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亲子活动教学一日设计教案
热身活动活动名称:《western medley》、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节拍做律动。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音乐响起,提醒幼儿及幼儿家长收拾玩具,并加入律动活动中来。
2、跟随音乐的节奏,和老师一同完成律动。
问好时间活动名称:《介绍自己》
活动目标:
1勇敢地站在大家的面前说话。
2能根据老师提问做出正确的回答。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出示小手偶,介绍小手偶的名字:"我是天天,我是男孩子,我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引起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做自我介绍,说自己的名字,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聪明时间活动名称:《怪爷爷的胡子》
活动目标:练习有控制的画短线。
使用彩笔画画,引导幼儿喜欢美术活动。
培养小肌肉群的力量。
活动准备:幼儿操作底纸每人一张、水彩笔、黑板。
1、导入:教师导入:"从前有一个怪爷爷,他胖胖的,眼睛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刮胡子,可第二天又重新长出来。"教师边讲边为幼儿做示范,讲出要点:胡子长在嘴巴的周围,怪爷爷的胡子一根一根的,又硬又直。
2、内容:给幼儿发放操作底纸和水彩笔,同时告诉幼儿摘下来的笔帽要盖在水彩笔的后面。告诉家长在引导幼儿绘画的时候要鼓励幼儿尽量画短线。
3、总结:对幼儿作品给予鼓励,请小朋友一起欣赏小伙伴的怪爷爷,教育父母一定要让幼儿独立完成,用语言进行指导,并对幼儿的每一步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事物,对称就是其中的一种。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具有各种各样对称的环境中,但孩子们不能有意识地主动观察生活中对称地事物,更别说欣赏对称美了。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主动地、有目的地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及对称美呢?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分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每人若干套。
2.京剧脸谱、窗花、树叶、衣服、围巾等分类展示在教室环境中。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
1.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花园里并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飘来一片乌云,下棋了大于,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了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把纸制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分散地布置在背景图上)雨越下越大,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分组操作:把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配对。
3.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把这种形式叫轴对称。
二、找对称
1.幼儿分成三组分别进入植物角区观察树叶和花瓣,进入生活区观察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进入美工区观察脸谱、窗花、工艺品等美术作品,找找都有哪些物品是对称的。
2.师生分享:大家找到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
3.师:人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动作可以对称吗?(请小朋友指出并做动作。)
4.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飞机的翅膀,汽车的车轮,树叶的叶脉等。)
5.师:为什么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呢?(平稳、美丽、协调。)
三、观察和比较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圆形的花盘子,盘子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中心有一圆点,周围有许多大小、颜色相同的图案。)
2.师:它和轴对称的图案一样吗?(不一样。)
3.教师小结:这种也是对称的图案,它以圆点为中心点,周围的图案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完全相同,叫点对称。
四、做对称
1.每个幼儿一套不同形状的纸,一把小剪刀,请幼儿自己动手做对称的图形,看看谁做的对称最多。(教师提示幼儿可以用折、剪等不同的方法。)
2.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分享经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数学活动:
(1)对称物品的分类。请幼儿将环境中的对称物品,按轴对称和点对称进行分类,
并展示在分享区。
(2)统计家里对称的物品。
2.美术活动:剪窗花、画脸谱、印染、剪贴画、设计对称的服装等。
3.创造性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鼓励幼儿运用对称的原理创造发明)。
【设计评析】
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活动。由此活动还可以引申出许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如果在中班进行,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目标:
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
(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师:今天母鸡要孵蛋了,我们来听听母鸡孵了几个蛋?
教师《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师:你们看看母鸡的蛋都一样吗?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唱出有力的声音。
(4)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喜欢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2)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唱歌时对着别人打嗝礼貌吗?怎样能让别人听不到打嗝的声音?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师: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他的声音呢?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母鸡孵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师:你们觉得丝巾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小鸡?铃鼓呢?
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给棒棒鸡伴奏?
怎样给打嗝鸡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办?
怎样给害羞鸡伴奏?
2.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母鸡孵蛋》。
四、拓展经验
出示双胞胎小鸡
师:鸡妈妈除了孵出了那三只小鸡,还孵出了这对双胞胎小鸡。听听他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师范唱双胞胎小鸡的叫声。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音乐的选材上,是选自一首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母鸡孵蛋》,很有趣的。本来这首曲子有四段,在时间的安排上可能会有点长,于是改成了三段,歌词的内容也根据需要进行改编,改为:第一段是棒棒鸡,要求幼儿用强音来演唱,第二段是打嗝鸡,让孩子掌握休止符,在休止符处,教师巧妙的处理,用“呃”打嗝的情景来表现;第三段是害羞鸡,要求幼儿用缓慢的,弱音来演唱。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声音的处理上,通过声音的强弱,快慢和休止来表现不同的小鸡。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唱了3段后,唱出了第4段,双胞鸡,运用快一倍速度唱出双胞鸡的声音,同时还出示了双鸡图片,让孩子了解双胞鸡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鸡,唱时快速点,在节奏上的变化,再次调动孩子的兴趣。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朋友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宠爱,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予它们,但是有些小朋友还是耍小孩子脾气,有时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还不爱惜粮食,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想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现在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的辛苦,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并进入角色扮演。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看照片来引趣,让幼儿们来熟悉歌曲学鸡叫的声音和动作,最后说明和引导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
一名幼儿扮演公鸡,一名幼儿扮演母鸡,其余幼儿当小鸡,前奏加第一段歌词,公鸡从家里出来,叫醒母鸡,前奏加第二段歌词,母鸡从家里出来,叫小鸡快快来吃东西,前奏加第三段歌词小鸡们从家里出来,围着公鸡和母鸡
捉虫吃,第四遍前奏起,公鸡和母鸡带着小鸡回家了。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
1、这里有张照片,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谁的一家?
2、照片上面都有谁啊?
二、幼儿学鸡叫的声音。
师:
1、公鸡怎么叫?(喔喔喔)母鸡怎么叫?(咯咯咯)小鸡怎么叫?(叽叽叽)
2、小朋友们一起学一学。
三、幼儿学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
师:我们都会学它们的叫声,那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呢?
公鸡怎么走?公鸡叉腰,右手伸出手掌,拇指放在下巴下,随叫声上下移动,脚按乐曲节奏一拍走一下。
母鸡怎么样走?双手分别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叫声作拍打翅膀动作,脚步同公鸡。
四、幼儿熟悉歌曲,了解歌词。
1、师:老师把它们的叫声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小朋友们听。
2、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大意,并用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角色。
五、幼儿玩游戏。
师:我们来扮公鸡小鸡和母鸡来做游戏好不好?
六、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花,让幼儿初步感知几种花的特征。喜欢花,爱护花。
2、在感知花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的过程中,习得观察方法。
3、培养幼儿的质疑能力和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花卉图片、“春天”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说说春天的花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出示花精灵朵朵:“小朋友们好,我是花精灵朵朵,很高兴认识你们。我有很多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出示花卉图片,引导幼儿观赏。
2、幼儿观赏,对各种漂亮的花有初步的了解。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花都一样吗?那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它们。
二、感知花的特征和美丽
1、师: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花呢?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呢?
