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故事

展开

首页  >  小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  
小班科学教案冬天到了,我不怕冷

小班科学教案冬天到了,我不怕冷

类别:小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 时间:2023-02-11 13:44:08

小班科学教案冬天到了,我不怕冷

1、小班科学教案冬天到了,我不怕冷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冬天到了,我不怕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

  3、学习词汇:冷、暖和。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冬天的衣服

  2、活动器械若干,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谈话。

  1.提问: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2.教师: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由谈论)

  3.请每个幼儿将自己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

  (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

  4.让幼儿感觉一下,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感觉?

  5.教师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教师: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

  2、提问: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

  (要穿厚厚的www.qinzibuy.com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

  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3、教师: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

  (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

  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

  四、户外活动

  1、幼儿自选活动器械进行活动。

  教师提出活动安全要求。

  2、结束活动

  教师: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还感到冷吗?3.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2、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冬天到了,我不怕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气候变化,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学会用多种手段表现冬天的特征。

  3、通过亲身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要多锻炼。鼓励幼儿不怕冷。

  4、学习词汇:冷、暖和。

  活动准备

  小皮球、羊角球若干个,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提问、谈话。

  1、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2、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谈论)

  3、请每个幼儿将自己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

  4、请幼儿仔细听一听:冬天的风有什么声音?呼呼的声音象什么声音在叫?(老虎,听起来让人害怕)

  5、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

  2、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3、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

  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

  四、户外活动:发皮球、羊角球给幼儿在操场滚球、追球,跳球,并交代安全问题。

  五、等每个幼儿的小手热呼呼时结束活动。问: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很暖和)是不是还感到冷啊?

  六、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教学反思:

  寒冷的冬天到了,为了让幼儿及时捕捉冬天各种典型的季节特征,从小做个有心人,我们实施了这一主题。本主题以冬天的环境和冬天的人为核心加以组织的,选取的内容和幼儿的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并能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加以引导和教育。

  1、了解冬天、感受冬天

  冬天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但对于孩子来说,要他凭空说出冬天的特征似乎很难,他们最多说出冬天很冷、要下雪的等等。因此,在课前我们先请家长利用休息天或离园时带孩子有意识的观察冬天感受冬天,然后我们老师再安排时间有目的的去观察。由于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性认识,大部分幼儿都有话可说了。在孩子们的观察中,老师死终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

  2、了解冬天人们的衣服和御寒的工具

  我班的孩子都知道,冬天很冷要多穿一点衣服,还要戴上帽子、手套,围上围巾,因为这样才不会冷,不会感冒,我们的皮肤不会生冻疮。至于怎样让自己热起来,不怕冷,也能说出一些道道来。为了让幼儿更完整的了解冬天和懂得一些冬天御寒的工具、常识,我们课前准备了一些活动和实物如: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烤火、开空调等;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一些取暖工具和取暖方法。课后我们每天早晨在幼儿来园时带他们跑步,运动后,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就不会感到冷和惧怕冷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不怕冷,勇敢、积极的好品质。

  3、这节课虽然上完了,幼儿大部分能顺利完成目标,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说上还不够重视,如何参与活动抗拒寒冷,完成不够好。

3、小班健康优秀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4、小班健康教育教案《1,2,3,木头人》含反思

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跑、跨和爬的能力,能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木头人游戏的乐趣。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木块若干。

  2.歌曲《木头人》,游戏背景音乐。

过程:

  (一)热身运动(5分钟)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去运动一下吧!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在空场地做热身运动。(当音乐行进到"木头人"时,教师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动作,给幼儿以隐形示范作用)

  2.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玩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做玩的?(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1,2,3"就不能动,要定住)我们一起玩玩吧。

  3.师:哇,我们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在念儿歌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老师喊到"1,2,3"的时候,就要定住不能动。

  二.木头人赢木块(15分钟)

  1.师: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请仔细听我的儿歌是怎么念的"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兔子,1,2,3!"

  2.师:咦,我的儿歌里请小朋友们变成什么呀?(小兔子)对,当儿歌念到"1,2,3"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成小兔子,让我瞧瞧,谁的小兔子做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接下来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3.师:(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一朵花,1,2,3!)这位小朋友和这位小朋友很厉害,当老师念儿歌的时候他们在跳自己喜欢的舞,当老师念到"1,2,3"的时候,他们就定住并且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跟别人不一样的花!

  4.教师继续游戏:(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请你变成小猫咪,1,2,3!)哈哈,这回有很多小朋友都成功咯,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坚持住,动了的呀?那么没有遵守规则,动了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回到起点游戏)是的,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听到"1,2,3"后一定要停住,不然就要回到起点咯。

  5.今天我们的游戏可是有任务的哦,我们要一起为小白兔搭一个房子,而搭房子的木块则需要我们河对岸取,可是大灰狼来捣蛋,在我们取木块的路上设置了很多难关,我们必须越过这些难关去取木块,请您仔细听儿歌,念儿歌时木头人需要快速前进,但是当"1,2,3"出现时,我们就要停住不能动。老师这儿有四条路,你可以自己选一条你觉得能最快到达河对岸的路,到达河对岸以后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块积木,然后从外面返回起点,把积木放进篮子里,成功拿到积木回到起点的小朋友如果还想玩,可以再玩几次。让我们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6.师: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木头人在我喊停之后还动的呀?(有)哦,那他没有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呢?(请他回到起点)请违反规则的幼儿回到起点。

  7.小木头人们可真棒!有这么多小木头人都赢得了木块。播放儿歌背景乐,幼儿进行游戏。

  8.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出指令,其他幼儿与教师共同游戏。

  9.游戏继续,幼儿继续行进,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三、庆祝胜利(3分钟)

  1.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好玩的木头人的游戏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呢!他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却有很多像木头人一样好玩的游戏。今天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问问家里人,还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再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木快去为小兔子搭房子吧!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5、小班英语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教案及反思

  教学重点:Teddy, Kitty, Puppy, Nicky

  句型:Hi, Hello, Thank you, Goodbye!

