中,将会进一步了解请教的方法:例如请教的对象不同时,语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例如被请教的对象有可能出现没时间、不方便等情况,那么学生就会得出结论:请教也需要找合适的时机。

在师生合作表演时,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难题,引导孩子们发现:当我们请教别人时,要在别人方便的时候,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追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解决问题。

三、回归生活,练习请教。

情境四:小组合作,再练请教

视频出示:小明周末回家,又遇到麻烦。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借走了足球,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小明应该向谁请教?怎么请教?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教材上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创设情境 :小辉借东西不还。让孩子思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同学之外还可以是谁。

通过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际中来。在交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改进之前交际中的不足,提升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四、小结延伸。

1. 教师小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请教了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别人,也别忘记了请教别人,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更别忘了我们同时也要真诚地帮助向我们请教的人。

2.齐读顺口溜。

【设计意图】

小结时总结请教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方便他们把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链接。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请教不是单方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别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助人。这也恰好契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美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请教

有礼貌 讲清楚 看时机 会追问 多方式

46、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请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为生活实际服务。所以,在教学时,我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编故事,演故事。我把生活中的场景搬到教室,为交际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在轻松的活动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口语交际的教学我做得很好,时间把控得也还不错,比以前有进步了,只是缺少了学生提问环节,课后学生们都来找我提出自己疑问,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教学缺少了互动,以后就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我还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提高自己。

47、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一、导入

1.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历史,历史人物故事浩如烟海。这些故事你知道吗?大家还读过哪些历史人物故事?

2.最近我们接触了不少历史人物故事,精心治邺的西门豹、不取道旁李的王戎、凿壁偷光的匡衡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我知道,课外大家也读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班级故事会,来讲讲那些历史人物故事。

二、梳理要求

1.怎么讲好故事呢?说一说。

2.课本中也给我们带来了好方法,大家读一读。

3.有哪些好方法?

交流时随机指导:小卡片小卡片小卡片上要写什么,主要内容要讲得绘声绘色,模仿人物的动作、语言等。

4.看一看,视频中的同学有没有给你启发呢?

5.出示好方法。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推选课前挑选出的故事大王为大家讲故事。讲故事的同学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同学。听故事的同学认真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听完后有礼貌地提出你没有听明白的地方或是提出你的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

2.班级讲故事比赛

3.颁发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

4.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

48、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这节口语交际我利用学生对本单元熟悉的故事作引入,因为刚刚学完的课文,印象深刻,更容易让学生打开话题。用本单元的课文中主人公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打通了孩子学习的脉络,实现了由读到说的过渡,体现了学习的衔接性,推进了单元的整体教学。在整个课堂上我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大胆地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展示给大家。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比较自然,能引导学生对讲故事的同学进行中肯的评价。但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我没能作出示范作用,学生虽然完成了讲故事的任务,却缺少故事味。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课前布置的任务,即收集一些历史故事,但还存在小部分同学由于没有材料只在课堂上充当聆听者,没有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

49、口语交际:安慰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口语交际:安慰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

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

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视频

教学设计

一、巧设情境,引出安慰

师:同学们,今天看到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戚老师心里非常紧张,此时此刻,你们能说点什么让老师不这么紧张吗?

师:谢谢孩子们,有了你们的鼓励和安慰,老师的心情平静多了,谢谢大家。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跟戚老师一样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什么呢?安慰。

一位名人这样说:安慰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安慰是医治心灵的良方。今天,咱们要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让我们学会安慰。(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课本中第一个小男孩说的话)(出示课件3)

师:故事中的小男孩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他?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板书:主动关心)

预设A

生:小峰,不要难过了,运动会上难免有意外发生,你不是故意摔倒的,比赛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与了,并且付出了努力。(出示课件3)

师: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我想此时小峰心里会舒服一些。(板书:表示理解)

(你鼓励无疑给了小峰极大的安慰)(板书:鼓励)。

师: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小峰的真诚,只有真诚,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板书:真诚)

小结:通过这么多同学和老师的安慰,此时小峰的心里会怎么样?

三、出示情境,学生练说

1.出示:(出示课件4)

(1)我不想搬走,不想离开好朋友。

(2)我特别喜欢这块表,丢了好心疼啊!