花儿花儿朵朵开,五颜六色真美丽。
2、引导幼儿知道花的名称,并比较花的茎、叶子、花蕊是不一样的。
师:轻轻的摸摸长长的花茎、看一看花的叶子,这当中的叫做花蕊。你们比较一下它们的茎、叶子、花蕊相同吗?
师小结:这一种花的叶子大大的,像个西瓜的叶子,我们把它叫做瓜叶菊。而这一种花的叶子好像在向客人打招呼,我们就把它叫做仙客来。
3、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漂亮的花。
师:我们一起来闻一闻香不香?花朵就像你们的小脸一样,它高兴的时候就露出美丽的笑容。
三、激发幼儿爱护花草
师:你们喜欢美丽的花吗?我们只能看不能摘,这样才是好孩子。那我们要怎样保护花呢?
四、游戏
播放音乐《春天》,引导幼儿游戏。
课后反思:
在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后,本次活动中,我有选择性地展示了几种有特点的花卉让幼儿进行观察,孩子们通过讨论交流,能从花儿的形状、颜色、叶子等特征来区别花儿的不同之处,并能加以描述,对花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花儿和我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花,并能加以实践。幼儿对花朵在生活的用处还是不太了解,应在以后的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另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中班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2.合拍地模仿老鼠走路,学习用不同神态和动作表现“老鼠”逗“猫”的得意样子。
3.在“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老鼠”按乐句向不同方向躲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6.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7.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老鼠”按乐句向“猫”的相反方向躲闪。
活动难点:能控制好自身动作,较好地表现出老鼠“躲闪”和“逗猫”时的不同动作和神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录像和图片,使幼儿认识老鼠和猫的外形及动作特征。活动前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
2.物质准备:录音机1台,音乐磁带2盒(完整与分段的音乐各1盒)。猫的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听音乐模仿老鼠走路进入活动室。
2.倾听教师讲述“老鼠逗猫”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情节。
故事情节:
老鼠出洞→找食吃→辩听猫的声音→猫捉老鼠、老鼠躲闪并戏弄和取笑猫、猫垂头丧气地走了→老鼠回家
二、展开
(一)随着A段音乐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老鼠外形特征和“出洞找食吃”的样子。
1. 引子(老鼠出洞)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外形特征和“老鼠出洞”时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出洞时伸出头左右探望动静”的样子。
2.A段(找食吃)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鬼鬼祟祟找食吃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合拍且脚步轻巧。
3.间奏(辩听猫的声音)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猫来了,老鼠停住,仔细辩听声音的”样子。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4.随A段音乐幼儿完整表演“老鼠出洞、找食吃、辩听猫的声音”的样子。
(1)教师哼唱音乐,幼儿按音乐节奏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合拍且脚步轻巧。
(2)幼儿听音乐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和神态。
(二)根据故事情节随着B段音乐创编表演“老鼠躲闪”及“逗猫”的动作。
1.随教师语言提示,练习小碎步来回躲闪。
2.在教师扮演的“猫”的带领下,听教师哼唱B段音乐,按照乐句用小碎步做躲闪动作,注意找空地方且控制速度,不与同伴碰撞。
3.在教师扮演的“猫”追捉动作的暗示下,随B段音乐,按照乐句做相反方向躲闪的动作。注意奔跑时快速轻巧且兼顾周围同伴。
4.在教师启发下听音乐练习,相互模仿学习用不同的神态和动作表现“老鼠躲过猫”并“戏逗”、“取笑”的得意样子。
5.随着B段音乐完整地做“躲闪”、“逗猫”的动作。
(三)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1.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老鼠出洞找食、躲闪、逗猫、回家”等相应动作,注意动作的合乐性。
2.在教师扮演的“猫”的提示下,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做游戏,(猫在音乐间奏时做好准备,在B段音乐每段强拍时追捉。)
三、结束。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式,知道6添上1是7,7比6多1
2、让幼儿体验在故事中探索数学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金刚葫芦娃》片头曲
2、幼儿已熟悉故事情节
3、教学课件,结合故事情节创设数学情景
4、红莲籽,绿莲籽若干
大葫芦,小葫芦若干
葫芦数字卡1—7,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播放片头曲,吸引幼儿调动幼儿参与的热情。
二、学习7的形成
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幼儿感知“7”
莲籽在老爷爷照料下,已结开出了花
提问:数一数开了几朵花?(幼儿点数得出6朵花)
葫芦藤上又开了一朵紫花
提问:6朵花再添上1朵花,合起来是多少朵?
7朵花比6朵花多多少朵?
教师小结:6添1是7,7比6多1
2、这些花只有喝了雨露才能结出葫芦娃,爷爷在采雨露呢
提问:有几滴雨露(和花一一对应摧放)
(幼儿点数,得出6滴)
提问:7朵花和6滴雨露是不是一样多,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花儿都有雨露呢?
启发:幼儿再采取一滴雨露,变成一样多了。
幼儿小语:6添上1是7,7比6多1
3、葫芦兄弟终于出世了。
幼儿点数,得出“7”,让幼儿知道,7朵花、7滴雨露,7个葫芦兄弟都可以用“7”表示。
三、幼儿操作
老爷爷收取了许多莲籽,你们愿意帮忙种莲籽,采葫芦?
引导幼儿操作演示:6添上1是7,7比6多1
(1)种莲籽
6颗红莲籽,添上1颗红莲籽合起来是7颗
(2)采葫芦(提醒幼儿一一对应摆放)
6个大葫芦,又添上1个小葫芦,合起来是7个葫芦
四、复习7以内的数:
游戏:葫芦兄弟找朋友
幼儿胸前别一张葫芦数字卡,变身葫芦娃,找和自己数字相同的葫芦兄弟
五、进一步加深对7的认识
游戏:金刚葫芦娃大变身
葫芦兄弟要去打妖怪,开始变身金刚葫芦娃
增强法力,你们想去吗?
指导幼儿变身金刚葫芦娃,要求幼儿七个葫芦兄弟起变身金刚葫芦
六、结束活动葫芦娃们“一起去打妖怪”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充分说明孩子的学习“趣”字当头,只有当他们感到有趣的时候,学习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用幼儿感兴趣,并熟悉的故事情节为线,起整个活动环节,让幼儿置身于充满童趣的故事中,和喜欢的动画人物一起快乐游戏,使幼儿感受了“趣”,充分激发幼和自己去学习的欲望,使活动能得以顺利开展。
活动中每个幼儿都非常投入的参与探索,积极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非常活跃地在想,在动,在讲,在复习巩固游戏中虽然有些乱,但并没有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在“金刚葫芦娃大变身”这一环节中,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一起点数,检查并帮助指正,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幼儿大胆邀请老师们来参加游戏,让老师们也过了一把瘾。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知、学唱歌曲,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
2.在黑熊被吵程的瞬间,快速选跑或控制自己保持静止状态,避黑熊。
3.在玩唱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大黑熊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山洞里探险吧!(进场)
二、理解歌曲、初步感知
1.范唱歌曲第一遍。
师:山洞里有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范唱歌曲第二遍。
师:山洞里到底是谁?它在干什么?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3范唱歌曲第三遍。
师:大黑熊在睡觉,我们走路的时候要怎样?…恩,怎样用歌声来表示走路轻轻?