  歌曲:Hello, Teddy

  教学步骤:

  1、教师播放光盘歌曲Hello,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起边唱边做律动。

  2、教师可以请一些能流利地演唱歌曲的小朋友站在教室中间位大家来表演歌谣。一组请3——4名小朋友,可以做请几组。

  3、故事教学:

  教师播放光盘故事,请小朋友看故事。对其中熟悉的句型,如“Hello”和“Hi.”教师可以带领小朋友一起说。也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说“Goodbye!”并结合光盘内容,做挥手再见的手势,让小朋友们明白goodbye的意思。

  教师将四个主人公的手偶放在大包里,先露出Teddy的手,示意小朋友对Teddy说“Hello.”和“Hi.”只有小朋友们大声说的说出来,教师才能从打包里拿出Teddy的手偶,然后引导小朋友们对Teddy说“Goodbye”并请一名小朋友将Teddy的手偶再放进大包里。

  4、教学游戏:

  游戏名称:有趣的演唱家(Funny Singer)

  教师带领小朋友用很慢、正常和加快的速度唱三遍歌谣。如果有小朋友唱得很好,也可以单独七请他们用不同的速度连唱三遍。

  反思:

  本次活动完成得不错,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好,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中缺少了四个小动物的头饰,如果再游戏这个环节用上头饰,效果会更好。

6、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冬天到了,新年近了》含反思

  学习:

  1、通过观察冬天的气候变化,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学会用多种手段表现冬天的特征,并运用相应的词进行描绘。

  2、让幼儿加深对“元旦”的了解,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知道新的一年中自己又大了一岁,能用多种形式向同伴及成人祝贺新年,学会制作简单的新年贺卡以及其他节日礼物。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冬天的特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幼儿知道一些冬天自我保护的方法,使幼儿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勇敢地面对困难。

  4、引导幼儿发现学习,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和讲述简单的图片内容,并能较完整地讲述一句话,丰富词汇量。

  运动:

  1、激励幼儿学做不怕冷的坚强人。

  2、使幼儿知道运动是冬天取暖的一种好方法。

  3、了解冬天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4、听指令四散跑。

  5、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接一个的跳圈,进行小组式比赛。

  生活:

  1、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2、加强幼儿进餐速度,保证每位幼儿不吃冷饭。

  3、喜欢在阳光下活动,感受冬日阳光的温暖。

  游戏:

  1、美工区:

  (1)、尝试用撕、洒、贴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

  (2)、学会制作简单的新年贺卡以及其他节日礼物。

  (3)、师生共同布置新年教室。

  (4)、手工游戏:窗花撕贴

  2、建筑区: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积木玩具,;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供幼儿自由搭建冬天的饿房子。

  3、娃娃家:提供冬天的衣服,幼儿间互相学习怎样穿脱冬天比较麻烦的衣物。

  4、英语区:开展英语区角活动,边学习新的知识,边复习以前学过的英语。

  家长工作:

  1、配合园内活动,帮助孩子带冬季的植物并给孩子讲述冬天的故事。

  2、领幼儿观察新年时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喜庆活动,提醒孩子外出做客注意安全懂礼貌。

  3、要求家长提醒幼儿不怕寒冷能早起按时入园锻炼身体,并根据气温变化给孩子穿适量的衣服,衣服要便于穿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7、小班教案《1,2,3到动物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动物按照数量(5以内)从少到多排列,并根据动物喜好和数量进行对应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和操作,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为五节火车厢,一面为动物表格;五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音效,导入活动。

  播放火车汽笛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嘟!嘟!咔擦咔擦,开往动物园的火车进站了。司机叔叔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二、比较数量多少,动物上车。

  1、观察车厢。

  师:这列火车可真长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节车厢。

  2、数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都赶到火车站准备上车啦!瞧瞧,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小结:喔,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河马、棕熊。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师:分别有几只呢?谁来数一数?

  小结:一共来了一头大想、两只河马、三只长颈鹿、四只狮子、五只大象

  3、听音效,帮小动物们找车厢。

  师:小动物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节车厢,我们听听司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司机叔叔说了什么呢?怎么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呢?喔,帮助小动物找车厢的时候呀,要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找。什么叫做“从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个,那谁坐在第一节车厢呢?大象,因为只有一头大象,数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小动物数量最……?应该是谁做最后一节车厢?棕熊数量最多,有几头?

  师:还有三节车厢空着呢,可别忘了也是要按照从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儿操作,尝试动物与车厢匹配。

  师:孩子们,请你们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吧!

  5、检验并纠错。

  师: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车厢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

  三、猜测动物喜好,动物喂食。

  1、出发去动物园。

  师:火车出发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车到站啦!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动物园,小动物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忙,邀请大家去动物园玩呢!先来找找小动物们都在哪儿?(池塘边有两只河马,树林边有三只长颈鹿……)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师:啊呀,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小动物肚子咕噜咕噜叫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小动物喂好吃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喔,大象喜欢吃黄黄、弯弯的……?那长颈鹿最喜欢吃什么呀?……

  3、个别示范,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来喂小动物吃东西吧,谁来试试看?别忘了,要给小动物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喔。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要给河马吃两堆草?喔,因为有两只河马,所以要给他们吃两堆草,不多也不少。

  师:原来,我们在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他喜欢吃什么,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个食物。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带的好吃的也送给小动物们吧,记住有几只小动物就给几个爱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检验并纠错。

  师:你们都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给小动物都吃了几个食物?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呀我们帮助小动物搭了火车,还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东西,可真开心呀!火车要开车了,我们要回家了,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是围绕五种小动物开展的,幼儿不仅要知道五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种小动物分别喜爱吃的食物。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经验的丰富,有了这些经验基础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学具的制作。出于节约的目的,操作卡并没有进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贴上双面胶以后,幼儿不太会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纸撕坏。有些幼儿的不敢撕、不会撕,就使得活动时间加长。另外,我们在设计操作材料时,在喂食的环节中每个食物设置了三种数量,其中一种是正确的数量,其他两种为干扰项。这里需要幼儿排除两个干扰项选择出正确数量进行匹配,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有比较高的难度。可以将干扰项改成一个,既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在难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课件的制作。课件的背景图颜色太为艳丽,与火车和动物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儿观察。火车出场的音效不贴合现代化,显得比较落后。另外,司机叔叔的录音太快、太长,没有突出操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导致播放一遍录音后,只有个别幼儿听出了“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多”、“少”等字词。

8、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1,2,3到动物园》含反思

【活动设计】

  小班下学期有个别幼儿已经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到5,并且了解数字5的含义在。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绘本《1,2,3到动物园》,帮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并引导幼儿按照数量从少到多排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因此我们根据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1,2,3到动物园》。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动物按照数量(5以内)从少到多排列,并根据动物喜好和数量进行对应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和操作,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为五节火车厢,一面为动物表格;五种小动物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火车音效,导入活动。

  播放火车汽笛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嘟!嘟!咔擦咔擦,开往动物园的火车进站了。司机叔叔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二、比较数量多少,动物上车。

  1、观察车厢。

  师:这列火车可真长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节车厢。

  2、数小动物。

  师:小动物们都赶到火车站准备上车啦!瞧瞧,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小结:喔,来了大象狮子、长颈鹿、河马、棕熊。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师:分别有几只呢?谁来数一数?

  小结:一共来了一头大想、两只河马、三只长颈鹿、四只狮子、五只大象

  3、听音效,帮小动物们找车厢。

  师:小动物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节车厢,我们听听司机叔叔是怎么说的?