师:上面两种情形,你要如何安慰别人呢?请任选一个你想安慰的对象进行小组内讨论。

2.请生表演,练习说话。

四、交流烦恼,强化方法

1.当堂抽取学生课前写下的烦恼纸条。

2.针对学生烦恼的问题,其他学生给予安慰。

3.被安慰学生谈谈心情的变化。

五、主题拓展,情感升华

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的旅途并非都是坦途。安慰,如同涓涓细流,会滋润我们的心田。捧出一颗心来,送上我们真诚的安慰,我们就会快乐起来。(出示课件5)

让我随着音乐,一同感受安慰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力量。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50、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绝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杜甫的《绝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意境开阔的自然美景。古诗里面对仗工整严谨,有近有远,有虚有实,一迎一送,读起来非常有意思。本课的字词重点是想通过看图、甲骨文、书空等形式趣味学习。难点想通过有感情朗诵古诗、趣读古诗、吟诵古诗、背诵古诗多种方式来理解诗句,感受诗歌的大气明丽的画面美。

教学目标:

1 .多方式认鹭鹂等字,会正确写窗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

1.什么是绝句?

2.了解诗人杜甫。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本环节设计主要让孩子初步了解题目中绝句是什么,初步了解诗人杜甫。】

二、 趣味识字,读准字音

1.看图识字,读准字音:黄鹂 白鹭 翠柳 泊船

2.观看甲骨文、小篆猜猜这是什么字:

鸣 鹭 流 绝

3.重点指导书写:窗 。

主要通过观察大篆、小篆的窗字,让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字?接着让孩子观看古今的窗户的图片,再读一读窗字,最后师生书空学习窗字。

【这环节主要想通过观图识字、寻根识字、书空识字等多方式学习本课生字,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也初略了解中国汉字来源】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送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朗读古诗,教师正音。

【将生字宝宝带回到古诗当中,考查学生能不能读准字音,正确朗诵古诗。】

四、多形式读古诗,感受古诗画面美

一)趣读古诗,了解诗意

1.对对子 : 天对( ) 雨对( )

红花对( ) 白天对( )

2.趣读古诗,理解诗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学生自由发言,随机指导,点到为止:

预设A:两个一行相对,都是数字。

B:门和窗相对。

C:黄鹂和白鹭相对,都是鸟类。诗歌里面还有哪些颜色呢?师:这么多清新的颜色相映衬,色彩清新明丽。谁来读读这早春的美丽景色呢?指导朗读。

D: 千秋雪万里船相对。

这里教师可以配图稍作解释,简单理解一下诗意:千秋雪是千年不化的意思,窗外西岭山上积雪仿佛千年不化,巍然屹立在那里;门外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一远一近,画面非常开阔呀,谁想读读这两句诗?指导读出画面美。

E:西岭和东吴相对,都是地方

二) 情感吟诵,体会诗情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杜甫的这首诗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千秋雪﹑万里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远处千年不化的高山积雪,万里归来的船只,构成一幅意境开阔的风景画呀! 让我们有感情吟诵这首诗吧?

平仄吟诵古诗。师范读,生练读,男女赛读。

三)配乐背诵,积累古诗。

这么美的诗,你们把他记在心里了吗?

【这一环节主要想通过趣读古诗、吟诵古诗、背诵积累古诗等方式以读促悟,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师指导点到即止,主要让学生有感情读诗,从诗歌中感受画面美就可以了。】

四、拓展延伸

拓展赏析另外一首含有对子的古诗。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拓展相关的古诗让学生加深对对子的理解,加深对古诗画面美的感受。】

51、景阳冈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景阳冈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简析】

《景阳冈》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本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第2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结合课后训练题来看,目的在于让学生继续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为迁移学习略读课文做铺垫。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些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但对于本课文白杂糅的语言,学生阅读起来仍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2.能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资料,揭题导入

1.导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这节课让我们再来走近另一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看看又有怎样的精彩故事。

2.出示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阅读并初步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揭示课题:武松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人称行者武松。今天我们就去景阳冈认识这位梁山好汉。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冈,强调字音字义。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资料袋,拉近了学生与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距离,让学生对整本书有初步的认识,为本单元整本书阅读做铺垫。

二、猜读词语,扫清障碍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遇到不懂的词语,圈画下来,猜一猜大致的意思,继续往下读,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难懂的词语句子,指导读音,交流猜词语意思的方法。