4范唱歌曲第四遍。
师:太阳都升得那么高了,大黑熊还在睡懒觉,我们把它叫起来吧!
师:这只喜欢睡懒觉的大黑熊被我们叫醒了,它会怎么样?(幼儿自由猜测并表现)它还没睡醒发怒会怎样呢?谁来学学看。
三、学唱歌曲,动作表现
1.幼儿学唱歌曲
师:大黑熊发怒的样子好凶啊,你们害怕吗?我们一起来唱,这样就不怕了!
师:在山洞里,哪里要轻轻地唱歌,哪里要大声叫醒大黑熊呢?
2.尝试肢体表现
(1)幼儿学变木头人,不被大黑熊发现。
师小朋友们,大黑熊被我们叫醒了,发怒非常生气,它大吼一声,我们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创想,可以逃跑、可以变木头人、也可以躺在地上装死来躲避黑熊)
(2)教师扮大黑態,并提示幼儿:歌曲唱完,大黑熊醒来发出吼声后,小朋友才可以采取各种行动来躲避大黑熊(逃跑、木头人、装死)。
四、合作游戏,躲避黑熊
1.游戏一次(一名幼儿扮演大黑熊)
师:听说山那边还有一只大黑熊在睡懒觉,待会我们一起去叫醒它,告诉它该醒醒,去吃蜂蜜了!
哪个勇敢的孩子愿意和我一起去?千万要记住哦,大黑熊醒来了,我们要怎样?对了!准备好了吗?
2.游戏二次(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大黑熊)
师:瞧,越来越多的大黑熊都等着我们去叫醒它们呢,我们出发吧!
五、游戏结束
师:大黑熊被勇敢的我们叫醒了,听说我们要请它们下山去吃蜂蜜,可高兴了,它邀请我们和它一起跳舞呢
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在选用运动教材时,教师要从幼儿各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依据运动目标、基本经验、幼儿兴趣和运动水平,综合地统筹各项活动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季节的特点和幼儿生成活动的需要,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选编、组织内容。”因此,我抓住了“过年”这一近阶段幼儿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将游戏放置于“过年”的情境中。中班的小朋友都有过年的经历,对过年有初步的认识,剪纸窗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喜庆的节日里剪贴,既装点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热闹喜庆的氛围。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也想让宝贝们运用这样的方式为新年环境添加气氛。
活动目标
1、学习边对边、角对角的不同折法,剪出简单的窗花。
2、欣赏有规律、有变化、色彩鲜艳的图案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视频:过年时家家户户剪、贴窗花的情景,让孩子感受过节时欢乐的氛围。并师幼一起讨论:
1、短片中的家人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贴窗花呢?(要孩子了解窗花是我国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是人们迎接新年的吉祥物,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的象征。)
2、出示各式各样的窗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上面是什么图案?(窗花虽然形态各异,但有着对称的美,窗花的折剪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折剪法。)
二、中间部分:老师剪窗花,请幼儿仔细观察剪窗花的过程。
1、(1)启发幼儿描述剪窗花的过程。
先将正方形的纸对角折,鼓励幼儿在对折时一定要将边与边对整齐,找好中心点,在两边剪出半圆、小三角等图案。剪时不能从一边剪到另一边,否则会剪断的。
(2)介绍剪纸所用到的工具:剪刀—剪纸的主要工具,纸张—剪纸的基本材料。
2、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剪窗花并总结剪纸经验。(提醒幼儿在剪纸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1)幼儿尝试对角三折,尽可能的对角对折,做到边对边,角对角。
(2)幼儿用剪刀大胆的在三角形的两边剪出半圆形、三角形,鼓励幼儿剪出大小不一的图案。
(3)针对剪纸中出现的问题,一起思考。为什么容易把窗花剪断?探讨怎样才能把窗花剪的更漂亮,更好?
3.幼儿结合自己的探索经验,再次尝试剪窗花。
三、结束部分:共同粘贴、欣赏窗花。
1.将自己的窗花粘贴到窗户上,共同装扮教室,让教室充满喜庆。
2.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体验通过自己的双手装扮教室的喜悦,感受自己的成功感,让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到一些过年的民间习俗。
活动反思
中班小朋友喜欢拿着剪刀到处看看,所以要注意小朋友在剪纸的过程中的安全,以免受伤。要积极引导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活动内容:躲猫猫
年龄段:中班
重点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躲猫猫,即为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此次活动,为了结合这个有趣的游戏,特此选用活泼、轻快的音乐为载体,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自编肢体动作,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在游戏中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趣味。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能听好音乐,合拍地模仿小老鼠晒太阳的肢体动作,尝试躲猫猫的音乐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分角色音乐游戏的趣味。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合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并快乐游戏。
难点:学习看图谱,听辨音乐做动作并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樱桃小丸子”的音乐
2.扮演大猫的一位老师、弹奏音乐的老师
3.每张小椅子上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师:老鼠宝宝们,来,跟我去草地上吧。(在“樱桃小丸子”的音乐中,进行简单的律动入场)
二、创编韵律的动作,依次练习
1.来,找棵大树,坐下来吧。(教师带领幼儿找座位)听着音乐休息一会儿。(一位老师完整弹奏音乐,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
2.音乐真好听,阳光也真好,我们晒晒太阳吧,你们说先晒哪里呢?(幼儿讨论音乐表演的肢体部位)
3.那我们先来晒晒我们的手吧。
4.接下来晒晒我们的肚子吧。晒小肚子可以怎么做动作呢?
5.再来晒晒我们的小屁股吧。
6.最后来晒晒我们的小脚吧。
三、学看图谱,完整练习
1.出示完整的图谱,提问:谁会看这图谱的?图谱上小手晒了几次?小肚子呢?小屁股呢?小脚呢?(都是两次)
2.那这块图谱呢?什么都没有表示什么?(没有动作)没有动作的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办呢?(这地地方我们要认真听)
3.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根据幼儿的练习,可重复1到2次)
四、引出游戏内容
1.晒完了身体,怎么还有音乐呢?这段音乐要干什么呢?仔细听。
2.听谁走过来了?(大猫)我们该怎么办?(躲起来)为什么要躲起来呀?(因为大猫会把我们都吃掉)那我们躲的时候能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要被大猫听见)
3.快快快,我们躲到大树后面。(快速跑到椅子后面)
4.大猫走了,我们继续晒太阳吧。(回到凳子上)
5.刚刚宝宝们躲起来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撞到一起)那应该怎么躲树后才能不撞到一起?