  师:司机叔叔说了什么呢?怎么帮助小动物找座位呢?喔,帮助小动物找车厢的时候呀,要按照小动物的数量从少到多找。什么叫做“从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个,那谁坐在第一节车厢呢?大象,因为只有一头大象,数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小动物数量最……?应该是谁做最后一节车厢?棕熊数量最多,有几头?

  师:还有三节车厢空着呢,可别忘了也是要按照从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儿操作,尝试动物与车厢匹配。

  师:孩子们,请你们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吧!

  5、检验并纠错。

  师: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你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车厢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

  三、猜测动物喜好,动物喂食。

  1、出发去动物园。

  师:火车出发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车到站啦!动物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动物园,小动物们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忙,邀请大家去动物园玩呢!先来找找小动物们都在哪儿?(池塘边有两只河马,树林边有三只长颈鹿……)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师:啊呀,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小动物肚子咕噜咕噜叫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小动物喂好吃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喔,大象喜欢吃黄黄、弯弯的……?那长颈鹿最喜欢吃什么呀?……

  3、个别示范,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来喂小动物吃东西吧,谁来试试看?别忘了,要给小动物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喔。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要给河马吃两堆草?喔,因为有两只河马,所以要给他们吃两堆草,不多也不少。

  师:原来,我们在喂小动物吃东西的时候要先想想他喜欢吃什么,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个食物。

  师:小朋友们,把你们带的好吃的也送给小动物们吧,记住有几只小动物就给几个爱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检验并纠错。

  师:你们都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给小动物都吃了几个食物?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呀我们帮助小动物搭了火车,还给小动物喂了好吃的东西,可真开心呀!火车要开车了,我们要回家了,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是围绕五种小动物开展的,幼儿不仅要知道五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种小动物分别喜爱吃的食物。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做好经验的丰富,有了这些经验基础才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学具的制作。出于节约的目的,操作卡并没有进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贴上双面胶以后,幼儿不太会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纸撕坏。有些幼儿的不敢撕、不会撕,就使得活动时间加长。另外,我们在设计操作材料时,在喂食的环节中每个食物设置了三种数量,其中一种是正确的数量,其他两种为干扰项。这里需要幼儿排除两个干扰项选择出正确数量进行匹配,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有比较高的难度。可以将干扰项改成一个,既能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在难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课件的制作。课件的背景图颜色太为艳丽,与火车和动物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儿观察。火车出场的音效不贴合现代化,显得比较落后。另外,司机叔叔的录音太快、太长,没有突出操作中的要点和方法。导致播放一遍录音后,只有个别幼儿听出了“帮助小动物找车厢”、“多”、“少”等字词。

9、小班社会教案反思《玩具,布娃娃,我送你们回家》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入园后,为了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创设了一个玩具区。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现很多宝宝不能自觉地收拾玩具,总是由老师跟在后面收拾。为了让幼儿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于是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 :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2 :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3 :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到本领。

  难点: 教育幼儿,让其知道要爱护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活动准备

  1 、 自制影像1个; 2 、各种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张(上面贴有相应的标记)

  3、 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1张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一:小玩具,你为什么哭了?

  (1)说一说玩具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好玩) 玩玩具时 ,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

  (2)玩具哭了 师:听,这是谁在哭呀?(哭声响起)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 是玩具哭了....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请问它为什么在哭呀?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放得不好,乱七八糟的它们没有家了) 我们一起来问问玩具宝宝吧! 齐问:玩具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说话) 师: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 我们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摆放整齐......)

  二:玩具玩具我们一起玩

  (1)出示三个柜子,里面放满三种玩具:布娃娃,小汽车,积木 师:哈哈,又到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别放在三个柜子里,这儿就是他们的家

  (2):幼儿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结 宝贝们都很棒,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而且放得很整齐,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会收好你

  (1)幼儿交流 师:你们家里有玩具吗?(有)你们是怎样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宝宝收拾玩具教学碟

  (3)师小结

  四:我们一起唱首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整理玩具了。老师把收拾整理玩具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看来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针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宝宝学习状况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通过对宝宝收拾玩具的教学碟的观看,留给宝宝深刻的印象,为宝宝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10、小班安全教案《地震来了,我不怕》含反思

设计思路:

  地震——群灾之首!1976•7•28唐山大地震、2008•5•12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活动反思: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11、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地震来了,我不怕》含反思

  设计思路:

  地震——群灾之首!1976•7•28唐山大地震、2008•5•12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活动反思: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12、小班游戏教案《石头,剪子,布》含反思

主要领域:

  游戏

相关领域:

  无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准备:

  平坦场地一块

玩法:

  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对面战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

  (1)脚并拢表示“石头”

  (2)两脚左右开立表示“布”

  (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子”。

  注意:石头胜剪子,布胜石头,剪子胜布。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13、小班优秀美术教案《颜色妙,妙,妙》含反思

活动目的:

  1、识别各种颜色,具备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了。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纸卡30余张。

  2、各种颜色的水粉笔,蜡笔12盒。

  3、拷贝白纸30余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导入幼儿在教室内找认识的颜色。

  2、幼儿拿来色卡对找同颜色的实物,并述说颜色名称。

  3、继续述说各种颜色,并要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实物颜色以。

  4、认识颜色,辨别各种颜色的色彩。

  5、请幼儿自选各种画笔并说为什么选择此颜色。

  6、幼儿自行画出太阳、气球、叶子、棒棒糖、冰棒……

  7、互相评比,欣赏创作的画。

  8、老师总评出有特色的画并给与表扬奖励。

活动延伸:

  由三原色混调能变出更多、更神奇的颜色,进一步理解颜色的奇妙与美丽。在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去欣赏美,唤起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为造就具有"美的心灵"打好基础。

活动评价: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作为美术内容活动,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习与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去创造美,较好地满足幼儿身心需要,也有利于幼儿学会交往技能。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14、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5、小班分享阅读活动《苍蝇,苍蝇,快走开》 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掌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

  2、能够读懂图画内容,初步理解文本所表述的故事内容。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二、活动准备:

  1、小猪、苍蝇图片、小苍蝇的模型。

  2、课前学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三、活动过程:

  (一)歌唱活动:

  1、复习歌唱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2、教师将“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歌词改成“胳膊、肚子、屁股、脚”,让幼儿再唱一遍。

  (二)故事引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与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关系:‘一群小猪快活地生活在大森林里。有一天,他们看见天气非常好,就决定大家一起去野餐。他们选择在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下休息。小猪们有的吃汉堡、有的跳舞、有的看书、有的摘苹果……偏偏在这非常惬意的时候,出现了一只煞风景的苍蝇。这只苍蝇左飞飞、右停停,把小猪们的野餐搞得一塌糊涂。’下面请小朋友猜猜看,可恶的苍蝇落在了小猪身体的哪些部位。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内容:

  1、出示小猪图片和苍蝇图片,请幼儿上来,将苍蝇落放在他认为可能落在的小猪的身体部位上。并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落在小猪的XX上。”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只小猪现在感觉怎么样,难受吗?