预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语句的意思。

①梢棒,根据字形结合课文插图猜意思。

②客官印信,根据课文上下文结合图片猜意思。

③筛一碗酒,联系文中店家前后的行为动作猜意思。

④请勿自误,根据字义并联系生活中请勿等词语猜意思。

⑤踉踉跄跄,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猜意思。

(2)出示包含本课三个多音字的句子,请学生读,全班反馈。

预设:针对绰呵泊三个多音字,引导学生根据字义辨别读音。

3.小结:课文选自原著,是原汁原味的古代白话文,所以有些词语句子不太好懂,我们可以通过根据词语特点、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语境或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猜一猜,不用反复琢磨,大致了解意思就行。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课后习题一,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相关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猜测词语意思的方法,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

三、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故事的叙述顺序,完成填空:喝酒( )( ) ( )

预设:第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四年级曾学过的提炼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筛选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成句子。第三步引导学生把句子浓缩为关键词。交流得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2.请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借助填好的图表,回忆相关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把主要内容说完整。

3.小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提炼出关键词,再借助关键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让我们快速地把握古典名著中长章节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整体感知行文线索,是阅读名著的前提和基本方法之一。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二,旨在引导学生筛选主要情节,提炼关键词,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再连词成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聚焦打虎,学习讲述

1.结合课文插图,感知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武松打虎。

2.学生默读6、7自然段,思考:课文写武松打虎是分了哪几步来写的?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老虎和武松表现的语句,再明确武松打虎分了五步来写:先是一阵狂风后猛虎骤然出现;然后猛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三次闪过;紧接着,武松抡起梢棒打虎,却劈在枯树上,梢棒断成两截;接下来,武松赤手空拳,用尽平生力气把猛虎打倒了;最后,武松怕老虎还没死,就用断了的梢棒又打了一回。

3.引导学生再次默读第6、7自然段,找出能体现武松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并作批注,交流对武松的认识。

预设:抓住武松面的老虎时的行为动作,引导学生感受武松的智勇双全。第一处:面对老虎的致命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三次闪避开,可以看出他动作敏捷。第二处:武松是等老虎的劲儿泄了一半再打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武松先防守后进攻,能避其锋芒,十分机智。第三处:从武松赤手空拳,尽平生之力把老虎打倒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武松力大无穷,十分勇猛。第四处:武松怕老虎还没死,用断的梢棒又打了一回,可以看出武松小心谨慎,思考周全,不留后患。

4.练习生动性复述武松打虎部分。

(1)明确复述故事方法,布置小组任务: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这部分的故事。

预设:引导学生回顾四年曾学过的详细复述故事的方法,鼓励学生复述时可以用上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教师做复述示范。

(2)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按照故事顺序,每人复述一小部分,完成武松打虎部分的复述。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在学生展示复述后,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复述能力。

5.小结:通过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和同学们精彩的复述,武松智勇双全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聚焦表达,紧扣关键动作、语句的表达特点,通过品读、复述,体会动作描写的有力、有序,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进而感知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体会性格,评价武松

1.学习第1、2自然段喝酒部分,感受武松豪爽固执的性格。

预设: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再引导学生从武松喝酒时的动作及语言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你休说这话来吓我等语句中体会武松豪爽、固执的性格特点。

2.学习第35自然段上冈部分,感受武松好面子、胆大的性格。

预设:引导学生从描写武松上冈时心理活动的语句中体会武松的心理变化。第一处:从他先是想到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可以看出武松自尊心很强、好面子。第二处:从他转念一想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可以看出他虽有犹豫,但更多的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同时还流露出艺高人胆大的自信。

3.出示课后第四题,让学生读一读,小组内讨论后,再自由表达观点,并说明理由。

预设:引导学生用我赞同的看法,因为我的看法是等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醒学生把看法和理由结合起来。

4.小结: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作品中的人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四,引导学生尝试多角度评价武松,旨在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六、链接原著,拓展阅读

1.推荐学生阅读与武松相关的故事。

预设:给学生拓展武松相关的故事,出示醉打蒋门神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同是武松喝酒之后的醉打,打人与打虎不同,写法就不同,体会语言运用的个性化、准确性、丰富性。

2.结合快乐阅读吧,拓展《水浒传》其他精彩故事和人物。

3.小结:《水浒传》中有108位梁山好汉,他们各具特点,胸怀豪情壮志。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这部中国古典名著,感受更多的精彩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资料,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结合本单元快乐阅读吧板块,推荐学生阅读整本《水浒传》。

七、作业设置

1.向家人讲一讲武松打虎的故事,说一说你对武松的认识

2.阅读整本书:《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英雄人物。

52、灰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灰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师补充: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板书设计

26、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六、作业设计

一、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白桦(hu huā)树  胸脯(p pū)

婉转 (wǎn wān) 面包渣(z zhā)