6.看到椅子上的标记了吗?这个标记提醒我们什么?
7.我们再来试一试,躲一躲,听好音乐,当我唱到“躲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躲哟。
五、游戏“躲猫猫”
1.那我们完整地来玩这个游戏吧。(将部分要求再提醒一下,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快乐游戏。(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如果幼儿游戏地好,教师可以扮演大猫,玩一玩:“这次我来扮演大猫,没有示范拉,你们是不是也能遵守游戏规则呢”。如果幼儿游戏地不好,可请一位老师来扮演大猫。最后也可以请一个幼儿做大猫,增加趣味性。)
六、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上了之后,感觉活动的环节很清晰,但是在细节上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反应进行引导。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我长时间开展音乐活动下来一直争持不下的难题。怎么样的语言既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去完成这个动作或者是目标,也能让自己觉得“赏心悦目呢”?
其次:是我没有把情绪调动起来,我在细节上的确还是没能做到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
2.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图片。
2.已有观察秋景的经验。
3.音乐《太阳喜欢》,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次我们去秋游,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
走过水果摊位时,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二、学唱歌曲
1.欣赏第一遍
老师把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歌曲里面的相应歌词。
2.原来太阳喜欢谁,就会送给它漂亮的颜色(出示图片)
3.听老师来唱一遍
你觉得你一句唱的最特别,一起练一练。
4.我们也来唱一唱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
5.分角色演唱歌曲,并提醒幼儿用抒情的愉悦的声音来唱
三、创编歌词
1.除了歌中唱的,太阳还会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呢?
幼儿说到的,教师就在白纸上简笔记录下来
2.再集体唱一唱
3.请个别幼儿自己创编,并且尝试自己唱出来
创编4句为一组,集体完整的唱一遍
4.给歌曲取一个好听的适合的名字,师幼集体讨论得出“太阳喜欢”。
四、活动延伸:刚才是老师帮忙记录了小朋友创编的句子,接下来小朋友自己去座位旁用勾线笔在白纸上画下太阳喜欢谁,送它什么颜色。然后拿着图谱去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课程中的一个艺术活动,我了解到孩子对各类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把目标定位第一条是理解歌词,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第二条是喜欢为歌曲创编新歌词,享受创编新歌词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同时这第二条也是本次的重点,鼓励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顺畅的过渡每个环节,保证孩子轻松愉快的活动着,掩去了教授的痕迹。第一环节老师帮助他们回忆秋游的情节,孩子能很快说出那天的所见所闻,重点说了看到的许多水果和田野中的蔬菜,这环节是为下面第三环节自编歌词做好铺垫。第二环节在欣赏老师按见闻编的新歌,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一起学唱,在这不露痕迹的过程中孩子很快学会的新歌。
第三环节考虑到中班孩子记忆能力的特点,我借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孩子及时记录下创编的新歌词,这样相对降低了自编自唱的难度。孩子在想到新歌词后,尝试唱时,能够凭借图形帮助,直接演唱整首歌曲,而不需要一边唱一边回想自己刚才创编的歌词。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轻松体验到自己创编新歌的乐趣,在愉快的活动中把老师预设的重点自然掌握,减轻孩子学的压力。
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后来在孩子都争抢着创编新歌词的高涨热情中结束本次活动,并顺畅的把孩子的热情延续到下面的延伸活动中。最后延伸活动中孩子能很快的画出自己想到的新歌词,高兴的轮流唱给老师听,主动去唱给好朋友听。孩子很自然地就学会了歌曲。
设计意图: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配合轻快的节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整个活动中。本次歌唱活动来源于奥尔夫音乐活动《母鸡孵蛋》,乐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在本次活动中,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运用原歌曲的旋律,为三个鸡蛋设定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产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学习歌曲,能用不同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小鸡害羞、自信的情绪,从而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中班音乐活动《母鸡孵蛋》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鸡蛋数量的变化。
2、理解、感受不同节奏小鸡的叫声,用洪亮、轻、慢的声音来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3、学会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小鸡的形象,并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的休止。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①、教学具准备:小鸡图片、鸡蛋图片、音乐cd带,录音机、铃鼓、纱巾、小米等
②、场地准备:凳子围半圆形、铃鼓与纱巾放在凳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 导课:
①、师:今天,母鸡妈妈要孵蛋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和歌词相应的动作进入教室。
歌词:叽叽、叽叽、母鸡要孵蛋、叽叽、叽叽、孵出一个蛋;一!
叽叽、叽叽、母鸡要孵蛋、叽叽、叽叽、孵出二个蛋,一、二!
叽叽、叽叽、母鸡要孵蛋、叽叽、叽叽、孵出二个蛋,一、二、三!
②、音乐结束,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二、 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刚才母鸡妈妈孵了几个蛋?(教师给予适当的手势提醒)
---幼儿:母鸡妈妈孵了三个蛋。
---师:我们来看看,母鸡妈妈孵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随乐曲逐一出示“鸡蛋”。(鸡蛋形状从大到小,竖贴在磁性黑板上。)
---师:咦,母鸡妈妈孵了三个蛋,你们来说说看,这三个蛋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通过观察,自由回答:“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一幼儿跑到黑板前,指到上面的鸡蛋说:“它最大,”指着中间的说:“这个小点,”指着最下面的说:“这个最小。”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母鸡妈妈孵的蛋是不一样的,有大、中、小。
---师:那蛋里面会藏着什么呢?
---幼儿:“会藏着小鸡:”
---师:哦,是小鸡呀,那我们来请小鸡出来吧!
2、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教师从蛋后面拿出第一只小鸡。(第一只小鸡的形状胖胖的。)
---师:看到这只小鸡,你觉得它是怎样的小鸡呢?
---幼儿:大大的、胖胖的、黄黄的。
---师:它叫棒棒鸡,和棒棒鸡打个招呼吧!
---幼儿:棒棒鸡好!
---师:为什么棒棒鸡这么棒?它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放歌曲第一段)
(歌曲:叽叽,叽叽,我是棒棒鸡;叽叽,叽叽、我是棒棒鸡)
---师:你觉得棒棒鸡的声音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呀?
---有的幼儿:棒棒鸡的声音大,有的幼儿说:棒棒鸡的声音很有力。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因为棒棒鸡这么棒,我要把它的声音画下来。
(再放歌曲第一段)教师画图谱。
(教师随乐曲有节奏的画四个大圆圈,再次让幼儿感受棒棒鸡响亮的声音。)
---师:你们看到棒棒鸡的声音是怎样的?
---幼儿:大大的。有力的,响亮的。
小结:棒棒鸡的身体胖胖的,声音是响亮的等。
---幼儿学习唱这一段。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这一段,重点让幼儿用大的、响亮的声音唱这一段,并用有力的动作来边唱边做。
动作:双手曲肘在胸前,随节奏有力的上下动,脚也随着有力的踏。
---师:跟着音乐一起来做棒棒鸡吧!