  提问: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怎么说?

  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XX上。”

  2、游戏:教师制作小苍蝇的模型,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读本中的文字表述。示范:‘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苍蝇,飞到东来飞到西,看看它要落在哪?’教师说完后,就将苍蝇的模型落在幼儿的某个身体部位上(如,肩膀),然后请幼儿用文本中的句子说话:‘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肩膀上。’

  3、用歌唱形式,唱出文本中的句子。

  引导幼儿在歌唱的时候,语气、表情都要带有生气的样子。

  (四)阅读大书,初步理解文本所表述的故事内容。

  当幼儿看到第6页时(教师将第7页画面遮住),请幼儿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16、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2,3》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7、小班健康课教案《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走路、站立、和坐的姿势。

  2、通过图片初步了解人体正确的姿势,逐步养成吃用正确的姿势。

  3、知道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不让我们的骨骼变形。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认得脊柱侧面图两副(直的和弯曲的)。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人体脊柱侧面图(直的)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人体的骨骼透视图,这是人体的什么部位?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弯曲的脊柱图:

  教师:现在着跟脊柱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弯曲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可能的原因)

  3、引导幼儿自主地谈谈自己对人体骨骼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可以进行简单地介绍:我们生下来时,身体中的骨头包括脊柱都是软的,因为我们不断地吃进各种食物,骨头吸收了营养就会长长、变硬、变粗,我们的个子就会长高。但是,骨头在生厂的过程中,因为比较软,所以很容易变形、变弯。像捏油泥一样,你怎么去捏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我们的骨骼,你经常弯,它就会长成弯的,你长时间是直的,它就是直的。

  4、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并进行练习。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姿势是怎样的?哪些姿势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正确的动作表演,强化幼儿正确姿势的形成。

活动反思:

  幼儿良好的姿势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它需要老师细心、耐心的指导。纠正幼儿不良姿势习惯更是需要时间,并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完成。因而今后我们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

18、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认识数字1,2,3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八、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19、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一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

  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一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读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

  (四)诵读,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吧?(一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一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一起读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

活动延伸:

  角色游戏:将录音放在游戏区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进一步巩固认识。

  日常生活:家园合作,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20、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哗啦啦,下雨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雨天的不同声音和姿态,感受雨天的情景。

  2.尝试用点和线来表示不同的雨。

  3.喜欢绘画活动,学习使用油画棒的握笔方式。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大雨以及小雨声大雨、小雨、刮风时斜雨动态图ppt;油画棒若干、纸张若干。

  歌曲《大雨,小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小雨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习用点、线来较好的表示大雨、小雨

活动过程:

  1.听声音辨别大小雨。

  --听两种不同的雨的声音,请幼儿分辨。

  师: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下雨了吧!下雨的时候有时会下小雨,有时会下大雨,你们听听哪个是小雨的声音?哪个是大雨的声音?

  --出示大雨和小雨图片让幼儿对比,验证猜测的结果。

  --小结:小雨的声音是滴滴答、滴滴答,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啦、哗啦啦。

  2.看不同雨的外形,认识雨的不同形态并尝试用手指画雨。

  --观看小雨动态图,认识小雨的形态。

  师:除了声音不一样以外,小雨和大雨的样子一样吗?小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用手来点一点吧!

  --观察大雨动态图,认识大雨的形态。

  --观察斜雨动态图,认识风吹过来的斜雨的形态。

  --小结:原来小雨和大雨除了声音不一样以外,他们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小雨是短短的,一点一点从天上落下来的;大雨是长长,一条一条从天上落下来的;没有风的时候小雨和大雨都是直直的,风吹来了,雨就变成斜斜的,风越大雨就变得越斜。

  3.学习尝试雨的不同画法--师幼共同尝试画雨。

  师:刚才我们用手指来画画,现在我们要用笔来画画,你们会画大雨和小雨吗?风吹来了,雨会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试着画雨,老师也可以有简单的示范)--老师提供三张大白纸放在桌子上或地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画大雨、小雨、斜雨。

  --提示幼儿画完一种雨后,可以到另外两组去画不同的雨。

  --提醒幼儿注意站位,以免相互碰撞。

  4.欣赏作品添画雨天背景让幼儿讲述保护水资源的方法,设计节约用水的标记。

  --组织幼儿观察自己的作品,看看小雨、大雨、斜雨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用蜡笔在幼儿的作品的大海报纸上作乌云,突出雨天的情境,让幼儿清晰观看自己的作品,感受雨的不同变化。

  5.音乐结束--在情景下音乐再次用手指画雨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儿歌吗?《大雨、小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用手指画一画吧!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21、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站稳了》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蛋宝宝,站稳了》活动目标:

  1.能独立尝试借助辅助材料,用挡、围、包、增大摩擦等方法让蛋宝宝站稳。

  2.能主动探索并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蛋宝宝站稳的多种方法。

  3.乐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体验让蛋宝宝站稳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

  能独立尝试借助辅助材料,用挡、围、包、增大摩擦等方法让蛋宝宝站稳。

  活动难点:

  能主动探索并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蛋宝宝站稳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蛋宝宝滚动的特点

  物质准备:熟鸡蛋每人一个,装饰成蛋宝宝的形象;蛋挞壳、瓶盖、瓶子、毛巾、毛线、积木、纸筒、太空泥四份,报纸若干。手机微信与大屏幕联网。课件(呈现材料及方法的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设置蛋宝宝从桌上自由滚动的情景,萌发帮蛋宝宝站起来的愿望展示蛋宝宝到处滚的情景,提问:蛋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样站得稳稳的听故事、看动画,可是他们滚得到处都是,怎样让蛋宝宝站稳了?

  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为下一步探索做好铺垫。

  二、通过操作尝试、分享交流等方式,了解借助于立体辅助材料支撑蛋宝宝站稳的方法

  1.出示百宝箱,让幼儿自选一种或几种材料帮蛋宝宝站稳。

  提问:这些宝贝会怎样帮助蛋宝宝呢?我们试一试。

  2.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对照自己的照片说出挡、围、包、增大摩擦等方法。

  提问:你用什么材料?蛋宝宝为什么能站稳了?