灰雀 (qu quē) 冻(dng dn)死

二、辨字组词:

散( ) 婉( ) 低( )

跤( ) 惜( )敢( )

碗( ) 底( ) 郊( )

三、补充短语:

高大的( ) 周围的( )

惹人喜爱的( ) 诚实的( )

53、琥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琥珀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吼、脂等15个生字。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4.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难点:

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核心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助读资料:琥珀: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 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根据颜色性状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它的颜色由微黄到微褐色,半透明,容易抛光,主要用作装饰品,可作中药。

二、初读感知

1.听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和被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怒:奴要扁,女的横由重渐轻并上拉,心的斜钩呈弧形,起笔由轻到重。

餐:上下要紧凑,上边要扁小、中间人字舒展,末尾两笔撇短点要长、有力。

辣:辛字要窄、三横都稍向上提、末笔竖变为一撇,束字口扁宽、撇捺舒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科学浓厚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怒吼 挣扎 澎湃 美餐 晌午

推测 埋在 擦拭 冲刷 淹没

2.《琥珀》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品读释疑

1.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2.讨论交流:

(1)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2)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①要有松树;

②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

③形成一个松脂球;

④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3.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文中第一次出现了太阳,阳光是松脂融化的原因,也是形成琥珀的第一个条件,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4.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1)小心一词恰当地写出了蜘蛛捕食的状态,小心翼翼,慢慢地靠近猎物。

(2)文章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蜘蛛的动作?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5.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温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共有3处:①太阳暖暖的照着;

②太阳照得火热;

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照射这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是: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做铺垫。

6.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一词独具匠心,生动地写出了琥珀形成的机缘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走的一刹那,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一起包在里头,促成了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

7.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松脂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两只小虫的惋惜,甚至连老松树都留下了眼泪。

8.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9.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10.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这句话说明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形成琥珀的一个必要条件。

11.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12.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课后第2题)

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苍蝇和蜘蛛同时黏在了一块,然后又一滴滴把两只小虫子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化石。

13.讨论交流:琥珀是怎么而被发现的?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

(1)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写了琥珀的样子:透明可以看见每一根毫毛和它腿四周的黑色圆环;完整无缺好好的躺着,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想象和推测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想象的意思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4.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找到推测的依据。(课后第3题)

科学家的推测

推测的依据

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时间。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树林。

必须是夏天,天气很热,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树林里又高大的松树。

如果不是大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

还在很远的地方怒吼着。

没有海逼近树林,就不能把松脂球埋在泥沙里,渔民的儿子在不可能在海滩上发现琥珀。

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里头了。

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15.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16.讨论交流: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把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把琥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识琥珀。

三、课堂小结

科学小品文《琥珀》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让我们了解到它的科学价值,也描述了生命的突变和渐变。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板书设计:

54、寒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寒食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并不陌生,但相比于春节、元宵等节日,学生对寒食节比较陌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资料的补充,可以让学生了解寒食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初步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自然成诵。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赏析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导入,引出《寒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泱泱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而传统节日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谁能够想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呢?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清明》清明节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景象吧。(板书:寒食)

二、学习古诗名句《寒食》

(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自学宫、侯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侯、候,用组词法:王侯时候区分形近字。

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师指导。

(二)知诗人,解诗题。

请学生自己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

提示: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祭奠、郊游、斗鸡、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师: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1.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句作标记。理解春城、御柳斜、汉宫、五侯、传蜡烛等词语,大致梳理诗歌内容。

2.展开想象悟诗情。让我们走进长安的春天,看看那里的景象吧: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御柳斜)

飞花:飘扬的杨花。御柳斜:皇家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动。

(1)飞花是种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

生:落花纷飞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柳絮、杨花飞满天的场景。

师:我们还学过描写杨花的诗吗?其他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生: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生: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生: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师:刚才同学想出的《春赋》和《晚春》里面,描写杨花也用到了飞字。

这几首诗中的杨花都是飞起来的,我们见到的杨花、柳絮什么情况下才会飞起来?

生:刮风的时候。

师: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不说落花而说飞花,其实就是在写风。

(2)诗句中的无处不飞花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来表达呢?

这双重否定的句式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3)御斜柳写出了柳树怎样的姿态?

生:柳树的枝丫随风飘动

生:风都把柳树的树枝吹斜了

师:谁能想出几句诗句来形容一下春天的柳树?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扶堤杨柳醉春烟。

生: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3)你能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沐浴着这样的春风,美美地读一读吗?