(再放第一段)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3、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指第二只小鸡)棒棒鸡这么棒,我们来请这只小鸡出来吧!
---师:(做呼喊状)小鸡,小鸡,快出来吧!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叫的?
---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打嗝鸡。打嗝鸡形状小点。
(幼儿一听到打嗝的声音很高兴。)
---师:这只小鸡看到棒棒鸡那么棒,她也想变得棒棒的,所以吃了很多的小米,吃得太饱了,所以它打嗝了。
---师:你们吃饱了会打嗝吗?打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做打嗝游戏。幼儿非常喜欢这个打嗝的游戏,争先恐后的来做这个游戏。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只小鸡是怎样打嗝的?
(放第三段音乐)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唱声。
(歌曲:叽,叽,叽,嗝,我是打嗝鸡,叽,叽,叽,嗝,我是打嗝鸡。
---师:她是只打嗝鸡,和她打招呼吧!
---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引导幼儿学习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师:小朋友,打嗝鸡是唱几声叽,再打嗝的?
---幼儿:打嗝鸡是唱三声叽打嗝的。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吧!
(再放第三段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这段课堂气氛很热烈。
4、害羞的小鸡——用轻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请出害羞鸡。师:打嗝鸡真好玩,它还有个小妹妹呢!我们请它出来吧!
---师:咦?这只小鸡有点不想出来哟。它说它很害羞,很难为情,原来这是一只害羞鸡。
(放第三段音乐)
(音乐:叽,叽,叽,叽,我是害羞鸡;:叽,叽,叽,叽,我是害羞鸡。)
---害羞鸡的声音和刚才两只小鸡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幼儿:害羞鸡的声音更小,更慢,柔柔的。没有棒棒鸡的声音大。
---师:我把害羞鸡的声音也画下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再放第三段音乐)老师画四个小圆圈的图谱。
---师:老师画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小小的。
---师:害羞鸡的声音是小小的,柔柔的,害羞的,难为情的。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吧!
(再放第四段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唱。
6、师:母鸡妈妈今天孵了三个蛋,每个蛋里鸡宝宝
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将三段连起来)唱的过程中,提示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小鸡。
7. ---(出示铃鼓)这是什么?
---师:(拍拍铃鼓)这象是哪种鸡的声音?
---幼儿:象棒棒鸡的声音。
---师:(摇摇铃鼓)这象是哪种鸡的声音?
---幼儿:象打嗝鸡的声音。
---重点学习打嗝鸡末拍休止的动作。末拍时可以将铃鼓放在肚子上表示休止。
---(将纱巾遮住脸)这可以表示什么鸡呢?
---幼儿:纱巾遮住脸,很害羞。可以表示害羞鸡。
---(放完整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拍铃鼓表示棒棒鸡,摇铃鼓表示打嗝鸡,用纱巾遮住自己的小脸,表示害羞鸡)
---这一过程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幼儿很喜欢。
三,结束部分:
---师:母鸡妈妈孵了这么这么好玩的小鸡,她还会孵出什么蛋宝宝呢?我们到外面去找找吧!
教师和幼儿随乐曲做动作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会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音乐活动《母鸡孵蛋》旋律优美,整个课堂表现了一种活泼、轻快的气氛。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时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本节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不同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参与面广,并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学目的达到了。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师幼情绪饱满,幼儿充分地体验到了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新颖,幼儿比较感兴趣,乐于去完成老师给他们的任务。
爱唱爱跳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幼儿自己对歌曲、舞蹈和各种音乐游戏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体验。这种以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来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有趣的小鸡形象,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
活动来自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玩“找影子”游戏,孩子们观察影子非常仔细,利用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我设计并改编了故事《小猫过生日》,在孩子熟悉的过生日的情景,运用看看想想猜猜,启发孩子学会从影子局部猜测整体,提高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小猫过生日的特殊经历,愿意听故事,愿意和老师一起看看,说说。能在遇到问题后动脑筋解决,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2.仔细观察事物的局部特征,进行分理的猜测,能正确的判断事物整体。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尝试进行过到影子的游戏。
2.多媒体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印有物体影子的礼品袋,对应的礼品图片)。
3.配合故事录音片段
四、活动过程:
(一)、动物朋友
1、出示小花猫
我是一只小花猫,小朋友们都爱我,让我先来亲亲你,让我做你的好朋友,让我先来抱抱你,请你做我的好朋友。
二、开心的小猫
T:有谁愿意和我小花猫做好朋友的?这么多的好朋友啊!我们一起和小花猫打个招呼好不好?看小猫笑眯眯的,一定也很喜欢你们,你们知道吗?今天小猫有一件特别令它开心的事情,你们猜猜它遇到什么事那么高兴呢?
T:究竟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让我来看看一吧,答案就在这张图片里,来看看,到底什么事让他开心啊?(一起说)你们怎么知道它过生日了,它又没说。猜猜它几岁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原来今天小猫过五岁生日,难怪它这么开心,你们有没有过过生日啊?仔细的想一想,在过生日的时候,什么事让你最开心?过生日会遇到很多开心的事情,那小猫过生日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大屏幕,准备好了吗?眼睛瞪得圆圆的,仔细看,把你看到的先暂进藏在心里,好么?
三、小花猫的生日
边放录音,边看多媒体课件
故事:小猫的生日
啊呀,怎么停电了?怎么停电了?
T:谁来说说看,小猫生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请幼儿将看到的听到的完整的说出来)
T:刚才有好几们小朋友都说,小猫生日那天停电了,从那个画面看出来小猫生日停电了?(找对了就请给他点掌声)
T:黑乎乎的房间里,怎么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这是什么?是啊?小猫的眼睛在黑漆漆的地方会更亮,比比看你们的眼睛亮还是它的眼睛亮,你们的眼睛个个都很大很亮的,是啊,小猫和你们一样,都有亮亮的眼睛,不仅如此,小猫还很聪明的头脑。瞧!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他想出了什么主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PPT)谁来说说看,他想出了什么主意?(用手电筒照亮,幼儿形象的用动作描述很亮很亮)
T:咦?这是什么声音?(叮咚叮咚)好像是有客人来了。我们看看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好不好?(看影子)谁能告诉老师,你看上猫家来了哪些客人啊?(一口气说出来)
T:我觉得很奇怪,明明是个黑影子,为什么说他是小兔子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出特征)小兔耳朵是什么样的?请你来做给我们看看,像小兔么,你真棒!后面那个会是谁呢?(指出特征)为什么这么肯定?你从哪里推断出来的?模仿小猴尾巴。
T:最后一个最难猜了,你觉得是什么?有不同意见了,说出理由,你觉得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觉得不是刺猬是公鸡?(第二张影子)你还从哪里肯定他是只刺猬?