  例如:用 3 块积木把蛋宝宝挡住了。

  教师及时验证,帮幼儿总结提升挡、围、包、增大摩擦等关键词。

  3.通过微信联网分享图片,了解其他材料和更多方法。

  小结:要让蛋宝宝站稳了,除了今天百宝箱里的宝贝,我们还可以借助于班级里、家里、身边的其他材料,动动小脑筋,就有办法了。

  三、探索只用报纸让蛋宝宝站稳的多种方法,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报纸

  教师引导:百宝箱里的宝贝们都去忙了,只有报纸了,它会怎样帮蛋宝宝站稳呢,其实也有很多办法,我们试一试。

  此环节重点引导幼儿在限定条件下打破思维惯性,采取撕碎报纸、揉纸等非常规性办法,帮蛋宝宝站稳。

  四、拓展提升,不借助材料让蛋宝宝站起来

  教师引导:蛋宝宝在宝贝们的帮助下越来越坚强了,它想自己站起来,怎样能自己站起来呢?我们帮帮它。

  最后通过教师演示,让幼儿了解哥伦布让鸡蛋树立来的典故,懂得遇事要敢想敢做,积极尝试。

  课后反思:

  本活动的名称最初是教材中的“蛋宝宝,站起来”,在第一次试讲中,我的引导语就是“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呢?”很多孩子觉得用手一扶、或用别的东西一碰,蛋宝宝就会站,没有“站”的持续过程。于是我把题目改成了“蛋宝宝,站稳了”,引导语也随之调整,并给孩子提示“蛋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样站得稳稳的听故事、看动画”,让孩子们指导,要让蛋宝宝站得稳稳的,而不是一站就行。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面对许多探索材料很兴奋,大部分孩子一开始就选了简单的瓶子、瓶盖、纸筒等简单的材料一试就成,对于需要变形和组合的的毛线、毛巾、积木很少选择,我通过观察后,进行了重点提示,个别孩子尝试成功后非常自豪。孩子们对于报纸的使用还是非常有经验的,能大胆的撕条、搓条、围圈,这是在前几次试讲中没有的现象。在观察中,大部分孩子不会用揉皱的方法给蛋宝宝做窝,小部分孩子拿着报纸无从下手,我通过个别指导帮他们找到了办法。在分享环节发现,微信连线功能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很兴奋、很乐于分享做法,但是现场操控的难度比较大。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语言的丰富性还不够,对于个别用词把握不准。

  本次活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每一个目标的确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必须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调整,孩子们的经验水平、表现力,会让活动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22、小班科学教案《呼,变大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难点: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1.气球、塑料袋、游圈、打气筒等。

  2.轻松欢快的音乐

  安全要求:

  充气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度,避免爆破造成的伤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幼儿和球宝宝一家随《去郊游》音乐入场,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今天我要带小朋友进行一次神秘旅行。在旅行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困难。我们要一起想办法解决它,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响起快乐的音乐,然后才能继续前进。

  二、过程部分

  (一)给物体充气--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变化。

  1.幼儿尝试给物体充气,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变化。

  2.猜想如果气球一直充气,气球会怎样?

  教师小结:给物体充气,物体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一直充气,物体会爆炸的。

  (二)游戏"变成充气的物体",用动作表示充气前后的变化。

  1.幼儿自己是充气物体,(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自己用肢体表现充气变大的样子。

  2.尝试用身体其它部位表演变大变小,进一步感受充气前后的变化。

  鼓励幼儿尝试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来表演变大变小的形象。

  3.变稍大一些的气球,尝试体验合作,感受充气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三)幼儿变成一只气球:幼儿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活动反思:

  气球本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通过让幼儿亲自尝试给气球充气,直观形象的让幼儿感受到气球充气过程中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大胆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23、小班科学教案《静电宝宝,你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笔

  2.餐巾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 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1.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幼儿亲手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

  2.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拓展静电的相关知识

  1.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1.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2.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

  3.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五、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学会归类、排序、判断和推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

  随着冬日的来临,天气逐渐干燥,静电将会经常出现在在幼儿的生活之中。而这个现象具有趣味性,熟悉性,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是验证性实验。设计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幼儿的猜测、观察、实践、总结,让幼儿正确感受静电这个现象,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意识。

  二.活动实施效果

  (一)导入环节优点:采用了激趣导入法在"认识静电宝宝"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猫咪这个幼儿熟悉的形象作为导入引出后面的内容。幼儿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教师以后的教学作了不错的铺垫。随后引出了一个矛盾点"钓鱼竿没有钓鱼线",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思考之后,教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咒语"劈哩啪啦轰",边说边摩擦衣服产生静电。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教师边说边做还让幼儿跟随着老师一起做,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二)现象导入环节教师边说咒语边把这个现象呈现给幼儿。幼儿明显表示出了积极的兴趣,教师于是成热打铁地指出了这个是静电宝宝的威力,进而继续介绍静电的产生的原因等。然后,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

  (三)幼儿操作环节优点:让幼儿亲身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将幼儿分为三组,自行地进行实践观察。在幼儿的操作之中,教师边指导边观察,途中发现部分幼儿成功了,部分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发现没有成功的原因:1.摩擦衣服的力量不够2.衣服潮湿3.部分幼儿开始用嘴巴吹小鱼4.管子的方向不对,用戳而不是平行吸上来。

  (四)教师反思环节优点:及时总结并且让做的好的幼儿上来演示在第一轮的幼儿自行观察了之后,教师结合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要用力气2.不要用嘴巴吹3.不要戳而是平行4.请部分成功的幼儿来演示一下,其中也邀请了一位幼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吸小鱼(摩擦头发)随后教师重点介绍了摩擦头发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再次去尝试一下。

  有待改进:对于"关系--摩擦的力度和粗糙程度"没有很明白的点明,幼儿并不能很明白失败的原因我只是把一些问题进行说明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说明显得过于抽象了,我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为"关系",然后对于幼儿进行说明。比如,我可以点明"是不是摩擦的力气""是不是我们摩擦的衣服有差别呢?成功的是怎么样的,失败的怎么样?"

  (五)幼儿再次操作环节幼儿在听取了教师的提醒之后,再次进行自主尝试。

24、小班科学《叭叭叭,车来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3、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便校。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重点: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难点: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车辆(公交车、轿车、自行车)图片、核型等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置情境,带领幼儿郊游,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常见的车辆,了解它们的特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我们这么多人坐什么车一起去呢?(公交车)。

  提问:公交车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的?几个车轮?几扇门?公交车的身体什么样的?

  小结:公交车有1个圆形的方向盘,有4个车轮,两扇门(前后门),到站停车,公交车的身体是长长的,里面有很多坐位,可以载很多人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2、出示图片小轿车,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提问:

  (1)小轿车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几个车轮?几房门?

  (2)谁家里有小轿车?小轿车都用来干什么?