师播放飞花视频配乐,指名读。

3.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三四句。(板书:蜡烛轻烟入)

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止火烛,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点燃烛火。

轻烟入:袅袅炊烟。整句话的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

4.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你能想象一下此时这些王侯贵族、重臣之家正点着蜡烛做什么吗?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说说。

(1)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重臣们在吃着山珍海味,饮着仙露琼浆的样子。

(2)我仿佛看到他们饮酒作乐、欢天酒地的样子。

(3)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开怀大笑的声音。

5.而此时,民间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寒食节的呢?

(1)他们会禁烟火,只吃冷食。

(2)他们会穿着粗布麻衣,可能会祭扫、踏青等。

(3)还可能会在家悼念介子推。

6.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你会有什么感受?

(1)我会非常气愤,凭什么百姓要吃冷食,禁用火,过寒食节,而皇宫里却灯火通明?

(2)这简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腐败政治强烈的讽刺!(板书:讽刺)通过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状的不满。

向学生介绍讽刺手法: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

(四)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理解,想象着这样的画面,融入这样的感情来读一遍吧!会背的同学可以试着不看书来一遍。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通过学习《寒食》,我们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处飘散着花瓣和花香,寒食节里,强劲的东风吹斜了皇家花园的柳树。天色已晚,皇宫里传出了点燃蜡烛的信息,那袅袅的轻烟也散入了王侯贵族家。韩竑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又通过讽刺的手法流露出对封建政治腐败思想的不满。

师:除了我们刚学完的这首诗,还有那首诗作用了讽刺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呢?

生: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生:《题临安邸》里面有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这是我们五年级学会的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也是用讽刺的手法写出了国家正在面临灭亡而这些政客们还在不停的歌舞。

师:寒食节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令,除了韩竑描写了寒食节,唐代诗人孟云卿也曾经写过寒食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寒食》朗诵音频。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四、课后作业

背诵《寒食节》,每位同学收集一首写传统节日的诗积累在摘抄本。

55、风娃娃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风娃娃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帆船这两件事是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的。风娃娃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一个省略号也点明了风娃娃可能还帮了其他倒忙,留给学生想象空间。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内容,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风娃娃巧妙地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风娃娃的求助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展开合作探究,在充分研读感悟、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和风娃娃对话,帮助风娃娃。最后通过风娃娃的表扬信,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猜谜激趣:云儿见他让路,小树见他招手,禾苗见他弯腰,花儿见他点头。孩子们,猜猜看,他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导入: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学生读题)大家想更多地了解风娃娃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娃娃》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讲述、形象的板画,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风娃娃的距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学习。

二、小组探究,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的智慧果开心地跳入。

(2)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形声字识记哗、秧;熟字比较识记位拉,戴栽,青责;做动作识记使劲一词中的两个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助和秧;编字谜识记责。

(4)课件出示:带有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每个词语都写在树叶上,树叶随风缓缓飘入。

(5)小组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读好使劲秧苗表示责怪等词语。

(6)课件先后出示带有使劲、表示、责怪等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巩固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读课文的要求,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明确初读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有关风娃娃的情境,使原本枯燥的生字词认读变得有趣味,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文,说一说:风娃娃都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

2.学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后交流。

3.你是从哪里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的呢?你最想读课文的哪一部分?相机指名读第2、3、5、6、7自然段,指导读通顺。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了朗读训练。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学生的初读效果,也为精读课文打好了基础。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学生口头填空,课件展示填入的词语:秧苗。

3.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秧左窄右宽。禾的捺变点;央的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起笔。

苗上宽下窄。田字稍扁,横折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这两个生字。

5.小组内合作,书写车、路两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车是独体字,注意观察横笔长短的变化。

车首笔横较短,第二笔撇折的折段写在横中线上,长短比第一横稍短,第三笔横略长,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路左窄右宽。足字旁的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各的横撇和捺的交叉点在横中线上。

6.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特殊的语境中开展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课堂小结,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情境: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2.教师引导学生想:风娃娃高兴极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谁的功劳呢?请学生当小小秧苗,想想喝足了水会说什么。

3.拓展训练,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小小秧苗,表达对风娃娃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此时风娃娃高兴的心情,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出示信函,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求助信,配童音朗读: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啦,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呢?我好委屈呀,呜呜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2日

2.质疑:咦,风娃娃遇上什么烦心事啦?(学生交流)

3.过渡: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帮他吧!可我们怎么帮他呢?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对,要想帮风娃娃,我们就得认真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封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学生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1.过渡: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自由读,想一想:在田野里,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人们喜欢风娃娃,因为他吹动了风车,让水飞快地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3)课件出示句1: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

①引导学生品读:风娃娃是怎样吹动风车的?