T:这下小猫家热闹了,数一数,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一共来了3位客人,看小猫多高兴!你看小动物们还为小猫带来了很多的礼物,猜一猜会有些什么礼物?(幼儿自由猜测)
四、小猫的礼物
T:究竟有什么,让我来瞧一瞧,嘘,不要让礼物逃走。哇,这么多礼物啊。你们想不想看?不过今天有点麻烦。你们知道吗?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很多礼物只能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黑影子,有个甚至只能看到一半的影子,你们看,是么。
T:别着急,这么多的礼物盒,不过就是有点看不清楚,邀请你们来帮帮忙,每个人拿一个礼物袋,仔细看看黑影子,想想究竟里面藏了什么礼物,然后带着礼物袋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一找,装里这个礼物袋,最后把这些礼物袋送到小猫身边来,好不好?(请幼儿自己上前挑选礼物袋)
幼儿操作,在操作台上找到礼物,并将它贴在礼物袋上,送回小猫身边。老师巡回指导。
T:有些小朋友已经找到了,请你坐到你们座位上,请你们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书包VS棒棒糖)
T:小猫今天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虽然在过生日的过程中停电了,但小猫开动脑筋解决了问题,还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让我们一起为小猫唱生日歌好不好!
T:小猫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谢谢你们帮助了它,请你们一起去尝一尝,别忘了告诉我是什么味道哦!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有关“找影子”的游戏,提高难度,从缺损的影子来猜物品或是根据影子,从相近的物品中来判断找出最合适的一个。
六、《小猫过生日》教学活动反思
找影子是中班数学中的一个活动,在生活中,影子对于孩子不陌生,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孩子在一起玩影子游戏。而过生日又是幼儿再熟悉不过的了,每个孩子都有过生日的经验,同样也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因为我园正在搞的课题是阅读,于是我就改编了这个故事,把找影子的内容与阅读活动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故事“小猫过生日”的兴趣点展开教学,接着以“突然停电”来引出黑乎乎的环境中看到的黑影,自然的与找影子的内容融合起来,最后就以“家里来了哪些客人”等的情节,让孩子随着故事的情节,通过看黑影来猜测、讲述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同时也突出了语言教学的特点“猜测在前,讲述在后”的理念,让幼儿在观看、猜测、讲述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刚才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感觉到了快乐。我觉得这种快乐来自于孩子们对这个故事本身的吸引。阅读是孩子对图文并茂读物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在解读的过程中,培育孩子的一种思维、想象、情感,发展他们的语言,首先在教具的设计上我使用的绘本是自画自制的图书,随着活动的展开,图书不再是静止不动的,它也会随着内容动起来。这个黑影是谁?随着孩子的讲述,图片可以自由的粘贴,非常直观有真实感。图书还能“开窗”,看窗外的星星,给孩子以美的视觉感受。小兔子的耳朵就是采用简笔画的形式绘制,更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页面上是双层,上面是半圆形的门里小兔长耳朵的黑影,幼儿很明显就能分辨出。猜后,把门翻下来,变成小兔子。接下来的小猴也是这样出示的。猜一猜谁有长尾巴?还让孩子来摸一摸。猜小刺猬的时候,我增加了难度。一点一点逐一出示,引导幼儿步步猜想。先露出一点小刺猬的刺,孩子猜是草、大象,再多出示一点,继续猜,气氛很活跃,最后全出示出来,孩子猜是刺猬,打开一看真的是,有的孩子就轻声欢呼起来。第三步出示的是三个动物的黑色合影,孩子们猜想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们在猜、看的过程中兴趣很高,表现积极。可以说形象有趣的活动教具的使用让教学更加精彩。
其次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对绘本进行了适当的续编,原绘本中,好朋友都来到了大家高高兴兴给小猫过生日就结束了。我增加了一个教学活动:数一数有几个小客人?一共有几个小伙伴?找一找、猜一猜小动物们带来的礼物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礼物?孩子们比较影子找礼物,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
一个好的提问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多角度设问,启发幼儿思考,开阔幼儿思维,使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积极大胆地表达。 整个故事很简单,以“小猫过生日遇到了什么事?”让孩子带者问题猜测,活动中出现的“黑乎乎的两只眼睛”,“发生了什么事?”把孩子带入想象的世界中。这里是关键,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测是停电了。之后整个活动都是在停电的情境中开展。只有停电了,整个屋子才会变黑,才能与黑乎乎的影子联系。(也就是与找影子的内容融合)接着整个环节以“小猫家来了哪些客人?通过观看影子图片,猜测来了哪些动物?不是一般的猜测,而是带着动物的特征在猜测。在影子图片的设计上,老师也很巧妙,先是特征明显的小兔、小猴,接着是刺猬。图片的设计在层次上、难度上有提高,特别是在争论是公鸡还是刺猬时,老师能充分预设孩子的认知经验,设计了两张图片。先是露出一点点黑影让孩子猜,在讨论出现分歧时,出示第二张整体的黑影图片,再让孩子猜,让孩子一步步思考,验证得到确切的答案。
幼儿园的课程是整合课程,通过活动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虽然这堂课的重点领域是语言,但在活动中,我整合多种领域的内容。如:送礼物环节,让孩子找影子与图片配对;到底来了几位客人,让孩子数一数?有几只苹果呢?等都是有关科学方面的内容,老师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里面。又如:送礼物后为小猫唱生日歌,体现过生日的真实情节,从而感受过生日的快乐,属于艺术领域。最后吃了小猫的糖果,引导孩子说“谢谢”等等,体现了社会领域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有机整合,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设计意图
绘画活动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这段时间孩子们对水粉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进行“春天”主题时,结合家乡的春天,我们一起搜集欣赏了很多家乡的美丽景色。
由于孩子们生活旁边就有湖水,在我们欣赏湖水过程中,无意间孩子们发现了水中的倒影,我就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在美工区开展了系列活动。因此,生成了今天的美术活动“水中的倒影”,引导幼儿体验合印作画过程的美妙过程,感受画面的独特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表现美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水中倒影及合印画的独特美感,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
2.了解合印画的表现方法,敢于大胆尝试用合印画的方法表现水中倒影的美。
3.在进行美术创作后有良好的收整习惯。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水中倒影的和合印画的独特美感,并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并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难点:能够初步尝试运用合印的表现方法,表现水中的倒影的美。
经验准备
1.在生活中观察水中的倒影,知道倒影和水上景象的关系,感受倒影的美感。
2.有使用水粉、各种笔进行创作的经验。物质准备
1.Ppt 及实物图片:各种倒影景色、欣赏美术作品《水中倒影》。
2.合印画表现方式欣赏录像。
3.水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中倒影,体验倒影的朦胧美
1.播放倒影景色 ppt,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提问:你在图片上都看到了什么?