  小结:小轿车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有四个车轮,四扇门,可以带我们出去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二、观察公交车、小轿车,说说它们的异同提问:它们两个一样吗?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小结:相同:公交车和小轿车都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都有四个车轮,都可以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不同:公交车有两扇门,小轿车有四扇门,公交车的坐位比小轿车的坐位多,载的人也比小轿车多。

  三、出示叮铃叮铃声音,引导幼儿猜想这是什么车发出的声音

  提问:

  (1)自行车有几个车轮?怎样才能使自行车跑起来?

  (2)小朋友在家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

  小结:自行车有两个车轮,要用胸蹬车才能动起来,骑自行车可以强身健体。

  四、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了解它的特征、用途

  提间:

  (1)前面发生了什么亭?我们要找什么车帮忙?

  (2)消防车车身什么颜色?每次出警会发出什么声音?

  五、通过谈话,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提问:

  (1)你最喜欢那一辆车?为什么?

  (2)运用已有经验翁想还会通到什么车?

  延伸活动:

  1、放学的路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还有什么车?有什么用途?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在一起分享交流。

  2、科学区提供各种车辆的图卡,引导幼儿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例如:按功能、大小、颜色、车论的数量等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

  《指南》中指出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最能激发幼儿探究的热情,本次教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身边常见的车为主题,遵循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特点,以去郊游为主线让幼儿在玩玩、听听、看看等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几种常见车辆的外形特征及用途,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使捷,让日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

  在活动开始时,我抛出问题引导幼儿猜想,“”坐什么车去郊游呢?”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幼儿的观察、讨论、交流中最后选择了公交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的就了解了公交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接下来我和幼儿坐公交车共同去郊游,在郊游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小轿车,并用观察探索的方法对比观察了小轿车和公交车的不同,鉴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长时间的观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在认识自行车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另一种发现方法,摇放声音会使孩子们找到新的兴趣点,让他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为了让科学活动内容真正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在认识消防车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着火了,引导幼儿说出我什么车来帮忙,最后一个环节我用谈话的方式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从活动开展的过程来看,在活动中因为有了这些情境的创设,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能大胆的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目标完成较好,在活动中,孩子们的专注力有待提高。

25、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静电宝宝,你好》含反思

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笔

  2.餐巾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 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1.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幼儿亲手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

  2.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拓展静电的相关知识

  1.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1.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2.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

  3.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二、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学会归类、排序、判断和推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

  随着冬日的来临,天气逐渐干燥,静电将会经常出现在在幼儿的生活之中。而这个现象具有趣味性,熟悉性,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是验证性实验。设计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幼儿的猜测、观察、实践、总结,让幼儿正确感受静电这个现象,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意识。

  二.活动实施效果

  (一)导入环节优点:采用了激趣导入法在"认识静电宝宝"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猫咪这个幼儿熟悉的形象作为导入引出后面的内容。幼儿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教师以后的教学作了不错的铺垫。随后引出了一个矛盾点"钓鱼竿没有钓鱼线",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思考之后,教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咒语"劈哩啪啦轰",边说边摩擦衣服产生静电。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教师边说边做还让幼儿跟随着老师一起做,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二)现象导入环节教师边说咒语边把这个现象呈现给幼儿。幼儿明显表示出了积极的兴趣,教师于是成热打铁地指出了这个是静电宝宝的威力,进而继续介绍静电的产生的原因等。然后,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

  (三)幼儿操作环节优点:让幼儿亲身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将幼儿分为三组,自行地进行实践观察。在幼儿的操作之中,教师边指导边观察,途中发现部分幼儿成功了,部分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发现没有成功的原因:1.摩擦衣服的力量不够2.衣服潮湿3.部分幼儿开始用嘴巴吹小鱼4.管子的方向不对,用戳而不是平行吸上来。

  (四)教师反思环节优点:及时总结并且让做的好的幼儿上来演示在第一轮的幼儿自行观察了之后,教师结合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要用力气2.不要用嘴巴吹3.不要戳而是平行4.请部分成功的幼儿来演示一下,其中也邀请了一位幼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吸小鱼(摩擦头发)随后教师重点介绍了摩擦头发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再次去尝试一下。

  有待改进:对于"关系--摩擦的力度和粗糙程度"没有很明白的点明,幼儿并不能很明白失败的原因我只是把一些问题进行说明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说明显得过于抽象了,我应该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为"关系",然后对于幼儿进行说明。比如,我可以点明"是不是摩擦的力气""是不是我们摩擦的衣服有差别呢?成功的是怎么样的,失败的怎么样?"

  (五)幼儿再次操作环节幼儿在听取了教师的提醒之后,再次进行自主尝试。

  有待改进的地方:

  我应该把关系指出:

  1.粗糙程度:鼓励幼儿去摩擦一些光滑的物体。

  2.力度大小:鼓励幼儿去观察不同的力度的摩擦。

  (六)教师最后总结以及延伸教师根据幼儿在实践操作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且再次提出了静电宝宝这个概念,此外进行了一些延伸比如:静电宝宝在生活中的其他体现以及如何消除静电宝宝等。

  二.得失总结本次活动虽然整个流程都进行了下来,但是仔细反思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以下主要从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优点:

  1.激发兴趣,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共使用了2次激发兴趣法。

  (1)教师在开头引用了谜语,导入了幼儿所熟知的小花猫形象,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在展示静电宝宝产生现象的同时配合咒语"劈哩啪啦轰",让幼儿产生一种神奇神秘的感觉,这样就牢牢地吸引住幼儿的兴趣,也拟补了幼儿在等待时间里面的无聊感,可以让大家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之中来。

  2.坚持了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幼儿观察所学事物,或由教师用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幼儿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印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这次课堂之中使用了现场演示法,通过了直观的道具或实物(图1)进行示范实验,使得幼儿获得了理性的认识。并且教师进行了两次演示,一次是全班观看,一次是让男孩子和女孩子进行了分组观看。

  3.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参加是进行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其与课堂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幼儿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题教学应该与幼儿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本次实验,教师安排了两次幼儿亲自操作的机会,并且还邀请了部分做的不错的孩子上来在全班面前演示。

  4.延伸经验,联系了生活幼儿的经验最终都需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教师列举了一些静电宝宝出现在生活中的现象,给幼儿一个铺垫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于这个现象不会陌生并且会用心地去观察它。培养了他们热爱观察和生活的习惯。

  (二)不足之处:

  1.材料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需要通过对比让幼儿发现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材料的多样性和对比性则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次课程,教师只准备了一种材质类型的小鱼。并且制作小鱼的材料也应该考虑一下,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吸引上来的材质,提高实验的可见性。比如电光纸等。