②演一演:指导学生做一做深深地吸使劲吹的动作,指导读好这句话。

(4)课件出示句2: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①引导学生品读:秧苗为什么笑着不住地点头?

②师生合演。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秧苗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3.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

6.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1)学生交流:在河边,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并说出理由。

(2)课件播放船工拉纤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

船工们为什么要感谢风娃娃?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

(3)边看视频,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要在读中体会。

(4)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船工,会对风娃娃说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7.指导学生默读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在第5~7自然段中,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想一想:如果你就是伤心的孩子、来收衣服的人、那棵折断的小树,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5~7自然段。

设计意图:围绕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先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由扶到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让学生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三、讨论交流,感悟明理

1.引导学生交流: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情境对话。

(1)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及风娃娃的图片。

①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②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2)齐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他真伤心,怎么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帮风娃娃,和风娃娃对话,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对话交流中初步感悟事理。

四、观察探究,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分类的规律。

1.出示得、汗、场、伤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学生交流书写的感受,教师相机边范写边指导。

得左窄右宽。右边多横等距,但长短不同,竖钩从短横处起笔。

汗左窄右宽。右边的干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场左窄右宽。土最后一横变提;右边第一笔为横折折折钩,第一撇略短,第二撇稍长,两撇基本平行。

伤左窄右宽。右下部力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下侧。

3.小组内合作,书写这四个生字,相互提提建议。

设计意图:开展交流书写感受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感谢信函,全课总结

1.过渡: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你们表示感谢来了。

2.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和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你们真是充满智慧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道理,争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娃娃!

你们的朋友 风娃娃

10月13日

3.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从风娃娃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56、传统节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传统节日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

  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57、白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白桦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设计说明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金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白桦树图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查找白桦树的有关知识。

2.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谈话,猜想引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白桦。

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苏联的作家叶赛宁眼中的白桦呢?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叶赛宁(18951925),苏联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猜一猜,作者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结合学习经验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白桦。看课题,猜想文章内容,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读:请大家带着刚才的猜想,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猜出了哪些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白桦树叶图片,瞧,小树叶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毛茸茸、绣花、潇洒、朦胧、金晖、徜徉、白雪皑皑(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桦、涂、茸、绣、潇、穗、朦、胧、寂、霞、抹。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

桦和树木有关,所以是木字旁。

抹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霞通过图片出示生字,记住偏旁。

朦胧绣都是用偏旁加上熟悉的字组成的新字,都是形声字。

穗与庄稼有关,用禾苗的禾做偏旁,右部结合图片识记。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文章也难不倒大家。

指名读每一节。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强化记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进行概括。

预设:白桦的色彩,白桦的挺拔,白桦的高洁。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了解诗歌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潇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一找,读一读,与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

白桦、涂色、毛茸茸、绣花、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抹上。

2.学生认读。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读文,说说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复习字词,加强记忆;回忆诗歌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歌,读出韵味

1.轻轻读诗歌,想想写了哪些内容,用笔圈画。

2.抬头望去,窗前那棵白桦,多么漂亮,多么特别,你喜欢吗?与同学进行交流,说说你读文的发现。

3.学生汇报。

(1)第一节总写白桦的特点。

白桦总体上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特点?      

读这一节,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

指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

(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好一棵通体洁白的白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第二节写桦树的枝叶。

对枝头的描写,为什么是毛茸茸的?

(枝头未掉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

毛茸茸的,让我们想到了松鼠的大尾巴,在作者的眼中,毛茸茸的枝头像什么?

(雪绣的花边,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指导朗读时毛茸茸雪绣的洁白的要读得轻柔些,绽要重读。

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雪后的桦树,展现着怎样的形象?(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读出这种傲寒挺立的感觉。

(3)第三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朦胧的寂静写出了什么?(白桦的含蓄)

从玉立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

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

闪着这一动词又突出了什么?(静静挺立的白桦有着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第四节写朝霞的映照之下的白桦。

姗姗来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读出这种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诗歌的意境,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诗人与白桦那种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2.拓展: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诗中走出来。同时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摘抄诗歌,试着当小诗人写写诗的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板书设计

白 桦

外在    洁白

      傲然

内在    静中有动

      形态秀美

学习分享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