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一起欣赏水中的倒影
提问:都谁去过湖泊、水库等地?你最喜欢湖泊、水库的什么地方? 看一看这几张湖的景色,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幼儿发现湖风景的倒影,感受水中倒影的朦胧美和画面的对称美。提问:湖的水是什么样的?
水中倒影和湖岸上的景色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那他们什么地方一样的?(对称的, 上下景色一样)
教师小结(并播放 ppt 图片):在我们的家乡有一个野鸭湖,那里的景色特别的美, 有很多小动物,还有很多植物,它们都倒映在水里,朦朦胧胧的,真是太美了!
(二)感受合印画的美,了解合印画的创作方法
1.欣赏作品《水中倒影》,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引导:湖中的水中倒影很美。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也带来了一幅画,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么画的。
出示作品:水中倒影
提问:这幅画岸上都有什么?水里的倒影与岸上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是怎么画出倒影的呢?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大胆讨论制作的方法。
2.了解合印画的表现方法
播放介绍录像:介绍合印画的表现方法。
提问:动画片里,小朋友用什么方法画出水中倒影的?
教师介绍:这种方法就叫合印法。我们今天就来试着用这种神奇的方法,画一画湖中美丽的倒影,好吗?
3.幼儿自主创作,大胆运用合印法表现湖中的倒影
(1)引导幼儿构思作画内容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想表现湖水中的哪些倒影?
(2)幼儿根据自己意愿作画。播放幼儿制作时背景音乐。
(3)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用合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重点指导:教师观察幼儿创作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醒幼儿画好一部分要及时合印,避免颜料干后合印不完整,影响作品的效果。
4.鼓励幼儿在合印好的画面中用水粉笔进行添画不同的水面,丰富画面效果。
5.展示欣赏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
(1)先画完的小朋友可以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画的野鸭湖的景色,是怎么画的。
(2)集体讲评:请小朋友自由的相互观看同伴的作品后,集体欣赏。
教师提示: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画的是湖中什么景色,你觉得你画的哪最美?
活动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即欣赏了家乡湖边美景,又发现了水中倒影的独特美,希望大家能发现身边更多的美,也更爱我们的家乡。
也希望大家大胆尝试运用合印的方法创作身边的美景,体验合印作画过程的美妙过程,感受画面的独特美感。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若干,胶水
2、幼儿操作纸
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我收到了图形王国送来的礼物,你们想看吗?”(想)
“好,我么一起来看,是什么礼物?”
①出示一个自制头饰,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一饰物,从而激发他们自制头饰的兴趣。
②老师打开第一个礼物盒:“哇!是一个漂亮的头饰。”(老师戴在头上)
“好看吗?这漂亮的头饰是用什么颜色的图形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红旗:红色正方形黄色圆形红色正方形黄色圆形……
③小结:图形王国送来的头饰是用图形有规律的排队的。
2、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哇!也是漂亮的头饰。但是它还没做完,图形国王请你们来帮忙呢!你们愿意吗?”
①小红旗:黄三角形蓝圆形黄三角形蓝圆形……
②小红旗:黄圆形绿三角形绿三角形 黄圆形绿三角形绿三角形……
小结:原来图形王国的头饰是用图形有规律排队的,所以很漂亮。
3、操作活动:(装饰头饰)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一张请柬)
“上面写得是什么?我来读一下。”老师读请柬,“小朋友今天图形国王邀请你们去参加一个舞会,但是你们要打扮一下自己。每个小朋友要按照图形有规律的装饰自己的头饰。戴上头饰才能进去参加舞会。”
“小朋友,你们想去参加舞会吗?”(想)
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有头带、各种图形,请幼儿按照图形规律依样接着有规律的排序。
老师:“好,我们开始做好,做好了,请双面胶帮忙。”
4、幼儿操作活动。
5、活动评价。
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③带领幼儿一起去参加舞会。
6、老师:“好,舞会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图形的排列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设计思路
根据《纲要》精神,我把鼓励幼儿敢想敢说和敢于尝试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引导幼儿感受规则和合作竞赛游戏的快乐,为升入大班做准备。
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根据本学期园的教研课题,充分考虑系列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幼儿对于交朋友的渴望,抓住时机,丰富幼儿经验,扩展幼儿的朋友范围。为了发展中班幼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我们选择了“好朋友”的系列活动:从关注身边的亲人做起,请妈妈们进课堂,让妈妈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创设了心情预报站,引导幼儿不光自己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同时,学习关注别人的心情,关注因病没有来园的幼儿,给他们打电话等。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扩大交友的范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竞赛游戏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生活经验,掌握幼儿在寻找事物关系方面的情况(观察、谈话)。
2、“好朋友”图片,卡片若干(冰箱、青蛙、人、电话、车、笔等14种)。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复习儿歌《谁和谁好》
提问:儿歌里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
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三个好朋友,按照儿歌的内容,帮助找到好朋友的理由。
二、游戏活动
1、游戏一:为大树找朋友
看图:
(1)出示教师预设的五个朋友,请小朋友帮助找到它们是好朋友的理由。当幼儿找到适合的理由时,神奇的大树就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作为奖励幼儿的礼物。
提问:它是大树的好明友吗?是好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引导幼儿为大树寻找不同类型的朋友,并能够说出成为好朋友的理由。同时以花为奖励,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营造游戏的氛围。
(2)请幼儿为大树找出五个好朋友,并说出理由。当幼儿找到适合的理由时,神奇的大树就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作为奖励幼儿的礼物。
提问:还有谁是大树的好朋友?理由是什么?
启发幼儿思考,说出好朋友的理由,进一步为幼儿提供思维空间,扩大好朋友的范围。
第一个游戏结束时,幼儿为大树找到了十个不同的朋友。神奇的大树要奖励幼儿十朵美丽的花,最后大树真的开出了10朵漂亮的花。
(3)请幼儿为自己鼓劲,提升幼儿的自信,同时鼓励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2、游戏二:找朋友
(1)交待游戏名称——“找朋友”;成游戏队形;为自己队起名字。
引发幼儿游戏的欲望,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提出游戏规则
A、幼儿迅速找到两张好朋友卡片;
B、说出是好朋友的理由;
C、对方同意,即可为自己队得到两张卡片。
3、游戏进行
A、幼儿按照规则轮流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参加比赛的队员要找出成为好朋友的两张卡片,并说出它们成为好朋友的理由;对方的队员同意你的说法,就可以为自己队得到两张卡片。最后得卡片数多的队赢。
B、游戏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延伸
继续为生活中的物品找朋友。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合我班幼儿。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幼儿与教师全身心地融入到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互动充分,游戏性强;教学环境为幼儿活动提供了方便,幼儿便于操作;良好的精神氛围,为幼儿积极思维提供了支持,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手段的运用上,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需要,让每一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思维的空间。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同时,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新的经验积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
存在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对待幼儿个体表述中,忽略了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
在进行主题活动中《奇妙的大自然》的过程中,带领幼儿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收集许多材料和物品,并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分享交流,幼儿对各种石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有一位小朋友带来的石头,上面有他妈妈帮助画的小人,其他幼儿看到后都想尝试在石头上作画。因此本次活动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的物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石头进行装饰并利用辅助材料设计出各种造型。
【活动目标】
1、在石头原有外形基础上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创意作品。
2、乐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创意。
3、体验参加创意活动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各种植物、大小不同的纸盒、毛线、绳子、泡沫板、橡皮泥、牙签、粘胶、剪刀。铅笔、勾线笔、水彩笔、油画棒。
2、收集各类自然物。(如瓜子壳、核桃壳、花生壳、稻草、松果......),石头。
【活动过程】
一、玩摸一摸游戏,引出石头。
准备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不同材质的物品,摸一摸,有什么不同感觉。
二、讨论如何用石头制作装饰物。
提问:石头有什么形状?(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像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东西象它?你怎么样把它变成你想的东西?需要什么材料?