  2.幼儿操作实验的梯度性不够,对于关系的展现不够明显两次的幼儿的观察都基本集中在了一个纬度之上,而没有很好地体现一个梯度的提升。科学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发现观察,而我对于关系的点播还不够明显。

  3.对于幼儿的回应和其他反映没有积极回应在幼儿自己亲身操作的过程之中,有的幼儿利用吸管的吸力把小鱼给吸了上来,但是对于这个现象教师没有在集体总结中好好的回应而是忽略了。

  三.改进的措施

  (一)丰富材料,增加对比量在第二次的幼儿操作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摩擦面对于静电产生的影响,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到静电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摩擦物体表面不光滑需要粗糙。通过了投放不同的材料也可以让整个活动的梯度性增加。

  (二)积极回应幼儿的发现面对幼儿在自己的发现,虽然有时候因为课程的时间和安排上面不能完全的解释和解决,但是教师应该给与情感上的积极回应,在课后也要好好的解释给孩子听。面对瑞瑞的新发现,教师应该在总结环节给与回应并且给与大致的介绍"这个是吸力宝宝的威力,但是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静电宝宝,我们下次和吸力宝宝一起玩。"让幼儿得到被重视的感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的生活中来。

  (三)把握实验类课程的指导要点

  1.各种前概念的有效呈现:儿童在生活之中积累了很多的前概念,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课程要建立在儿童前概念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形成新的概念。

  2.实验收、放权的正确把握:

  3.提高实验结果的可见性修改后的教案(黄色背景代表修改的新内容)

目标:

  1.认识静电这个自然现象。

  2.亲身操作利用"静电"钓起小鱼。

  3.感知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笔

  2.电光纸的小鱼

  3.池塘挂图

  4.光滑的物体(瓶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猫钓鱼"

  1."谜语"导入:

  师:苗苗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小动物吗?

  (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幼:小猫咪师:对,就是小猫咪。那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呢?

  师:就是小鱼,那我们今天就去钓鱼吧!

  2.提出矛盾点师:哎呀,粗心的小猫咪只带来了钓鱼竿却没有带来钓鱼线,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小猫咪。

  幼儿:--

  二、教师展示"静电"实验

  3.展示静电现象师:小静老师,今天要用一个神奇的方法来钓鱼哦。

  (摩擦笔杆,去吸池塘里面的小鱼)师:我一边做你们一边和我说"霹雳啪哩轰""霹雳啪哩轰"师:你们看!小鱼钓上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4.教师介绍静电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鱼杆可以钓鱼呢?

  幼:自行发言师:这个就是静电宝宝的威力!当我们用笔擦擦我们的头皮时,要注意力气的大小哦。不同的力气会产生不同魔法效果哦。由于摩擦(边说边做动作)静电宝宝就会出现

  三、请幼儿亲身试验这个现象。(在过程之中重点关注大小的区别)教师观察总结幼儿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我们发现当我们用大大的力气的时候小鱼儿就容易吸引上来,当我们用小小的力气的时候小鱼儿就不太容易吸引上来。

  师:我们请刚才成功的小朋友来试试看师:那么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进而引出另外一个关系,摩擦的表面。我发现有的小朋友的衣服是光滑的羽绒服,有的衣服是毛毛糙糙的,提供光滑的物品比如塑料瓶等)教师在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

  三、静电的其他现象

  1.教师总结影响静电的两组关系:摩擦的大小和摩擦的表面对于吸引小鱼的区别。

  2.教师进一步介绍静电这个现象而且,静电宝宝经常会在秋冬天的时候出现。你们注意过他们吗?

  4.穿衣服的时候听到噼啪的声响

  5.拉手的时候会突然电一下6.梳头发的时候梳着梳着就会头发飞起来。

  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因为静电宝宝,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宝宝。

  3.延伸活动:防静电

  1.拓展环节--防止静电宝宝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2.科学区角:可以讲课上的道具放到区角,让幼儿可以在课下时候再次进行操作。指导幼儿重点关注不同纸张的区别会对静电产生造成的影响。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26、小班科学优秀教案《打开,尝一尝》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生活中,打开各种食品的包装是他们极大的乐趣,但成人常常不经意地包办、代替了这些孩子喜欢的“工作”其实,幼儿在打开各种包装的时候,不但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同时,在吃的过程中还可以感受各种食物的不同特点:软的、硬的、脆的……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打开各种包装,尝一尝里面的食物。

  2.感受不同包装的不同开启方式。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桔子、花生、糖、开心果、果冻、雪丽糍、仙贝等食物。

  2.各种盒子、塑料瓶、拉链袋、密封袋等各种可以装食物的容器。

  3.托盘每桌一个,毛巾。

  活动过程:

  1.出示食物,引起幼儿吃的欲望。

  2.教师告诉幼儿,好吃的东西都在客人老师的手中 ,请幼儿走到客人面前问好,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幼儿尝试打开礼物的盒子。吃到好吃的。

  3.出示大盒子,告诉幼儿,里面还是好吃的东西,(雪丽糍或仙贝)请幼儿合作打开盒子,一起分享盒中的食物,观察幼儿开启食物包装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掌握正确的开启方法。(有锯齿的包装,从锯齿处撕开)

  4.增加难度,出示有锯齿包装袋的糖(要比雪丽糍小)。;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幼儿尝试打开。

  5.初步尝试包装的方法,请幼儿将一个好吃的东西用盒子包装好,送给客人老师。活动在师生互动中结束。

  活动反思:

  “吃”是两岁半幼儿最熟悉的活动之一,生活中孩子们拥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于是,教师在关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各种瓶罐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开启方式。我们发现,各种食品本身已被教师巧妙地融入了探索目标,目的是让幼儿接受更多的刺激,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整个活动非常生活化,符合托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运用“做中学”的理念,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提出想法,并帮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此外,教师还在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健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27、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新年到,我又长大了一岁》含反思

  活动内容:我长大

  活动要求:

  1、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

  (1)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28、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打开来,尝一尝》含反思

  设计思路:

  两岁半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生活中打开那些装食品的瓶子、罐子、盒子,是他们极大的乐趣,但成人常常不经意地包办代替了这些孩子喜爱的“工作”。其实,我们常常能在幼儿吃的过程中找到各种教育契机。比如可通过剥糖、掰开心果、剥鹌鹑蛋、剥橘子等,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同时感受果皮的不同特点:硬的、软的、脆的,等等。

  设计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熟悉生活中各种瓶子、盒子、罐子的不同开启方法,帮助幼儿获得感性经验,锻炼手部肌肉;另一方面,可通过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罐子、盒子,尝一尝里面的食物。

  2.感受不同容器的不同开启方式。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鹌鹑蛋、橘子、巧克力、瑞士糖、开心果等食物。

  2.拉链袋、密封袋(如图)、玩具锁(如图)、盒子、塑料瓶等各种装食物的容器。

  3.每人一只托盘,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托盘里的食品。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认识吗?幼儿很兴奋地说出这些食物的名称。有的孩子不知道鹌鹑蛋的名称,误认为是鸡蛋。教师便适时地帮助孩子回忆:“这是我们吃过的,它比鸡蛋小,叫‘鹌鹑蛋’。”

  2.教师告诉幼儿好吃的东西都藏在不同的盒子、瓶子里,引导幼儿预测有没有办法吃到这些东西。多数孩子表示有办法吃到食物。有幼儿说:“开开来!”教师则引导幼儿说出:“打开来,尝一尝。”

  3.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瓶子、盒子。孩子们开始探索。许多幼儿先摇晃瓶子或者盒子,当听到“哐啷哐啷”的声音时,幼儿流露出满意的表情,他们开始了“工作”。有的幼儿很快打开盒子,取出鹌鹑蛋,认真地剥起来;有的幼儿拿到了比较难开的铁罐子,教师暗示并鼓励他耐心探索;有的幼儿由于动手能力较差,显得有点着急,且不愿尝试,教师便帮助他选择比较容易成功的纸盒,让他同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的幼儿拿到的是有拉链的小包,里面有包装的巧克力,但因缺乏这方面的操作经验而无法顺利打开。<来.源快思教.案网>这时,教师就引导同伴互动,让幼儿体验成功并获得相关经验。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关注以下内容:

  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如吃东西以前要擦手,剥下来的果壳和包装纸等要放在指定的地方等。

  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共同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即自己是如何打开盒子、瓶子的,并以绘画形式帮助幼儿作记录。

  鼓励幼儿尝试打开各种不同的容器和包装袋,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述操作过程,并以图画的形式帮助幼儿作记录。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一个双层的月饼盒,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回忆刚才使用过的各种手段,并逐一尝试将它打开。许多孩子围在一起,大家你碰碰,我摸摸,试图打开这个盒子。一个孩子无意间打开了盖子,盒子看上去是空的,但摇一摇,却又能听见声音。孩子们觉得很奇怪,大家开始寻找有没有拉链,有没有搭扣……这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反应适时给以提示,帮助幼儿发现盒子的秘密。最终,孩子们打开了盒子,他们十分兴奋,但马上又发现了新问题:盒子里的食物都有塑料包装袋,怎么打开呢?经过探索,孩子们发现可以从“小缺口”处撕开。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食物,并提醒幼儿吃东西前要擦手,有好吃的东西要大家分享,废弃物要放在指定地方。

  5.一起整理场地。

  活动反思:

  “吃”是两岁半幼儿最熟悉的活动之一,生活中孩子们拥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于是,教师在关注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各种瓶罐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开启方式。我们发现,各种食品本身已被教师巧妙地融入了探索目标,目的是让幼儿接受更多的刺激,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整个活动非常生活化,符合托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运用“做中学”的理念,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提出想法,并帮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此外,教师还在过程中自然地渗透健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29、小班科学教案《谁的手,谁的脚》含反思

  设计背景

  手和脚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手和脚不仅具有吃饭、走路、玩游戏的功能,还是他们学习探索世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的媒介。各种有关手和脚的活动,可以促进他们大脑潜能的开发与发展。这节课我们将带领小朋友认识其他动物的手和脚,知道动物们的手和脚与人类的不同之处。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动物的手脚外形及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手和脚的功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不同动物的手脚外形及特征,了解动物的手脚与人类手脚的区别。

  活动准备

  “自然放大镜”:《动动手,动动脚》、学习单:《超级比一比》、动物全身图片、动物图卡、动物脚型的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一、律动热身《手心手背》:

  1、教师示范律动的动作。

  2、幼儿随音乐模仿教师做律动。

  基本环节: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拿出一张图片,请幼儿猜测

  ——看看这是什么?

  ——猜猜这会是什么动物?

  ——像这样的脚可以做什么?

  2、教师带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

  ——说一说图片里的人和动物用他(它)们的手(爪子)和脚(蹼、吸盘)来做什么事?

  ——为什么动物的脚可以做那么多厉害的事?!.快思.教案网出处!

  ——说一说动物的脚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3、展示动物卡片及其脚型的图片,请幼儿进行动物与其脚型的猜谜语与配对游戏。

  ——将动物从头到脚的图片折成三折(脚、身体、头)

  ——只露出脚给幼儿看、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说说猜测的根据

  ——再露出身体和脚,最后揭露整张图脚型与动物图卡配对:

  ——将所有动物图卡与脚型的图卡盖住,充分洗图片后,依序排好。

  ——两人一组轮流翻图片,每人每次翻两张,配对成功后的可以将牌取回,未配对成功的话再把图片盖回去。

  ——最后谁拿到的图片多就算获胜。

  结束环节:

  三、请幼儿运用《超级比一比》学习单

  看看其中的动物图片,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小手或小脚吗?比一比这些小手小脚的动物图片连起来。

  延伸环节:

  1、区域活动区:

  * 科学活动区

  在区域内放置挂图《动动手,动动脚》和一些相关各种动物的书籍,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基本特征。

  * 益智活动区

  投放动物脚和其他身体部位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操作。除了静态的配对游戏之外,也可以请幼儿表演该项动物的动作。

  2、亲子活动:

  请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动物,深入讨论动物的手和脚的明显特征和特殊功能。

  教学反思

  在本节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性环节较多,幼儿配合度较高,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并能发现新问题。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教学问题提出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答案,研究、讨论,寻找答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对幼儿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自信心、荣誉感、科学知识等方面,起到了锻炼和提升的作用。幼儿对个各种动物的手脚区分的较好,但对于手脚功能方面,还需要加强锻炼。在翻图片的过程中,个别幼儿对规则理解不是很清楚,会把没有配对的图片也拿回来,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将图片送回,这同时也说明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荣誉感,知道图片多就可以获胜,而忽略了怎样使图片多,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强幼儿对事物关联性方面的训练。总体来说,本节课幼儿起了主导性作用,课堂氛围较为活跃,教学目标完成良好。

  本节课只是我设计的系列教学活动之一,我的活动除了让幼儿认识手脚的外部特征,了解人的手与脚所具有的特别功能,知道手脚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也会带领幼儿用手脚去探索环境,亲手亲脚实践各种活动,当然,我还会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手脚的方法。

  在活动中,我不仅希望孩子能察觉手和脚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更希望让孩子看到自己能力的展现,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心去从事各种活动。我的活动将不单单关注有关认识手脚的各种知识,更为注重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观察与比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以及通过实践增长他们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灵活的手脚、健康的身体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让我们在“小手 小脚”的学习活动中,陪同他们一起健康成长!

小班教案五大领域及反思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