三、介绍自己的创意设计。
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的设计清楚表述出来。要求说明准备做什么?使用什么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四、了解材料的种类及摆放位置,方便取放。
五、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在石头上用什么工具作画、如何连接、怎样放置。(可以用油画棒、水彩在石头上绘画;用泡沫胶、橡皮泥连接;用纸盒、稻草、泡沫、饮料瓶支撑作为底座。)
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各种辅助材料都可以考虑。(稻草可做鸟窝、头发、衣服等、果壳可作装饰成五官、铺成道路等,采集的野花、野草可以装饰成园林。)
六、作品展示,分享交流。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合作制作立体造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进行,从课前准备—收集各种材料—自己的创意—动手制作—互相观赏,孩子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孩子们感觉没有了大人的唠叨,与花、草、树木自然的交流直至用自己以前没用过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玩耍,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孩子的作品千姿百态,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有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有正在鸟窝里吃食的小鸟,还有稻草人在站岗。孩子们看着、说着,连续几天都是一有时间就围在展区周围议论不停,班上仿佛成了园林世界。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一份、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卡农》、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直接切入主题。
2.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
3.教师小结:原来是梦姐姐让我们做梦的呀。(出示课件,并介绍梦姐姐: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她的胳膊上总是跨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一到晚上,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
(二)欣赏散文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第一遍) 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种颜色,体验多彩的世界,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2.感受她们做梦的呢?它们都梦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第二遍: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
评析: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再次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以及梦到的景物图片一一按散文内容的顺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散文内容。此时,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当有些答案幼儿无法讲出时,我给予了丰富知识的机会。 3.它们的梦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4.这么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第四遍) 评析: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散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幼儿创编散文 1.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了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X颜色的花,我会做一XX颜色的梦,我梦到了……
5.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啊,我们再去把你的梦说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
评析:
本环节充分给予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的机会,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或者梦内容,以及还有什么东西是这种颜色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在这里,开放式的提问能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对各种色彩的认识。活动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活动目标:
1、练习模仿青蛙双脚跳,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自制的圆形荷叶、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热身运动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模仿青蛙的动作做上肢运动。
二、基本局部:学习动作——
过渡语:这儿真美,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跳的?
2、幼儿分散到操场各处模仿青蛙跳,教师在一旁进行提醒和指导。
3、交代要求,集体练习“蹲撑跳”。讲解动作要领:在跳的时候要像青蛙一样,伸长后退往前跳,双脚连续跳,落地时膝盖要稍微弯曲。
4、第二次集体练习“蹲撑跳”。带领幼儿学习朝不同方向蹲撑跳。
5、游戏:跳到草地上
设置荷叶----幼儿分成三队,跳过荷叶----变换荷叶路线,再次跳过荷叶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游戏1至2次。教师讲评。
三、结束局部:放松运动
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蹲撑跳的动作,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动作有些不到位,应该请幼儿多演示几次,教师还应着重讲解,提过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让幼儿熟练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游戏“跳到草地上”的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同样应多提醒幼儿做好准备动作,以防幼儿肌肉拉伤。
中班社会活动:下雨了
一、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避雨常识,以及雨后的安全知识。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下雨后的经历。
活动过程:
1、谈话
如果下雨天来幼儿园,你使用什么雨具?
2、讨论
教师举例,请幼儿说说例子中的小朋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如:下雨了,一个小朋友躲在大树下;下雨了两个小朋友拿雨伞打着玩;雷雨天,一个小朋友在屋里看电视;雨后,一个小朋友在踩水洼,把鞋子、裤全弄湿了。
教师小结:下雨天要穿戴雨具,不要在大树下、金属建筑物旁躲雨,不要站在电线杆和变压器下,打雷时要捂住耳朵或张大嘴巴。下雨时不要看电视。
3、提问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
下雨了,家里有晾晒的衣物该怎么办?
雨天遇到别人没有戴雨具该怎么办?
到朋友家避雨,你该怎么做?
4、雨后安全教育
幼儿讨论:雨停后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路途中遇到水洼要绕行,不要到小河沟边和泥泞的地方玩耍。
二、教学反思
现在的季节经常会突然下雨,幼儿对雨天回家也有过担心焦虑,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儿的心态,文章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并结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识字,活动构思巧妙,达到了“识字、讲述、阅读”的和谐统一。
但在活动中,我自己好像对积极发言的幼儿关注的更多一些,下次对所有的孩子都要多关注,根据孩子的能力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让每个孩子得到成功的体验。
中班年年有余教案反思1、中班年年有余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现在的孩子对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了解越来越少,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与入侵,使幼儿对过洋节、吃洋快餐倒更加热衷。为了使幼儿
中班数学好玩的水果接龙教案反思1、中班数学好玩的水果接龙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正值秋天收获之际,我班结合区级课题"引领孩子学会生活的策略研究",开展了以生活教育为系列教育的主题活动《秋的画报》。活动中,我把生活带进课堂,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
中班分花伞教案反思1、中班分花伞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前一段时间,一直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我班的孩子都带来了伞,并且
中班数学活动香甜的水果教案1、中班数学活动香甜的水果教案 设计理念: 数数是中班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生活中学习,运用于生活,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我
中班游戏椅子教案反思1、中班游戏椅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玩具,我们运用椅子的方便、简单等各种特性,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满足幼儿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来设计各种适合幼儿发展的体能游戏。锻炼幼儿的四肢协调动作,
中班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反思1、中班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反思 目标:使幼儿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准备:自编故事《脏孩子》(内容自定);绘画纸和笔若干。 过程: 1、介绍诗歌《小弟和小猫》(
中班语言看谁说得好教案反思1、中班语言看谁说得好教案反思 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运用已掌握的形容词来描述图片,并组成完整的句子。 2.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认真倾听同伴讲述,养成自觉
中班小熊冒泡泡教案反思1、中班小熊冒泡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饮料所产生的气泡产生好奇心。 2、学会讲述故事中的重点语句(肚子里有气泡会飘起来的情形)。 3、初步感知气体会使物体变轻并漂浮起来。 活动准备: